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昔闻言子祠,今至其地矣。步入常熟学前街,寻迹而至,乃见言子祠巍然矗立,古朴典雅,蔚为壮观。此祠祭祀孔子高足言子, 乃南方夫子之纪念堂也。 言子祠占地千余平米,明代建筑之风韵犹存。初名吴公子游祠,南宋庆元年间,知县孙应时始建,以示尊崇。漫步圣地,古木参天,池水静卧,慎终追远。初夏时节,半池莲花绽放,银杏古意盎然,环境清幽,心旷神怡。遥想当年,言子受业于孔子,勤勉好学,终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其学行高洁,为后世所景仰。今人至此,缅怀先贤,肃然起敬之心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常熟方塔,正式名称为崇教兴福寺塔,是江苏省常熟市的一座地标性古建筑,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距今已有近900年历史。园内古建筑的石构件中犹以南朝石龙为罕见,石龙虽有破损,但仍不失腾云驾雾之势,翻江倒海之劲,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常熟赵园与曾园是由明代钱岱“小辋川”旧址分化而成的两座江南古典园林,现为统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曾园大家可能比较陌生,曾园的主人清同治、光绪年间(约1883-1894年),刑部郎中曾之撰的儿子曾朴,喜欢文学的朋友一定知道他是《孽海花》的作者。400多年的红豆树枝繁叶茂,对旧主的思念仍是碧绿生青浓情不衰</p> <p class="ql-block">翁心存(1791-1862)字二铭, 逐庵,清道光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老宅於道光十三年(1833)翁氏购得。宅有三组轴线,中轴线共五造进深,正厅“䌽衣堂” 系典型的明清江南官僚形制的主体建筑。翁氏一门三进士,叔侄两状元,翁同龢身为二朝帝师而名闻天下。</p> <p class="ql-block">兴福寺,位于常熟市虞山北麓,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齐延兴至中兴年间初名“大慈寺”。梁大同五年(539年)大修并扩建,改名“福寿寺”,因寺在破龙涧旁,故又称“破山寺”。破山寺旁有一面馆专卖常熟特色面——野蕈油面,50元一碗面也是好奇心而掏钱尝鲜,性价比不高。</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登虞山顶,常熟城廓尽收眼底。藏海寺位于虞山拂水岩之上。宋代原为觉海庵。明代称“拂水东庵”,清初顺治时更为今名。咸丰间毁于战火,至同治年间渐有恢复。文革中尽毁。所幸几棵近400年的古银杏树仍枝繁叶茂,以证过往。1992年至1997年,常熟佛教协会重建该寺,历时五年。现是省级文保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