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山人与庞佐齐氏》前言

续宝信

<p class="ql-block">五公山人与庞佐齐氏</p><p class="ql-block"> 五公山人王余佑,明末清初活跃于保定、沧州一带,特别是曾被高阳庞家佐齐氏聘于家塾。故其《五公山人集》中,收有许多与高阳,特别是与庞家佐有关的文章。我的老家北归还,与庞家佐相距里许。故对集中相关文章,颇感兴趣。兹整理数篇,以了解故乡的历史与风物。</p><p class="ql-block"> 高阳四大家族的齐氏,是指兴盛于唐的齐映家族,即圈头齐氏。据圈头齐氏言,其齐氏祠堂供奉之始祖为“西汉平定敬侯齐授”(按《文献通考》当为“齐受”)。</p><p class="ql-block"> 而庞家佐齐氏,为永乐山西移民。到明末清初,九世祖齐国琳,苦心经营,嘉庆四年齐正训(齐如山之曾祖)、光绪十八年齐令辰(齐如山之父),祖孙先后中进士,庞家佐齐氏方声名鹊起,成为高阳之望族。</p><p class="ql-block"> 族谱网有《高阳齐氏家族概述》的文章,将顺治九年的高阳进士齐赞臣、齐赞枢,和顺治十二年的高阳进士齐洪勋,列于庞家佐齐氏,不知所据为何。</p><p class="ql-block"> 此文又录:“齐养蒙,庞家佐村,任文华殿中书舍人”。然民国《高阳县志·儒林》《齐国玺传》记:“其先自汉平(定)敬侯受居高阳,父养蒙,文华殿中书舍人,擢户部江西司主事。”齐养蒙为圈头齐氏无疑。</p><p class="ql-block"> 历代《高阳县志》有个共同的缺点,就是许多乡贤不注详籍。如利家口王氏载于县志之进士、举人有十几人之多,却仅在岁贡王崇勤名下注曰利家口人。</p><p class="ql-block"> 正因县志这一缺憾,致某些姓氏研究者强拉硬拽,乱点鸳鸯。</p><p class="ql-block"> 在高阳圈头东南十余公里的蠡县曲堤,有西汉北平大将军、险渎侯,又封关内侯齐盖之后裔。蠡县曲堤与高阳北归还隔河相望,而北归还村东里许即庞家佐。庞家佐距曲堤,直线距离亦不过五六公里。但曲堤齐氏与庞家佐齐氏毫无相关。</p><p class="ql-block"> 然而,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周敦颐研究院”网页上有一篇《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冀津北学遗迹调研》的文章,记“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北学研究院组织专家学者调研团一行10人”参观曲堤“汉贤齐公祠”。文中有“高阳庞佐《齐氏家谱》收录有李塨先生为齐氏林玉公所撰墓表全文。蠡县齐氏与高阳孙承宗家族联姻”之记述。</p><p class="ql-block"> 孙承宗故里之高阳城北西庄与蠡县之曲堤,相距亦不过十余公里,两大望族存在联姻本不为怪。然却以庞家佐齐氏林玉公墓表为据,真是驴唇不对马嘴。张冠李戴的让人无奈又无语。</p><p class="ql-block"> 有慨于此,我将《五公山人集》中关于庞家佐齐氏的文章整理于后,以便真切的了解这一家乡望族。将这组文章取名作“五公山人与庞佐齐氏”,并非是对庞家佐齐氏的研究论文,而是因为所有文章都与庞佐齐氏有关,我仅是如实照录,断句加注外,不置一语,以免画蛇添足之讥。</p><p class="ql-block">附1:齐氏网《高阳齐氏家族概述》截图</p> <p class="ql-block">附2民国《高阳县志·儒林》:齐国玺</p> <p class="ql-block">附3附3周敦颐研究院网《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冀津北学遗迹调研》一文截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