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莞城

陈潮民

<p class="ql-block">图为这次东莞聚会的全体人员合照</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9日一一5月3日,东莞别墅区,袁惠影的居住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机械⺁,筹建阶段部分老知青在这里聚会。他们应别墅主人的邀请,从北京、青岛、湛江、汕头、汕尾、香港、广州等地如期应约到袁惠影家中作客。</p><p class="ql-block">1971年元旦前后,他们分别从兵团八师十四团(廉江石岭东升农场)、十六团(廉江横山晨光农场)、十七团(遂溪前进农场)、十八团(遂溪螺岗岭农场)、粤西试验站(湛江湖光岩)被推荐调入八师机械厂筹建处(廉江石城)。</p><p class="ql-block">八师机械厂,代号801,在当年作为县团级工业企业,规划以汽车、拖拉机检修,以适应兵团期间日益增长的汽车和拖拉机的保养和维修;制造生产以橡胶事业为导向的热带作物的农业机械。服务于八师化州片区的九个团、廉江片区的七个团、遂溪片区的两个团、湛江郊区湖光的一个团。从编制和管理模式不同于各团的司令部、政治处、生产处和后勤处。只设置行政组、政工组、生产组;下辖三个连:一连(修理车间)、二连(金工车间)、三连(铸造车间),按独立营的职工配备约500名。而他们有幸地被编在二连一班(车床班)和二班(铣铇班);配置有普通车床、六角车床、加高车床、大头车床、落地车床;牛头铇床、万能铣床、平面磨床、外圆磨床、龙门铇床等等。这两个班的青年工人均以下乡知青为主体,也是整个工厂的骨干班组。</p><p class="ql-block">从进厂的那一年那个月那一天开始,他们同来自五湖四海的技术工人师傅、退伍兵、知识青年、第一代农垦职工子弟一道。住在分散厂区周边借用的简陋旧房子、睡在铺着稻草的地板上。迎着冬天的寒风、冒着春天的雨水、顶着夏天的酷热,挖地基盖厂房起宿舍,一起同甘共苦、一起将青春的汗水洒在这片红土地。一起刻苦学习技术、一起努力地工作,在吃苦耐劳、相互帮助、积极向上的氛围中结成了战友般的友谊。</p><p class="ql-block">一九七六年,在知青开始返城的大潮中,袁惠影率先离厂返城东莞,从此失去联系方式。二0一六年六月,以知青为主体的“801战友”群组建,几年不断地寻找袁惠影未果。直至二0二四年下半年,当年同团同时调入801的林家和,从东升农场获悉到袁惠影的联系电话,经过黄桂权、王新兵、欧阳贞等四人都未能联系上。今年一月九日晚上,在聊天过程中王新兵将袁的电话信息转发给陈潮民,口气中已经丧失了信心,虽然遗憾却存在着新的一丝丝希望。十日上午九时许,陈拨通了电话,经过袁的先生顺利地联系到她本人。以上四人的手机号码归属于湛江、北京、汕尾和汕头地区,这样的陌生电话,对于她的先生来说,不轻易接听也是情理之中。经过了近50年之后,她还记得青年时期在廉江有着这么的一个同事,确实侥幸!</p><p class="ql-block">六天之后,袁惠影从香港抽空返回东莞,相约同在香港的陈碧琼,廉江的黄桂权和暂住广州的陈潮民到东莞作客,群友们戏说这是先头部队。今年五一节前,再次热情邀请群里的各位同事好友。这是一次高规格的接待,配备了两台七座小车,与廉江黄桂权的五座小车,共十九个座位,接来送往、接送在小区与酒店、旅游景点之间;东莞虎门高铁站、东莞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东莞迎宾馆、东莞可园。饮食方面更是不走寻常路:烤全羊迎客家宴、迎宾馆高档中午茶、莞香特制鱼头汤、全鹅宴等等。李鸿志先生的全程陪同,热情周到,主客溶为一体,让多年离别的惦念化为欢声笑语,让年过七旬的老头老太跨越了年龄界限的快乐愉悦,让迟来的相聚激发出青春的气息和对未来的信心滿滿。</p> <p class="ql-block">袁惠影前往酒店迎接来莞战友</p> <p class="ql-block">袁惠影(中)和欧阳贞(左)王新兵(右)的合照</p><p class="ql-block">袁惠影/东莞68年知青,从八师十四团调入机械厂,71年至73年在二连一班当车床工:74年至76年在二连二班当磨床工。</p><p class="ql-block">欧阳贞/湛江68年知青,从八师十八团调入机械厂,71年至82年在二连二班当铣床工,从汕尾过来东莞。</p><p class="ql-block">王新兵/湛江68年知青,71年至72年在二连二班当铇床工,从北京过来东莞。</p> <p class="ql-block">张爱武、袁惠影、王新兵</p><p class="ql-block">张爱武/湛江68年知青,二连二班铇床工,从青岛过来东莞。</p> <p class="ql-block">冯小鸣、陈碧琼、欧阳贞、王新兵、袁惠影</p><p class="ql-block">陈碧琼/湛江68年知青,二连二班铣床工,从香港过来东莞。</p> <p class="ql-block">林则徐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二连二班的知青机械工:铣、铇、磨齐全。</p> <p class="ql-block">李鸿志袁惠影和黄桂权</p><p class="ql-block">黄桂权/廉江68年知青,71年至87年二连一班车床工,从廉江驱车过来东莞。</p> <p class="ql-block">小欣、黄安、冯小鸣</p><p class="ql-block">黄安/湛江68年知青,71年至77年二连一班车床工,从广州过来东莞。</p> <p class="ql-block">袁惠影李鸿志、林家和</p><p class="ql-block">林家和、袁惠影都是从八师十四团于71年元月10日同时调入八师机械厂,二连五班锻工,从广州过来东莞。</p> <p class="ql-block">东莞迎宾馆/这里的风景独好</p> <p class="ql-block">1972年于廉江/八师机械厂</p> <p class="ql-block">2025年于东莞林则徐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跨越半个世纪的摄影</p> <p class="ql-block">东莞可园</p> <p class="ql-block">东莞迎宾馆/中午茶</p> <p class="ql-block">莞香酒楼/特制肥头鱼汤</p> <p class="ql-block">人生如梦,多少往事笑谈中;光阴似箭,芳华朝气已逝去。曾经的友谊、曾经的惦念,在期待中、在重逢中得到了更加的亲切、更加的珍惜!</p><p class="ql-block">共和国的长子、学生时期的“老三届”、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我们有着满满信心、保重自己、继续前行、希望明天更美好!</p><p class="ql-block">再见了,东莞!再见了,各位赴莞战友!再见了,东莞的东道主和陪伴着的亲朋好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