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宫 寺 塔 简 介 <p class="ql-block">天宫寺塔,位于丰润区城区西南1.5千米处原天宫寺旧址内,</p><p class="ql-block">始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占地面积50.9平方米。</p><p class="ql-block">1986年至1989年,对天宫寺塔进行了大规模维修。</p><p class="ql-block">天宫寺塔为十三层叠涩檐实心塔,塔高24.2米,平面为八角形,天宫寺塔表面须弥座各部分的装饰、塔身的门窗细部与雕像、各层密檐的屋脊、瓦、吻兽直至塔上的刹全部都用砖才雕制。</p><p class="ql-block">天宫寺塔中发现的文物——辽代经卷,对研究辽代历史、宗教、纸张生产、雕版印刷以及当时燕京的历史文化等有重大意义。</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5日,天宫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p><p class="ql-block">天宫寺塔</p><p class="ql-block">天宫寺塔在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曾进行过大规模维修。</p><p class="ql-block">1976年,唐山大地震对塔体造成了严重破坏,塔基南半部劈裂下沉,裂缝最宽处约40公分,塔刹坠落,九层塔檐劈裂出一个直径为1.5米的大洞,塔檐多处剥落,从上至下裂痕二十多道。</p><p class="ql-block">1986年至1989年,对天宫寺塔进行了大规模维修。主要是对须弥座进行饰修和加固,对六层以下塔体加固、局部修整,对七层以上进行拆除重修。</p><p class="ql-block">2001年,丰润县委、丰润县人民政府经河北省文物局批准,在天宫寺塔下修建了天宫寺塔公园。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物遗存</p><p class="ql-block">1987年重修时,从塔残破部分七至十三层发现有两个塔心室及塔内保存的一批珍贵文物,其中有木板刻经数卷,鎏金铜佛5件,文殊普贤石像及陶器、瓷器等。</p><p class="ql-block">县志记载:辽清宁元年(1055年),有位盐监叫张日成,看见丰润城西不远二里的地方有一块土岗高高隆起,岗下有泉水,泉水弯弯曲曲地绕岗而流,最后向西流去,岗泉之间气象优胜。站在岗上北望燕山凤舞龙腾,南顾平湖稻荷绣错。在当时可以说是丰润范围内风景最美的地方。张日成认为这里非常适合建造寺庙,作为善男信女焚香礼佛之地,便买下了这块地,在土岗东南建造寺庙。天宫寺是一座三进院的寺庙,分上寺和下寺。寺院坐北朝南,第一层为山门,里面耳房塑“哼哈”二将神像;山门向北,东侧为钟楼,西侧是鼓楼:钟鼓楼向北为二层大殿,内塑四大金刚踩八怪神像:二层殿北面两侧为厢房式禅房,禅房北面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北面还建有厅堂数间,为巡游路过的达官贵人休憩之所。佛寺刚建成,盐监张日成就去世了,他的儿子继承父亲遗志,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在寺院西北的高台上,建起了一座十三层砖塔,就是天宫寺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