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行(二)

简星

<p class="ql-block">南疆不仅可以饱览胡杨木的美丽,还能走进神秘的大峡谷,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峡谷长4.9公里,宽2—40米,深10—30米。</p> <p class="ql-block">罗布泊大峡谷,是雅丹地貌。雅丹地貌指的是风蚀性地貌。雅丹和新疆有紧密的关系。它是1903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考察新疆罗布泊地貌时提出。其发音就来自维吾尔语(Yard),后为地学工作者逐渐接受。</p> <p class="ql-block">像不像双峰骆驼?</p> <p class="ql-block">“你挑着担,我牵着马”,仿佛师徒四人在取经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库车大峡谷是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也是雅丹地貌。它被称为神秘大峡谷,魔鬼大峡谷。</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雅丹地貌与罗布泊大峡谷接近,但多了更多的红色,也许是铁含量更多?也就是所谓的“红雅丹”吧?</p> <p class="ql-block">风蚀和水的烙印清晰地印在了岩壁上,走在其中,仿佛走进了岁月的隧道。</p> <p class="ql-block">这里岩壁上凹凸不平,始作俑者就是风,还有水,越往里走,光线就变成了一条白线。透着丝丝神秘。</p> <p class="ql-block">风蚀岩壁流下的印记,像是画家不经意勾画的曲线,令岩石仿佛舞动起来。</p> <p class="ql-block">又见到骆驼了。沙漠里有它,大峡谷也少不了它。</p> <p class="ql-block">真可爱呀!</p> <p class="ql-block">这是温宿大峡谷,是2600多万年前的地层,经过数亿年的洪水、雨水和风蚀而又形成的。拥有丹霞、雅丹、次雅丹、岩盐喀斯特和盐丘底壁构造等五种地貌。堪称新疆活的“地质演变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的老朋友了。2023年秋天,和他俩一起到辽宁观红叶,也是同一个旅行社,这回又一同南疆行,还是同一个旅行社。有缘!</p> <p class="ql-block">这峡谷与看到的前两个峡谷有所不同,形状奇特,可爱,内容更丰富。</p> <p class="ql-block">像根根破土而出的竹笋。这大概是喀斯特地貌?</p> <p class="ql-block">蝉和青蛙的对峙</p> <p class="ql-block">巍峨雄奇,像小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这是沿途看到的“五花肉”岩山。应该是属于丹霞地貌吧?</p> <p class="ql-block">这也是沿途看到的岩石山。</p> <p class="ql-block">司机师傅告诉我们,中间的石头像眼睛。是啊,美丽的大眼睛。</p> <p class="ql-block">铁门关是中国古代26名关之一。位于库尔勒北郊,是“丝绸之路”中道咽喉,晋代开始在这里设关,因其地处险要 ,故名“铁门关”,它是焉耆盆地进入塔里木盆地的一道天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在的铁门关楼是1989年在原址上重建,其“铁门关”三个字是王震将军亲笔。</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班超抗击匈奴,后人特地在铁门关前修建了“将军楼”。成为镇守铁门关将军议事和临时居住的场所。现在的将军楼是在原地址上复健。</p> <p class="ql-block">铁门关扼孔雀河上游陡峭峡谷的出口,地势险要。</p> <p class="ql-block">清朝末年,阿古柏入侵新疆南部,在铁门关处阻挡清军。虽然铁门关易守难攻,但清军在左宗棠的率领下,势如破竹,逼近铁门关,令阿古柏绝望自杀。清军大胜。是啊,帅不畏死,定能获胜。</p> <p class="ql-block">在铁门关门口有千年胡杨子,百年荆棘丛。</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对高大的杨树,像极了威武挺拔的士兵,被称为“兄弟守关杨”。</p> <p class="ql-block">唐代边塞诗人岑参,曾在铁门关写下了“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的诗篇。现在这里也有诗林,有许多诗的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林则徐因虎门销烟被贬新疆时,曾到过铁门关。可以想象当时,他站在那里,一定是感慨万千吧?</p> <p class="ql-block">这石碑后,看似极为不起眼的小道,是当年丝绸之路的原始道路。很珍贵。</p> <p class="ql-block">这条小路,曾经留下张蹇、班超、玄奘等人的足迹,看到它,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他们骑马扬鞭、风尘仆仆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铁门关还是南北疆的分界线。是南方疆往来的必经之路。这个南北疆的交通要道,就是西汉杰出的外交家和探险家张蹇率先打通的。到东汉时期,班超又率军修筑道路,巩固防御措施。</p> <p class="ql-block">一脚在南疆,一脚在北疆。</p> <p class="ql-block">这是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起于公元3世纪,到公元8—9世纪逐渐停建。这也是新疆洞窟最多,壁画最完整的石库群。虽克孜尔石窟的名气比不上敦煌莫高窟,但它开凿的时间比莫高窟要早170年,最早的洞窟已有1800年的历史。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石窟。</p> <p class="ql-block">1961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在克孜尔洞窟前,立着巨大的雕像,鸠摩罗什,他出生于龟兹,他和弟子翻译了74部,384卷佛经,是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洞窟分布在悬崖上,依山而建。</p> <p class="ql-block">在3.46平方公里的秘境有349个洞窟,残存壁画超一万平米。其内容有飞天,菩萨、罗汉、佛本生等故事,还有大量民间习俗画和以动物为主角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左图第八窟,两个“飞天”,一男一女,肤色一白一黑,女飞天身着龟玆服,一手托盘,一手散花。只见男飞天手弹琵琶,神态自若。俩飞天形态极为生动。</p><p class="ql-block">佛教起源于印度,印度中飞天就是男女夫妇成对出现。随着佛教越传越远,到达敦煌等地时 ,飞天就渐渐成为女性,变成了天女散花和反弹琵琶的形象。因此,最初男女飞天图真品只能到克孜尔千佛洞才能看到。</p> <p class="ql-block">说到克孜尔洞窟,一定要说到一个人。他就是韩乐然(图片摘自网络)。1944年,他考察克克孜尔千佛洞,他是第一个对克孜尔千佛洞进行系统的编号、整理、记录的艺术家,为中国艺术史做出了贡献。可惜1947年遭遇空难。我觉得的克孜尔千佛洞前,也应该为他立一个雕像。让后人永远记住他!</p> <p class="ql-block">韩乐然(中排右一)和常书鸿(中排左一)等人的合影(摘自网络)。</p><p class="ql-block">他和常书鸿都是法国留学生,1932年他在巴黎和刘开渠、常书鸿一起,发起了“中国留法艺术学会”,通过国内刊物,向读者介绍西方艺术。他曾和常书鸿一起考察敦煌莫高窟,他关注克孜尔洞窟,常书鸿克服了重重困难,为敦煌艺术殚精竭虑,奉献了一生,如果韩乐然没有遇难的话,肯定也会为克孜尔千佛洞竭尽全力的。</p> <p class="ql-block">即使开放了,有一些门也是紧闭,透着丝丝神秘,我们都禁不住好奇,想透过门缝往里看看。</p> <p class="ql-block">这些洞窟还没有开放。</p> <p class="ql-block">盘龙古道横卧在昆仑山脉上,全长36公里,最高海拔4200米,落差大1000米。公路从山顶到山脚600道S弯。</p> <p class="ql-block">由于天气,我们不能上去了,只能在山下仰望着它。据说从上往下看刺激,但从下往上也有不少震撼了!原以为盘龙古道是故意建的一条道路,以为了吸引旅客。实际上是为了缩短瓦卡乡和县城之间的距离,便利山区牧民出行而建。</p> <p class="ql-block">周围白雪皑皑,还有冰川雪峰</p> <p class="ql-block">站在帕米尔高原,观看雪山冰川</p> <p class="ql-block">公格尔九别峰</p> <p class="ql-block">沿途雪山</p> <p class="ql-block">火烧云并不鲜见,可雪山上火烧云,我是第一次见。大气磅礴,好不壮观!赞!(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