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慧”处世(108)做个“固而不执”的人

机器人

题字:曹洪嶺 <p class="ql-block">据记载,楚庄王有一匹心爱的马,给它穿上锦绣做的衣服,让它住在华丽的房子里,用挂着帷帐的床给它做卧席,用蜜渍的枣干喂养它。结果马得肥胖病死了,于是楚庄王让臣子们给马治丧,要求用棺椁殡殓,按照安葬大夫的礼仪安葬它。群臣们纷纷劝阻,认为不能这样做。楚庄王急了,下令说:“有谁敢因葬马的事谏诤的,立即处死。”</p><p class="ql-block">优孟是楚国的艺人,他听到这件事,便走进宫门,仰天大哭。楚庄王吃了一惊,问他哭的原因。优孟说:“这马是大王所心爱的,堂堂的楚国,怎么能只按照大夫的礼仪安葬它呢?它会死不瞑目的,能不能请大王批准用安葬国君的礼仪安葬它?”</p><p class="ql-block">楚庄王问:“怎么葬法?”优孟说:“大王何不用雕花的美玉做棺材,用漂亮的梓木做外椁,用梗、枫、豫樟各色上等木材做护棺,发动士兵给它挖掘墓穴,让年老体弱的人背土筑坟,请齐国、赵国的代表陪祭,请韩国、魏国的代表在后头守卫,盖一所庙宇用牛羊猪祭供它,还要拨个万户的大县长年管祭祀之事呢?我想各国听到这件事,就都知道大王对人和对马的态度了。”</p><p class="ql-block">楚庄王说:“我的过错竟然到了这个地步?现在该怎么办呢?”优孟说:“让我替大王用对待六畜的办法来安葬它:堆个土灶做外椁,用口铜锅做棺材,调配好姜枣,再加点木兰,用稻米做祭品,用火光做衣服,把它安葬在人们的肚肠里不是更好吗?”楚庄王当即就派人把死马交给太官,以免天下人张扬这件事。</p><p class="ql-block">说到楚庄王的这个故事,让人不禁联想到楚惠王和墨子阻楚攻宋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彰显了劝谏的高超艺术。然而,如果换个角度来看,与其说墨子、优孟善于劝谏,不如说楚惠王、楚庄王都是“固而不执”的明君。要知道,装睡的人永远叫不醒,如果碍于情面和威严,处于强势地位的楚国坚持攻宋,作为国君的楚庄王坚持厚葬爱马,对别人的劝谏也是完全可以不予理会的,至少可以不完全让步。从这种意义上讲,人们不仅要赞美墨子、优孟,也应该肯定二位楚王的“非执”。</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谋攻篇》曰:“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战场上,既要有坚定的决心、顽强的意志、勇于坚持的精神,还要善于因敌、因情而变,该退却的退却、该放弃的放弃、该转攻为守的转攻为守,始终做到“固而不执”。战场上如此,平时做人做事何有二致?</p><p class="ql-block">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的好友柯灵,曾为他描绘肖像:“身材硕长,神情严肃,仿佛一只昂首天外的仙鹤,从不低头看一眼脚下的泥潭,过分的认真,在他性格里构成了强烈的色彩。”傅雷家的水壶,把手一律朝右,顺手可取。水倒完了,空瓶放到“排尾”,灌开水时,从“排尾”灌起。家里的日历,必须由保姆来撕,别人都不许动,撕错了,他就唠叨个不停。甚至家里几点开饭,几点出门散步,都有严格的作息。</p><p class="ql-block">傅雷的确清冷孤高,在艺术上有着极为严苛的标准,但对于心中的天才,他又无比谦虚,将他们的才华视为珍宝。杨绛曾回忆说:“人人都说傅雷固执,在我看来他是固而不执,大家只看到他强硬的一面,却没看到他随和的一面。”</p><p class="ql-block">世人成功的秘诀各不相同,而“固而不执”则为成功的一条重要定律。</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