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瓶梅》所反映的时代</p><p class="ql-block">文/郭建民</p><p class="ql-block">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产生于明代,被史学家称之为“四大奇书”。《三国演义》反映的时代为汉代,《水浒传》反映的时代为宋代,《西游记》反映的时代为唐代,《金瓶梅》反映的时代为宋代。</p><p class="ql-block">前三部作品所反映的时代没有异议,后一部作品《金瓶梅》反映的时代为明代,这在金学界达成了共识。</p><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认为:“《金瓶梅》是对晚明社会性纵欲现象的真实描绘。”</p><p class="ql-block">刘心武先生说,《金瓶梅》通过细致的文学描写和社会分析,揭示了明代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弱点。</p><p class="ql-block">霍现俊先生说,《金瓶梅》所反映的时代,究竟是正德、嘉靖时期还是万历时期,金学界至今未能达成共识。正德、嘉靖、万历同是明代的年号,只在具体时期未能达成共识,但反映的时代仍然是明代。</p><p class="ql-block">石钟扬先生的学术专著《末世的狂欢:金瓶梅与晚明中国》,反映的是晚明时代。</p><p class="ql-block">我手头有一部研究《金瓶梅》的权威学术专著《叶思芬说金瓶梅一一世道与人心》,作者叶思芬是台湾大学中国艺术史硕士,讲授《红楼梦》《金瓶梅》。这部《叶思芬说金瓶梅》,分上、中、下三册,长达60万言,整部著作,通篇呈现的是晚明社会的面貌。作者在自序中写道:“《金瓶梅》作者借古讽今,虽是以北宋宋徽宗为时间坐标,其实抒写的是他所处的当下,因此,书中涉及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面貌,成为研究明朝中晚期的第一手资料。”第一册第六章,《清明上河图》再现晚明风貌(第192页一239页)。晚明服饰风尚(第14页一21页),晚明城市中低产阶级的住家样貌(第114页一116页),第三册第四章,晚明官场现形记(第84页一106页)。很显然,这部学术专著脱离了《金瓶梅》所反映的时代一一宋代。</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对专家学者理论权威的评说,不敢妄议。但这些学术观点我还不能完全接受,这里,仅谈谈我个人对《金瓶梅》所反映的时代看法。我认为《金瓶梅》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反映的时代仍然是宋代,与明代没有任何粘联,毫不相干,怎么也联结不到一块。</p><p class="ql-block">其一,中国封建社会长达2000多年,无论宋代,还是明代,都是封建帝王统治的皇权时代,宋代末期的社会政治比晚明时期社会政治更为黑暗,整部作品在于暴露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天下老鸹一般黑,借宋讽明,借古讽今,没有任何意义,客观上起到了掩饰北宋王朝统治集团残酷的剝削劳动人民,镇压农民起义的历史罪恶和亡国丧权,割地赔款的耻辱,《金瓶梅》反映的是一个王朝的兴亡史。</p><p class="ql-block">其二,宋朝也好,明朝也好,《金瓶梅》矛头指向的是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一一皇帝。宋徽宗,宋钦宗为金兵所浮,在金主面前,屈膝跪拜,甘当儿子,痛哭流涕,丑态百出,受尽了屈辱,靖康之耻,留下了千古奇耻。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尽,宁死不屈,表现了做人的气节,风骨,维护了人的尊严,这一点上,起码比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的结局下场强得多。</p><p class="ql-block">其三,《金瓶梅》从第一回到第一百回,其故事全是以北宋末期为背景铺陈叙写的。武松、宋江、高俅、蔡京、朱勔、曾布(清官曾孝序的父亲)、斡离不(金太祖次子)、宋徽宗、宋钦宗等这些历史人物都是真实的。</p><p class="ql-block">其四,《金瓶梅》的故事发生在宋代,金学界的专家应该紧扣作品主题,把重点放到研究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宗教、民俗等方面(这些在这部著作中充分的显现出来),研究宋代社会,《金瓶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读了《金瓶梅》,还想进一步了解一下宋代的社会面貌,在金学家的著作里,看不到一点儿影子,把读者从宋代又倒拉回了明代。一位专家说,读了《金瓶梅》,你会进一步了解晚明社会。从逻辑上讲,这个观点能成立吗?譬如说,读了《红楼梦》,你会进一步了解中华民国社会的景象。</p><p class="ql-block">其五,据有关专家统计,《金瓶梅》里的人物男性557人,女性243人,整数800人,这些人,全出生在宋代,宋代与明代相距300多年,隔了金、元两个朝代。这800个活生生的宋朝人,在金学家的笔下,却莫名其妙地变成了明朝人。西门庆、潘金莲这一对性伴侣,成为晚明社会性纵欲现象典型的代表式人物。</p><p class="ql-block">其六,北宋是怎样一个社会,看看当政集团。北宋统治机构庞大,冗员成堆,而生活的淫逸奢侈是相当惊人的,特别是真宗以后,更加严重。如宰相吕蒙正,每天饮宴,必吃鸡舌汤,致使鸡毛堆积如山。仁宗晚年不问政事,大臣奏事,只是点头敷衍。贪恋酒色,整天在宫中宴饮享乐,挥金如土,奢侈惊人。后宫藏宫女数千人,赏赐动以万计。</p><p class="ql-block">到了宋徽宗,朝政更加混乱,社会动荡不安,千疮百孔,风雨飘摇,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江山岌岌可危。宋徽宗赵佶,太后辅政,宠信蔡京,敲诈民财,追求淫逸,镇压农民起义,最后匆匆南逃(《中国历代皇帝》济南出版社)。这些都在《金瓶梅》一书中反映了出来。</p><p class="ql-block">其七,《金瓶梅》的故事,引发出一系列发生在北宋时期的历史事件。我们不妨翻翻宋朝的历史,看朝廷发生的一些事件以及这些事对西门庆这个家庭的反应。</p><p class="ql-block">“宋徽宗虽然政治上昏庸无能,但是在生活上却很会享受,公元1102年(崇景元年),徽宗下令在航州设置造作局,命贯通主管,每天要几千名工匠,为皇室造作牙角、金玉、竹籐、织绣等各种奢侈品……布满嘉花名木怪石岩壑,珍禽异兽,古董文物,……用数万石块堆积,全是由各地限运来的。”(见《中国历代皇帝》)</p><p class="ql-block">“宋政和年,作保和殿,左置典籍,右藏彝器,东西两序分收书画、琴玩、笔砚,宋徽宗收藏文物极多。”(见《中的历史大事年表》)</p><p class="ql-block">再看看《金瓶梅》里是怎么写的“西门庆问道,是什么古器?李三道,老爹还不知,如今朝廷皇城内新盖的艮岳,改为寿岳,上面起盖许多亭台殿阁,都用着这些珍禽奇兽,周彝商鼎,汉篆秦炉,宣王石鼓,历代铜鞮,仙人掌铜露盘,并希世古董,玩器摆设,好不大兴工程”(第七十八回,西门庆两战林太太,吳月娘玩灯请蓝氏)。</p><p class="ql-block">第七十回写道:“不因奸佞居台鼎,哪得中原血染衣?看官听说:妾妇索家,小人乱国,自然之道。识者以为将来数贼必覆天下,果到宣和三年,徽、钦北狩,高宗南迁,而天下为虏,有可深痛哉!史官意不尽,有诗为证:</p><p class="ql-block">权奸误国祸机深,</p><p class="ql-block">开国承家戒小人。</p><p class="ql-block">六贼深诛何足道,</p><p class="ql-block">奈何二圣远蒙尘!”第一百回写道:“一日,不想大金人马抢了东京汴梁,太上皇帝与靖康皇帝都被虏上北地去了。中原无主,四下荒乱,兵戈匝地,人民逃窜,黎庶有涂炭之哭,百姓有倒悬之苦,大势番兵已杀到山东地界,民间夫逃妻散,鬼哭神号,父子不相顾。葛翠屏已被她娘家领去,各逃生命。止丢下韩爱姐,无处依倚,不免收拾行装,穿着随身惨淡衣衫,出离了清河县,前往临清寻找她父母。”</p><p class="ql-block">对这些《金瓶梅》大的时代背景,未见于金学界各位专家的文字,却将着眼点放在了晚明,对晚明社会大书特书,对宋朝改朝换代的大事避而不谈。</p><p class="ql-block">其八,西门庆、潘金莲是《金瓶梅》的主人公,他们最早出现在《水浒传》里,《水浒传》的成书时间大致在元末明初,即1300年前后,可见潘金莲、西门庆是有生活原型的,他们的故事应该在宋代就产生了,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形成了民间口头文学,到了明代,经过一代一代的说书先生创作,使其故事愈来愈奇,愈来愈丰富,作者兰陵笑笑生采集到了这些故事,加工整理,提升了艺术品位,使其成为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成为中国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它的作者应该是集体创作的,兰陵笑笑生先生算是一位执笔者,是《金瓶梅》故事的代言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作者在民间流传故事的基础上整理加工完成的,是积累成书的,《红楼梦》是个人创作的。</p><p class="ql-block">《水浒传》的成书时间比《金瓶梅》的成书时间早200年,西门庆、潘金莲代表着一个时代,代表着宋末,代表着元未明初,代表着晚明?</p><p class="ql-block">其九,《金瓶梅》这部百万字的小说,找不到“明朝”二字,怎么能说反映的时代为晚明时代。</p><p class="ql-block">其十,关于晚明社会的风貌,在耀州历史上也能反映出来,这方面,笔者曾写过系列散文,《宋御师引燕(饮宴)减粮饷》,已载《新耀州志》,《知州踩泥灭风水》,《左佩琰和他的“迁城论”》,《耀州瓷户与瓷壶》,《书墨飘香左氏家》,《三原人的引水梦》等,这些文章的历史背景都在晚明时期,也是晚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缩影,一个切片。我所创作的这部分作品,在没读《金瓶梅》之前就写了出来了,也可充得上研究晚明社会的第一手资料。所以,研究晚明社会社会不需要以《金瓶梅》小说为参本,还是让它回归到宋代吧。</p><p class="ql-block">我是一个文艺爱好者,虽不懂得文艺理论,但喜爱文学,喜欢看书,爱看好小说,也善于思考。我的阅读方式有两种,一是读原著;二是读评论家对其原著的评论,加深对原著的理解。读了《红楼梦》,就去读《红楼梦人物论》,读《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等书,受益非浅。读了《金瓶梅》,再去读相关的评论书籍,原著和书评却出现了断裂层,变成了两张皮,令人迷惑不解。</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