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四、大陆村包围战 </p><p class="ql-block">民国34年(1945)夏秋之交,抗日战争已近尾声。日本鬼子、伪军、汉奸不甘心失败,仍作垂死挣扎。</p><p class="ql-block">大陆村据点位于县城东北12.5公里,紧靠公路。据点里的正牌军有一个日军小队,一个伪军中队。杂牌军有保甲自卫团、警察以及四芝兰据点破败之后的漏网之敌。统算起来,有千数来人。寨墙高而厚,炮楼高大而坚固。当时,除县城炮楼外,就数大陆村炮楼大了。离县城很近,如有风吹草动,敌人打个电话,城里的日军开着汽车,骑着马,20分钟即可赶来增援。敌人认为凭“土八路”那几杆破枪,无论如何也拿不下大陆村炮楼。就是八路军的正规军来了,也能抵挡一阵子。</p><p class="ql-block">八路军早就憋足了劲,非碰硬钉不可!拿掉这个炮楼,可以“敲山震虎”,拔掉钉在解放区大门的钉子,使城东解放区连成大片,打通解放县城的道路。</p><p class="ql-block">1945年5月14日,冀中军区司令员兼三八五旅旅长陈再道派三八五旅一部,与各县大队、区中队和各县组成的联防大队,把大陆村据点包围。日伪军外强中干。一听说八路军陈再道正规部队,便慌了神。那时,一提陈再道和三八五旅,日伪军都怕的要命。</p><p class="ql-block">战斗打响,三八五旅步枪、机枪、小钢炮一齐开火,把敌人弄懵了。26日,县城的日军派几汽车伪军增援。走到陈家庄村西,被埋伏的八路军截住打援。县城的援兵陆续增加,都被打回。打死打伤敌援兵70多人。</p><p class="ql-block">大陆村的敌人盼援兵不到,知道大势已去,更加慌张。三八五旅一面用火力强攻,一面喊话劝降。敌人一边死命顽抗,一边准备逃跑。战斗打了三天三夜。街头躺满敌人尸体。敌人仍负隅顽抗,没投降的迹象。八路军首长们犯了难:继续打,短时间攻不上去,硬攻硬打,部队和百姓损失太大;劝降吧,日军逼着,伪军不敢缴枪。只好放弃强攻计划,改为“引蛇出洞”。明放敌人逃跑,暗设埋伏,一举歼灭。敌人见“有机可乘”,连忙惶惶逃命。他们竟丧尽天良,临走在村里放了一把火,整个棋盘街大火烧了七个昼夜。战士们急红了眼,敌人一出来,一阵猛打,剩下部分漏网之敌逃往县城。</p><p class="ql-block">至此,大陆村解放,城东解放区连成一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拔钉炸东陈炮楼 </p><p class="ql-block">东陈炮楼,是日伪军在西南部建的大据点。驻日军17人,伪军60多人,有伪警察所一个。炮楼在东陈中心,一个连着两座房的院子里,靠近南北大街。东北角是主炮楼,东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个小炮楼,外围挖有深、宽各7米的壕沟。日伪军凭着据点,称霸一方,无恶不作。百姓们期盼早日拔掉这颗硬钉。</p><p class="ql-block">1945年正月初一,中孟、翟村、东陈一带的群众,敲锣打鼓,车推白面、猪肉,肩担食油、黄豆来慰劳八路军和二区委。猪肉上钉着长长的铁钉。区委书记何耀明看见,心中立即翻腾起来,他深深懂得群众的特殊用意:“要想吃猪肉,先拔肉上钉,要想让老百姓过安稳日子,就得拔掉东陈炮楼”。何耀明暗下决心,一定要拔掉东陈炮楼。</p><p class="ql-block">6月20日夜,区中队、民兵连开始行动。一班人到炮楼附近街道修筑工事,作进攻准备;一班人到素邱筹集炸药;两班民兵轮流挖地道。派两名民兵到县大队请求援助。地道口选在据点南面57公尺的杨三省家街门洞里。地道很狭小,为隐蔽目标、便于处理积土,人在地道里只能弯腰挖。群众主动献出笸筐、脸盆、饭锅、灰斗等用来运土。当天挖进17公尺。该点灯了,但地道内缺氧,煤油灯拿到半路就灭了,只好摸瞎挖。击掌为号,往外传士,进度慢了。</p><p class="ql-block">何书记派联络员董喜子找来5盏电石灯,民兵们有说的笑的猛干起来。越挖越远越憋闷,21班人,都有晕倒的,晕倒后抬出来,躺在院子里铺的“还魂席”上。休息一下,喝点水,慢慢就清醒了。民兵们怀着对敌人的仇恨,埋头苦干。第三天,地道挖进43米,到了壕沟附近。何书记叮嘱小心点。突然,民兵报告:“挖透气啦”。接着听到“砰、砰、砰”一阵沉闷的枪声,何书记钻进洞中,看到有脸盆大的窟窿。手一扬,“叭”,打枪的伪军身子一仰滚到沟里。接着听到哗哗的流水声,敌人往地道灌水了。何书记立即指挥民兵运麦秸、搬土坯、堵洞口。洞口堵住了,决定往下挖,从炮楼沟底过去,不能前功尽弃。</p><p class="ql-block">6月24日(农历五月十五日),冀南二分区司令员杜义德、宁南县县大队长严宗三带主力部队支援,一区、三区民兵也来了。周围村的百姓搬梯子靠在寨墙上,军民齐心合力,把炮楼围困起来。筹集炸药的民兵,从素邱运来3大车炸药。太阳偏西,挖够尺数,在地道尽头开了圆洞,放上一口装满炸药的大瓮。导火索做好防潮包装,引爆准备就绪。民兵们高兴地说:“等着小炮楼上天吧!”夕阳西下,杜司令员和何书记决定“给敌人最后一次投降的机会,向他们喊话,从政治上争取一下。”司令员拿起话筒,操着南方口音喊道:“伪军同胞们,日本鬼子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啦,快投降吧!要不,等炮楼上天后就来不及啦。”司令员话没喊完,听到炮楼上有人阴阳怪气地说,“是个南方人,老八路。”伪军小队长狂叫“什么他妈的南方、北方、老八路,给我打!”接着,一阵猛烈的枪声。司令员把手一挥,命令道:“点!”。何书记拿着燃着的粗头香,亲自点燃导火索,导火索兹兹地冒着火星,大约3分钟,听到一声巨响,却听不见炮楼倒地的声音。何书记担心地想:莫非地道线路挖得不准确?一闪念头之间,传来更加惊人的哗哗声。原来炮楼被炸离了地,再落下来,重重地墩在地上,砖块散落如急风暴雨。两个小炮楼,变成烂砖堆。</p><p class="ql-block">冲锋号响了,县大队、区中队、民兵一齐冲上去,喊杀声连成一片。敌人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躲进大炮楼,拼命抵抗,枪声响成一个点儿。司令员、何书记决定:还采用爆破进攻。强攻暂时停止。</p><p class="ql-block">黎明时,民兵挖通大炮楼沟壕,放好炸药。通知伪军,如不投降立即轰炸。大炮楼的伪军目睹小炮楼上天,再不敢坐“飞机”,乖乖地投降了。战斗结束,战士、民兵开进炮楼。缴获100多支大枪、3挺轻机枪、3000多发子弹。</p><p class="ql-block">何耀明书记躺过“还魂席”,背过伤员,抓过俘虏,始终冲锋在前。他和大家一样高兴,挥动着新缴的枪,唱着:“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接着,大家唱起范文才编的新歌:“一九四五年,十五这一天,东陈的岗楼起狼烟,八路军,真勇敢,何耀明何晴天,抗日伪,救国难,叫那敌人上了天······。”这首歌流传40多年,当地老人至今仍能一句不错的唱出来。</p><p class="ql-block">(选自2010年《宁晋县地名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