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的回眸10.黎明的山岚凝烟

缕缕清风

<p class="ql-block">文字:缕缕清风</p><p class="ql-block">图片:缕缕清风</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22322458</p> <p class="ql-block">元丰五年的那场春雨,至今仍在文人墨客的笔端氤氲。贬居黄州的东坡踏着竹杖芒鞋,在沙湖道中与命运狭路相逢。骤雨穿林打叶,他却将寒凉谱作清歌,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顿悟里,中国文人的精神疆域豁然洞开。当这位谪仙人漂泊至海南,在《独觉》诗中重吟“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时,三亚的临春岭正在上演着黎明破晓的行为艺术,一演就是千年。</p> <p class="ql-block">剧情的梗概是这样的:三亚湾尚未褪尽夜色,西瑁洲岛的渔火与东瑁洲岛的晨星遥相顾盼。云霭在临春河上织就素纱,恍若黎家阿妹正在编织的龙被锦,将王维的"空山新雨"与苏轼的"山色空蒙"糅合成水墨长卷。远处传来疍家渔娘清越的《咸水歌》,“月出光光也照海,照见疍家船归来”,吴迈笔下"无水无山不入神"的意境,正随着涟漪在河面舒展。薄雾如怀素的狂草,在山峦间游走腾挪,忽而幻作鹿岭上猎人追逐的坡鹿,忽而凝成黎寨船形屋顶蒸腾的炊烟。</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看这场演出,因为我喜欢临春岭,特别喜欢黎明前的临春岭,喜欢看它欲醒仍睡的模样。此时,月亮早已西沉,那本就微弱的月色,也时不时地被云彩遮盖。“云散月明谁点缀?”自然是天上的星星。地上的电灯还在沉睡,渔家女却已挑起竹笠,腰间银铃叮当惊醒了岸边的椰林。天上的星星也睁大着明亮的眼睛,一眨一眨的,仿佛在数着槟榔树上未落的青果。东边的天空开始泛青,重峦叠嶂的山峦在夜色中若隐若现,恰似黎族纹面老人讲述创世神话时翕动的皱纹。</p> <p class="ql-block">临春河畔的临春岭起的很早,她忍不住来到临春河边,想赶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前,看看自己的倩影。近代诗人吴迈或许和我一样起来的很早,便将这一幕记录了下来:“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山腰间忽有大灵猫呦鸣,惊起几羽原鸡扑棱棱掠过水面,将吴迈的影山浮水倒影搅成一堆煤渣。</p> <p class="ql-block">要说对临春河的爱之深,还要数临春岭山间的云。云和水原本就是一对神仙眷侣,不分彼此,但自从有了风,云和水就常常被分开: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云是天上的水,水是地上的云。云是雾化后的水,水是压缩着的云。唯有风,觉得这个世界只属于它自己。它在哪,哪里就可以动;它不在,一切必须停滞。临春岭上的云偏不信这个邪,她就像三月三节上跳竹竿舞的黎家少女,总是趁风还在睡觉的时候,从山坳间欢快地跑到临春河边来约会。</p> <p class="ql-block">云将自己变成一层薄薄的纱被,轻轻地覆盖在河面上,替河水遮挡着夜晚最后一抹寒意。这时,河面薄纱下的鱼儿却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想看看河里的云和天上的云究竟有什么不一样,不时从轻纱中跃出,激起的小浪花,宛如朵朵白莲,惹得云和水都笑了。笑声混合着对岸传来的舂米声,惊醒了榕树下打盹的水牛。</p> <p class="ql-block">晨雾漫过河畔的酸豆古树时,树梢悬挂的贝叶经幡突然簌簌作响,应和着山涧传来的叮咚琴——那是用椰壳制成的鼻箫,正吹奏着《久久不见久久见》的古老调子。临春岭似乎也被这乐声和云水的笑声唤醒,将昨夜收集的露珠抖落在船形屋顶的茅草上,惊起一群栖息在荔枝树上的土鸡,纷纷掉落在地上。</p> <p class="ql-block">在薄雾笼罩下,临春河和临春岭,有一层岁月包浆般的朦胧灵动,光滑秀美。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自己不说,但有人替它们说。苏东坡就把几百年前海南岛的天地之美留给了今天的我们:“千山夜雨润如酥,五岭逢秋转紫骝。翠峰青霭接重霄,一往无前水自流。”此刻若有黎族老阿婆推开柴扉,定会看见云岚正往她的竹篓里装填霞光。</p> <p class="ql-block">“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东坡笔下的海南岛,天晴的细腻,雨下的飘渺,在晴和雨两种景致之间,还有一个景致,那就是雾,非晴非雨,恰似介于黑白之间的灰,那就是空蒙。黑、白、灰,虽没有色系,但它们不就是大自然的基本色调吗?王维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夜静春山空”,山之所以空,是因为山中有了雾,就像黎族双面绣中留白的巧思。虚室生白,无更胜似有,虚才能容得下实。山无云难以为虚,千峰万峰云意动,婀娜妙曼的云雾在山间游走,忽聚忽散,忽浓忽淡,腾挪反转,犹如跳着《打柴舞》的精灵。</p> <p class="ql-block">此时的临春河畔,山、水、云,以天空和大地为背景,联袂展示着中国大写意山水画“淡墨轻岚为一体”的行为艺术。我知道,远处清水湾疍家渔排上的灯盏次第熄灭,它们正从红树林间穿梭而出,船头供奉的妈祖像沐着晨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甚是雄浑壮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