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本文在【我们一起回忆青春往事】和【职场故事交流圈】美友圈于2025年4月联合举办的“青春职场•破茧成蝶”主题征文活动中获“巅峰荣耀勋章奖”。</span></p> 在一次婚礼上遇到了秀萍,多年不见的她依然风韵犹存。我对她说,要不是当年因为你,我或许就不是今天的我了,她半开玩笑的看着我说:局长大人!我有这么大魅力吗?<br> 秀萍是我高中的同学,坐在我的前排,一头乌黑的秀发扎成了一条马尾,总是喜欢在我眼前甩来甩去,把个青春少女的美统统甩给了我,让我平添了许多“少年的烦恼”,幻想着有朝一日能亲手把她那条马尾辫盘起来。<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年的母校,大门已焕然一新</h5> 高一学期结束后,文、理科分班,她考去了文科重点班。我呢,因数学成绩太差,只能去普通班报到,这意味着与大学或中专基本无缘了。高二开学的时候老师排坐位,在我前排也是位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尽管也喜欢把她的马尾甩来甩去,但我总感觉不自在。本着混一张高中文凭的心态,上课的时候得过且过,躲在自己织成的茧房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br> 高二寒假的一个清晨,我独自在学校的操场上闲逛,忽见一道身影在晨光里奔跑。丰满的胸部被红色的毛衣紧裹,宛如春日里含苞待放的花朵;乌黑的马尾辫犹如活泼的小精灵,在脑后欢快地跳跃;圆润的臀部下是一双秀美而匀称的长腿,支撑着曼妙的身姿,在这单调且无聊的赛道上晃动,恰是一条游走的风景线。<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母校的操场已换成了塑胶赛道</h5> 我走上前去一看,原来是秀萍,她微笑着向我点了点头,又心无旁骛地向前跑去。刹那间我有了和她一起跑的冲动,当看到她脑后那根一甩一甩的马尾辫,像是在对我摇手:一个普通班的你,怎么能和重点班的她在一条赛道上“并驾齐驱”呢?<br> 自那以后,我有些魂不守舍,常盯着天花板发呆,仿佛那条“游走的风景线”在我眼前晃动,在嘲笑我的平庸,心底里常会冒出一句尖锐刺耳的声音:“普通班的你,凭什么与她并肩?”可是我攥紧拳头,心有不甘啊!<br><div> 为了能冲上去与她并驾齐驱,我想我该在学习上做点什么。就文科而言,自己语文很好,历史、地理和英语有一定基础,努把力应该可以赶上,就是数学太差。</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母校旁边的赣江,也是条游走的风景线</h5> 既然在普通班,上物理、化学课时,我可以自学历史、地理。数学听不懂,那就从头开始吧,向老师请教,他告诉我要从初中基础学起,并向我推荐了一本《数学自学丛书》(共六册),概括了从初中到高中数学课本的每个章节,并附有大量的试题。那个时候,离高考(当时大中专统一考试和录取,俗称“一条龙”)仅有半年时间。<br> 我开始了魔鬼般的学习,先是申请调到最后一排,离开了那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物理、化学课上,我埋头自学历史和地理,课后反复归纳要点;二是买来那本《数学自学丛书》,在家“不舍昼夜”的钻研,开始我的“小镇做题家”的生活。<br> 起初,我像无头苍蝇般翻书,连“因式分解”都分不出来,秀萍的身影就像鞭子,抽打着我的自尊。有次深夜解不出数学方程,我将笔狠狠摔向墙壁,孤独的闭上眼,秀萍跑步时马尾辫跳跃的背影便浮现出来。“连方程式都解不开,又怎能追上她的脚步?”这么想着,我又睁开眼,捡起笔继续演算。<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当年重点班的教室依然完好如初</h5> 由于长时间坐在木板登上看书,导致臂部长了疮疖,一段时间内只能站着学习,父母见了很是心痛。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秀萍的马尾辫越来越模糊,她的那条“游走的风景线”也逐渐淡出了我的视野,唯有数学对我越来越清晰。更重要的是,一个良好的自学学习态度慢慢形成,并受用终身。<br> 几个月后,我终于熟练地掌握了各类数学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有一天数学老师无意间看到我做的解析几何题,惊讶地说:“这是你做的吗?不简单。”高中期中考试,我数学得了93分。那一刻,我仿佛在说:“秀萍,我离你不远了。”<br> 渐渐地,解题之后的正确答案不再只为追赶秀萍,而是成了我与自己较量的勋章。“也许我也可以成为一条‘游走的风景线’吧”,每当有这个想法的时候,青春的激情便再度澎湃,催促着自己去破茧成蝶。<br> 1981年高考,我以八分之差落榜,秀萍考上了师范(当年大中专生的入取比例不到15%)。心有不甘心的我准备复读,却恰逢时代转机——改革开放初期基层单位急需年轻干部,全省在同年十月启动基层干部招考工作,我赶紧报名。也许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吧,招干考试的榜单上,我的名字紧挨着几名重点班学生。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的不只是属于秀萍他们的赛道,也吹散了我身上“普通班”的标签。<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母校的教室没了当年的拥挤</h5> 工作后,凭着良好的学习态度,我成了单位上的业务尖子,自学考取了注册会计师,后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慢慢地走上了领导岗位。当我在讲台上与年轻的朋友们分享经历时,忽然想起那个寒假的晨跑——如今的我,是否也成了别人眼中“游走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