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讲堂与乡村集市的邂逅

踏雪寻梅(美)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钱玉珍</span></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礼拜六,我们驾车到泗水县圣水峪镇安德乡村儒学讲堂与村民们共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  经过龙湾湖畔,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龙湾水库,粼粼波光在雾霭中若隐若现,远处的山峦仿佛水墨画中晕染的轮廓。水面偶有白鹭掠过,惊起一圈圈涟漪,将天空的湛蓝揉碎成点点银星。岸边垂柳依依,枝条垂入水中,像是少女在梳理飘逸的长发。</p> <p class="ql-block">  五月的晨风裹着湿润的泥土香,车窗外的柏油路泛着青亮的水光。昨夜的细雨似天然的调色笔,将路两旁的麦田染得愈发葱茏,嫩绿的麦苗尖挑着细碎的水珠,在朝阳下闪烁成流动的星河。远处的山峦蒙着薄雾,宛如披着轻纱的少女,朦胧中透着几分温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大片桃园便闯入眼帘。五月的小桃,个头虽不大,却已初具桃子的圆润模样,颜色多为青中带粉,或是淡淡的绿色中透出些许嫩红,它们像是被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迷你艺术品,小巧玲珑地挂在枝头,有的如乒乓球般大小,饱满而圆润,给人一种可爱俏皮的感觉。有的表皮毛茸茸的,就像覆盖了一层细腻的绒毛,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仿佛一个个毛茸茸的小精灵,惹人喜爱。</p><p class="ql-block"> 穿过桃园,苹果园在阳光下闪耀着勃勃生机。嫩绿的叶子间,青涩的小苹果挂满枝头,在风中轻轻摇晃。果农们戴着草帽,精心打理着果树,他们的身影与翠绿的果园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和谐的田园画卷。</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别墅般的小区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湖畔。红瓦白墙的建筑掩映在绿树繁花之中,每一栋别墅都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推开窗,便能将龙湾水库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这里既有都市的精致与舒适,又不失乡村的宁静与自然,仿佛是喧嚣尘世中的一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石桥横卧在浅溪之上,桥洞下浮着几只鸭子。它们忽而扎进澄澈的水流,脖颈弯成优雅的弧,忽而抖落一身水珠,扑棱棱游开,搅碎了倒映在水面的集市光景。桥墩斑驳的青苔里,藏着经年累月的故事,和着潺潺水声,轻轻诉说着岁月的悠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欣赏着眼前的美好景色,不知不觉来到安德村委会。走进儒学讲堂,几位村民正围坐在一起,手中翻着泛黄的书页,轻声讨论着。几个小学生,正沉浸在经典诵读中。看见我们来了,都热情相迎,王老师便与大家共同学习《论语》。这时,忽闻窗外传来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循声望去,安德集市竟就在讲堂不远处,热热闹闹的在水泥路两旁铺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摊位的青菜还沾着晨露,红透的柿子堆成小山,卖豆腐的老汉拿着五角钱,赶着买豆腐的小青年找零钱。小青随走随说:“不要了。”只听老汉说“卖一辈子豆腐了,该一是一。”农具摊上,器森然排列,锄头镰刀们闪闪发光。卖鸡的中年妇女蹲在竹笼旁,每当有人驻足询价,公鸡便伸长脖子发出嘶哑的啼叫,脖颈的褶皱涨得通红,麻绳捆住了细腿。它扑棱着缀满墨绿光泽的尾羽,脖颈处蓬松的绒毛随着挣扎炸开,像团燃烧的火焰。麻绳在铁笼边缘磨出沙沙声响,偶尔挣得急了,鸡爪在笼壁上刨出凌乱的白痕,却始终逃不出方寸之地。</p> <p class="ql-block">卖鸡蛋的面前排着青白色鸭蛋、淡褐色鸡蛋,中间或有两三枚硕大鹅蛋,像是众蛋里的霸王。卖油条的油锅正沸着,油条在黄浊的泡沫中翻身,渐渐胀大如巨大金条。烙饼的汉子两臂筋肉滚动,面团在他掌中啪啪作响,转眼变成焦黄的圆月。甜香混着油腥气,裹住整个市集。西瓜车旁永远围着最多人。黑绿条纹的大家伙们堆成小山,有的切成了两半,红红的沙瓤让人们"啧啧"流口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卖衣裳的竹竿挑出红红绿绿的衫子,在风里飘飘荡荡,帽子、针织品应有尽有。我看着袜子不错,便拿起一把尼龙袜子,一把十双,一双一块五,十双十五元。我拿起手机正要扫码付款时,听到王老师在招呼我:“快来,该你讲课了。”我慌慌张张点了付款,便快速奔向讲堂。讲课结束后,拿出手机一看,刚才买袜子仅仅付了一块五,我便匆忙重返这个摊位:“不好意思,刚才付的钱数不对,少给你了。”这位摊主笑笑说“没关系,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我也知道你付的钱不对。”我说:“你怎么不喊住我。”“你来俺这里讲课,一看就是好人,你发现后一定会过来。”我说:“讲完课不看手机就开车走了,你那不亏本了吗?”“就算送给老师的礼物啦。”摊主哈哈大笑起来。</p> <p class="ql-block">  青山为幕,溪水作弦,一方小小的集市,盛满了人间烟火与岁月温柔。在这里,时光仿佛放慢了脚步,将平凡日子酿成了一首耐人寻味的田园诗。</p><p class="ql-block"> 讲堂的诵读声与集市的喧闹声交织在一起,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市井生活的鲜活在此刻奇妙地融合。望着这充满生机的乡村图景,忽然明白,优秀传统文化从来不是束之高阁的典籍,而是早已浸润在这一方水土、一群人的生活里,历久弥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钱玉珍,女,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泗水县洙泗文化、历史研究会会员,乡村儒学讲堂讲师。爱好写作。撰写的《我的母亲王在英》、《最可爱的人》,山东快书《孝敬》,歌曲《抱抱妈妈》等作品,曾被《济宁日报》《泗水大众》《老干部家园》《泗水文艺》《泗水政协》《学习强国》等报刊媒体采用。多次被评为全市“优秀理论教育工作者”,被选拔为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