骑游东部沿海D55——营口市

南山闲人

<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9日,骑游东部沿海G228福州到丹东第五十五天,盘锦市大洼区到营口市鲅鱼圈区,骑行107公里。</p><p class="ql-block">​ 怕途中有雨,提前出发。七点钟大家集合起来拍照完合影就出发了。今天的骑行方向是一路向南,多云阴天,微风不影响骑行。上午九点骑行四十多公里到达营口市“辽河大桥”。营口市骑友“酸枣”两天前就开始联系,确定什么时候能到达营口辽河大桥。她想在辽河大桥迎接我们,几年的好友未曾谋面,想在她的家门口与我们骑行团队中几位好友见上一面。</p><p class="ql-block">​ 今天出发时给“酸枣”留言,我们按时出发,到达“辽河大桥”前再联系。我们还没有到达辽河大桥,酸枣已经骑行过桥来迎接。她见到我们第一件事就是把她亲手包的粽子交给我们,然后带领我们上桥、过桥,一路拍照视频。过了“辽河大桥”后。带我们到公路对面大桥标志牌前拍照留念。我们大家与“酸枣”拍照了合影。</p><p class="ql-block">​ 她领着我们骑行到“辽河入海口”参观游览,并介绍说,辽河入海口的海岸是我国最北的海岸。在入海口骑友们合影留念,与“酸枣”合影留念。参观了入海口附近的“西炮台遗址”后,她把我们送到前行的道路上,与我们分别。我们继续向前骑行,她返回营口市市区家中。</p><p class="ql-block">​ 营口骑友酸枣,热情好客,乐于助人。今天她耽误自己的时间来迎接我们。带领我们游览参观景区,给我们提供美食。为此我代表我们骑行团队衷心感谢酸枣。为有这样热衷的骑友感到荣幸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中午饭在路畔饭店吃快餐。下午下起小雨。两点多到达鲅鱼圈区市区,找宾馆入住“凯隆商务宾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盘锦市大洼区的“家园旅馆”,昨天晚上我们住宿在宾馆里。今天早晨骑行出发,大家在旅馆前拍照合影。</p> <p class="ql-block">上午九点到达辽河大桥。过了辽河大桥,我们就离开盘锦市进入了营口市。一座辽河大桥连接着两个地级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盘锦市和营口市。营口市骑友“酸枣”来到辽河大桥这头的盘锦市迎接我们,是她带领我们骑行通过了辽河大桥。</p> <p class="ql-block">辽河大桥上的主体桥头。</p> <p class="ql-block">在拍照大桥的高大主桥头时,骑友拍照了我的背影。</p> <p class="ql-block">骑友们在酸枣的带领下骑行在辽河大桥上。</p> <p class="ql-block">酸枣为我们拍照了大桥上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辽河大桥的引桥上迎来了营口市人民热情的欢迎路标,再加上多年好友未曾谋面的酸枣的到来,更觉得暖心愉快!</p> <p class="ql-block">酸枣为我们拍摄的欢迎视频。</p> <p class="ql-block">辽河大桥引桥上G228国道992公里里程碑。我们的行程进入百公里倒计行程。</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辽河大桥上骑行进入营口市的骑行照。</p> <p class="ql-block">营口市骑友酸枣与我们在“辽河大桥”景观标识造型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由于辽河大桥远离市区,难于找到帮助拍照合影的人,只能轮换拍照。何舅爷不愿错过与热情的酸枣拍照合影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通过的“辽河大桥”,大桥跨过的河流并非正真的辽河。辽河上游分西辽河和东辽河,东西辽河于昌图县的福德店汇合后称辽河。1958年前,辽河流至盘山县沙岭镇六间房村处出现分流。一支穿越现在的盘锦市双台子区流入渤海称为“辽河”。一支经现在的大洼区、大石桥市流入渤海称为“大辽河”。我们今天跨过的就是大辽河,昨天我们经过的“辽河口红海滩大桥”跨过的河流才是正真的辽河。</p><p class="ql-block"> 1958年,为使辽河、浑河、太子河洪水顺畅入海,解决营口港淤积及三岔河地区排涝问题,省政府在盘锦市盘山县与鞍山市台安县交界处的六间房村附近,建设永久性堤防工程将外辽河堵截。至此,辽河下游盘锦段成为辽河唯一入海通道。但由于旧有的习惯称谓,河流名称并没有及时更正,浑河、太子河入海河道称大辽河,而真正作为辽河的入海河道却称双台子河。2011年,辽宁省政府将辽河下游盘锦境内河段名称由双台子河更名为辽河。</p> <p class="ql-block">在酸枣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所谓的“辽河入海口”。大辽河流入渤海,冲积形成大面积的滩涂。正赶上退潮,河口滩涂一望无际。若干年之后这里可能又是一处广阔的平原。由此我想到,这两天我们骑行经过的水系纵横的辽河平原就这样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在辽河入海口标识景观石前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骑游队的一行六人在入海口标识景观石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营口市骑友酸枣在入海口标识景观石前与我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辽河入海口观景台上设置的打卡拍照点,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处打卡拍照地。骑友们背对辽河入海口大面积的滩涂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将近十点到达“西炮台遗址”景区。西炮台原名营口炮台,初名没沟营炮台,坐落在辽河入海口的左岸、营口市渤海大街西端路北。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处于营口市的西郊,营口人都称之为西炮台。西炮台建成于晚清,是近代东北地区最重要的海防设施。该炮台系用沙土、白灰、黄土夯筑而成,整个建筑包括:炮台、护台濠沟、护台城墙、城门、影壁城、蓄水池、水洞、吊桥、军械库和营房等。建筑规模宏大,结构布局设计合理,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聪明才智。这座炮台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夯土而成的西炮台围墙。</p> <p class="ql-block">夯土而成的炮位高台。</p> <p class="ql-block">西炮台新修建的门楼。</p> <p class="ql-block">西炮台通向炮位的无障碍道路。西炮台围起来的兵营很大,炮位都在高台上,通向炮位的道路都是无障碍坡道。</p> <p class="ql-block">西炮台通向炮位视频展示。</p> <p class="ql-block">与酸枣骑友分别时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上午十点半与营口市骑友酸枣在营口市区分别后,我们按照酸枣的吩咐,一路骑行,于下午两点多到达鲅鱼圈区。天空下起蒙蒙细雨,我们找到“凯隆商务宾馆”,办理入住。小雨和冷风一直持续到晚上。</p> <p class="ql-block">盘锦市大洼区到营口市鲅鱼圈区107公里骑行轨迹记录。</p> <p class="ql-block">  营口市,是中国辽宁省下辖地级市,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的港口城市,地处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东半岛中枢,渤海东岸,大辽河入海口处。营口市总面积542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24万人。</p><p class="ql-block"> 营口市区位于大辽河入海口处。清康熙年间,朝廷准许蒙古巴尔虎人在此放牧。巴尔虎人的窝棚连接成片,远看就像军营一般,人们就称这一带为“营子”。又因此地潮落时潮沟干涸,潮涨时潮水没沟,故取名为“没沟营”。“营口”是早期清政府官文中所称“没沟营口岸”的简称。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清政府在营口设立奉锦山海关道,管辖西起山海关、东到鸭绿江口整个辽东地区的涉外、厘税等事务。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清政府增设营口海防同知厅,管理海疆治安,为首次以“营口”字样命名的官方机构。</p><p class="ql-block"> 营口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约28万年前的金牛山古人类遗址见证了辽河流域最早的文明。营口是中国大陆唯一可观夕阳坠海的城市。营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东北首个对外开埠的口岸,是大龙邮票的诞生地和发行地之一、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国民族金融业的起兴之地。营口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同时也是中国四大乐器生产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鲅鱼圈区,营口市辖区,是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营口市老城区以南六十公里,是营口市新市区。总面积26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