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公元前248年,庄襄王二年,天空发生了日食。我们前面说过,在古代,日食这种天文现象常常被视为上天的警示,认为是某种吉凶的预兆。尽管现代人知道这是自然规律,但当时的人们会因此感到不安,甚至认为这是国家或个人行为触怒了上天。这种对天象的敬畏,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未知的谨慎态度。</p><p class="ql-block">这一年,秦国大将蒙骜率军攻打赵国,成功平定了太原地区,夺取了三十七座城池。秦国通过这次军事行动,进一步扩大了在赵国的势力范围,增强了自身的实力。实力是实现目标的重要基础。</p><p class="ql-block">同一年,楚国的春申君向楚王进言:“淮北地区与齐国接壤,战事紧急,请将淮北设为郡,而把我封到江东地区。”楚王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春申君在吴国的旧都废墟上建造了自己的都城,宫殿房屋修建得非常豪华。春申君通过这种方式,既加强了楚国对淮北地区的管理,又为自己争取到了一块富庶的封地,展现了他的政治谋略和对自身利益的考量。春申君的做法告诉我们,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找到平衡很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