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了解人生 才可以过好你的人生

东林侠

<p class="ql-block">(本文有点长,嫌长者可看加黑的重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是什么?这是一个亘古以来困扰着无数智者的命题。<b>我以为的人生,首先要生〈活着〉,然后才有人,才有人生。</b>生的基础是健康,而健康与人的精神状态与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不要仗着年轻随意消耗你的健康,现在疾病与死亡已打破了年龄的界限,人只有活着才可以书写自己的历史,否则一切都是空谈……。</p><p class="ql-block">古希腊神庙上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箴言,中国先贤留下"吾日三省吾身"的训诫,都在向我们揭示:人生不是简单的生物存在,而是一场需要不断解读、不断书写的宏大叙事。在这场没有预设剧本的演出中,每个人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更是评论家。</p><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b>人们总是希望明天更美好,却往往忽略了明天的基础是今天,只有今天活好,每个今天的好才汇成了你一生的好。</b>当然,人生只有生是不够的,生只是人生的基础,与动物不同的是, 人生具有更丰富的内涵。</p><p class="ql-block">与西方社会以个人为基础的社会形式不同,在中国,最小的基本社会单元是家庭。<b>家庭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地狱。它完全取决于家庭中各成员的互动结果。</b>对大部分人来说,能达到齐家的效果,就是对社会的很大贡献。尽管家庭是由血统与姻亲组成的一种社会关系,但却由于各个家庭成员的生长空间,受教育程度不同,成员间存在着一定矛盾不可避免。<b>我以为:“每个家庭中至少得有一个明白人,在逆境与顺境中,不顾个人得失,不管家庭中其它人理解与不理解,默默地调节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b>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枷锁或许是社会规范,或许是命运安排,但人生的精彩恰在于如何在枷锁中舞出自由的姿态。如果经过努力,仍然无法弥合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解体也是一种解脱。在儒家经典中,齐家仅仅是次于治国平天下的要求,<b>一个人如果有更宏大的志向,更应该把治家作为锻炼自己的一个舞台,人们应该从维护家庭关系中,体悟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因为只有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生,才是更为出彩的人生。</b></p><p class="ql-block">在人生的长途中,苦难与欢愉如同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俄国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写道:"我想到的只是,假如魔鬼不存在,而是人创造了它,那么人一定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和样式创造它的。<b>"苦难不是上天的惩罚,而是人性深度的试金石。</b>中国古代诗人苏轼历经"乌台诗案"的磨难,却在黄州写下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诗句。当梵高在精神崩溃的边缘画出旋转的星空,当贝多芬在耳聋后创作出《第九交响曲》,他们向我们证明:“<b>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逃避苦难,而在于如何将苦难转化为精神的养分。”</b></p><p class="ql-block">人生意义的建构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创造。在持家的基础上,中国儒家对人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治国、平天下。尽管这可能只是少数人的专利,但有抱负的人生就应该以此为自己努力的方向。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人是自己造就的。"这种造就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自由选择。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做小职员时思考宇宙奥秘,张衡在地动仪旁探索天地规律,他们的选择超越了个人生存的局限,触摸到了永恒的边界。中国古代哲人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正是这种对无限与永恒的向往,使有限的人生获得了无限的意义可能。<b>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答"为什么而活"的问题,这个回答过程本身就是意义的生成过程。</b></p><p class="ql-block">站在二十一世纪的门槛回望,人生的命题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而多元。科技发展延长了寿命,却未必能解答生命的意义;物质丰富提高了生活水平,却未必能带来精神满足。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醒我们:"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种诗意不是风花雪月的装饰,而是对存在本质的深刻领悟。<b>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思考的深度,或许是对抗人生虚无的最佳武器</b>。</p><p class="ql-block">人生终究是一场没有标准答案的探索。无论是东方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认识你自己",都指向同一个真理:“<b>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到达某个预设终点,而在于行走过程中的觉醒与超越。”</b>当我们停止追问"人生是什么",开始实践"如何活出自己的人生"时,这场朝圣之旅才真正开始绽放光芒。在浩瀚宇宙中,每个生命都如流星般短暂,但正是这短暂中的燃烧,照亮了自己,也温暖了他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林随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