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五育融合背景下跨学科情境创设教学——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2+1"教研扶白云区主场活动

白云音教

<p class="ql-block">  夏日炎炎,教研同行。为助力艺术学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提升教师专业水平,2025年5月9日下午,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2+1”教研帮扶初中音乐学科活动在广州市白云区新和学校举行。</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分为专题讲座、教学示范课展示和专家发言三个环节。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杨健老师、增城区的初中音乐教研员曾玲蓉老师、白云区教育研究院初中音乐教研员李老师、新和学校向江礼校长、张映斌副校长、廖如雅副校长,白云、花都、增城、从化教师代表等二百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白云区新市中学李野老师主持。</p> 第一环节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给我们带来主题为《初中音乐跨学科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的讲座。李老师首先以从各学科公开课视频开场,介绍目前教学出现的一些创设情境的问题与现状。随后指出教师的示范表演是情境创设的一部分,向各位老师们详细讲解了情境教学、情境创设以及如何创设情境和情境创设的方法与路径。重点讲解情境创设必须满足以下三点:1、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表演服务教学目标。2、表演作为情境的“引子”,避免形式化或过度表演。3、互动式表演,学生是主体,以学生参与为最终目标。</p><p class="ql-block"> 通过李老师的讲解,各位老师深刻理解到创设生活情境在音乐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p> 第二环节 <p class="ql-block">  广州市白云区新和学校的杨璐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课例《北风吹》。</p> <p class="ql-block"> 杨璐老师身着红色斜襟衣与蓝色粗布裤,以“喜儿”角色形象亮相音乐课堂,瞬间将学生带入《北风吹》的凛冽美学语境。还用舒展与蜷缩的交替诠释音乐中的强弱变化、旋律对比进行教唱,学生的歌声恰似寒风中猎猎作响的旌旗。</p> <p class="ql-block"> 创作阶段学生根据歌曲设计舞蹈动作,用肢体语言诠释风雪中的人物挣扎。杨璐老师通过服饰符号与音乐语汇的互文,实现了美育从形式浸润到精神共鸣的升华。</p> 第三环节 <p class="ql-block">  在《北风吹》公开课评课中,杨健老师充分肯定杨璐老师音乐素养以及对音乐本体的专业解析,同时提出三点优化建议:1、教材要有班级,理论依据要支撑。2、教学目标可以更高,通过音乐的学习,可以慢慢掌握的素养和能力,音乐的教育、音乐中的教育、通过音乐的教育。3、学情的把握、学情的分析要更清晰,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创新型思维的培养,要充满想象。</p> <p class="ql-block">  杨健老师在《“五育融合”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发言中,强调以美育为纽带串联五育,打破学科壁垒,推动素养本位的教学转型。他提出通过“项目式学习”整合多学科资源(如语文课文改编歌曲),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连接的课程体系,并倡导教师开展跨学科教研。杨健老师总结道:“五育融合不是简单的内容拼贴,而是通过真实任务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机交织。”</p><p class="ql-block"> 杨健老师的发言使各位老师受益匪浅。</p>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区初中音乐教师将立足新课标核心素养,以‘五育融合’理念深化新教材实践,探索‘审美感知+文化理解’双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跨学科课例研发、校本课程创新等路径,全面提升学生艺术表现与创编能力,为白云区‘以美育人’教育品牌的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br><br> 撰稿:向启慧、刘馨<br>图片:邱裕涵<br>初审:杨璐<br>终审: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