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西藏(新疆一)

布衣鸟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5月10号,天阴。八点拉行旅箱出来,感觉天有点冷,三十里营房周围的山上积了厚厚的雪。昨晚下大雪了。我一点都不知道,真的一觉睡到大天亮,当然一无所知。</p><p class="ql-block"> 吃过早饭,上车等着,记录着一点文字。可不知为什么九点都到了还没出发呢?原来,通往叶城横跨昆仑山脉的219公里出现了问题,无法通车。要等道路修复情况。</p><p class="ql-block"> 还好来了好消息。终于可以出发了。三十里营房的海拔是3700米,我们今的目的地是叶城。叶城的海拔是1700米,2000米的落差我们的车如何穿绕出去?我期待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车不断地在往上爬。雪山在窗㚈移动。见山上的雪越来越厚,绵绵的,真是好看,近处白亮白亮,远一点就烟濛濛了,不知道濛濛后面的雪有多厚。闭上眼,思绪在飞越,出窗外,到山顶,望群峰万里无穷,白雪皑皑,偶遇白发仙翁,笑眯眯说,此地不宜久留。</p> <p class="ql-block">  车又到海5000米以上了。天冷得很,外面开始下起了大雪,雪花在飞舞,有几处是被风卷着在飞,速度很快,漂打在车上,一触而飞过。外面的雪景真的太漂亮诱人了,但隔着玻璃窗拍照很不是味道,在心力的作用下,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开窗!</p><p class="ql-block"> 我准备好了一切,于是刹那间推开我坐位上方的车窗,刺骨的寒风打在我脸上,雪花也随之冲了进来,但不影响我做好的姿势,瞪着外面移动的雪山群峰,咔嚓咔嚓按下快门,每一瞬间的雪山之美便终于留在我的手机里了,也留在了我心里,这是一件多么爽的事!味道真不错!关窗坐到位置上,便悠闲自得地开始欣赏这组照片,我很是满意,觉得照片上反应出来的效果比眼睛看到的实景要好。</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组在高原中由“山、雪、云”三种元素组合的中国水墨画照片,三种元素不仅在自然分配的位置上体现了自己强大的魅力,而且组合后所体现出的美学价值更是恰到好处。所以整体效果给人以动感,而且是一种流动的美,也给人以极强韵律感,好象是音符在变幻的琴弦上跳动,合凑天韵之音。</p> <p class="ql-block">  望望窗外,绵绵的雪峰,一个一个随车从我的身后离去,雪峰,我喜欢你,不仅是因为你有雄伟壮观的身姿,美丽的身影,而是我更喜欢你那洁白无瑕的纯真。我们的车开始在雪锋之间曲线穿越。我想这是一段难忘的历程。</p><p class="ql-block"> 我非常激动,已经是忘记了危险,忘记了冷风把手吹冻得有点僵硬了,更忘记了时间,车子里好象只有我一个人。我握紧手上的手机,双目关注每一瞬间的美景,一会儿向上拍,一会儿又向下拍,一会儿又左右连拍。车子的上下振动,左右摆动,我巳不屑一顾。车子在雪峰间穿绕起伏,于是,雪峰有时在我的上面,有时在我的下面,有时在我的左面或右面。所以,我可以从多维度来欣赏这变幻莫测的雪山雪峰之美!</p> <p class="ql-block">  在雪峰中穿越了过来,紧张的拍照就可以缓一缓了。现在是5月10号十二点半了。此时此地的海拔是4230来。终于,车开始下降,在一个转绕式的狭谷里行驶。路况差得要死,上下簸菠,左右摇晃变成一个平常的事情。人也跟着摇头晃脑的,车一定下来,脑子就嗡嗡直响,人也糊里又糊涂了。不知车过多少道弯,绕过多少座山,闪过多么处悬崖峭壁,也不知还要多长时间,车才能行驶出这转绕式的大狭谷。</p><p class="ql-block"> 已经是一点多了,终于,车停可以去吃中饭了。一下车,人群中有人就在呼喊,终于看见绿色了。一眼望去,几棵直立的树技上跃出了小嫩叶,我笑笑……</p> <p class="ql-block">  到了这次高原之行中的最后一个达板:库地达板,海拔3170米。尽管这个达板的海拔比不上我们一路过来的达板高,但是这个达板非常之险,相对垂直高度大,落差也怕人,俯视右边,对面的山象一条条巨龙飞流而泻,车好象悬浮在空中。一边又是峭壁,望上去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大石块姿态各异地镶嵌在山体上,有随落之感。如果万一出现滑坡,车子侧翻等突发事件,那后果是不能想象的。所以,我们没有停下来,欣赏这奇景险景。</p> <p class="ql-block">  现在是5月10日下午四点半。到叶城柯克亚了,海拔2100米。这里开始基本没有高原反应了。大片的绿色也开始进入我们视野当中,人也有彻底放松的感觉,啊!我们终于走出困难,走出险境。</p><p class="ql-block"> 高原之行已经从这刻起成为我们的经历,成为我们的故事,成为我们的骄傲,成为我们记忆中随时会涌动的一种幸福!高呼一声:天空之旅,高原秘境,我喜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