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淡泊明志</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8788171</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前几天和小学同学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小学参加扫盲的事情,虽然已经过去50多年了,我的扫盲对象谭婶也不在了,但事情还是回想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那是20世纪70年代,很多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都不识字,政府就开展了一场扫盲运动,老师来自于中小学选拔出来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正读四年级,班里组织报名,我积极参加,分配到的扫盲对象是邻居谭婶。谭婶家和我家对门,我对谭婶很熟悉,30多岁有三个孩子,丈夫在煤矿工作,每月回来一次,家里家外都靠谭婶忙活,除了照顾孩子起居,还要下地劳动挣工分。谭婶对识字还是很感兴趣的,因为她感受到了不识字的不方便,所以主观上没问题,困难的是没有时间。我就和谭婶商量不用安排专门时间,我放学她有空就见缝插针学吧。</p> <p class="ql-block"> 扫盲的第一堂课是在晚饭后,根据谭婶要求,我们没有使用识字课本,而是从她和家人的名字开始学起。谭婶兴趣很高,一晚上就把她和家人名字都记住了。然后是钱上的字、村子和生产队的名字。一周时间又都记住了。后边拿出识字课本,谭婶兴趣就不大了,认字效果也差了。为了提高谭婶学习兴趣,我一方面营造了一个学习氛围,把她家能看到用到的家居用品如水缸、坛子、炕、锅台等都贴上大字,另外把她快上学的孩子拉上一起学,小朋友记忆力好,用奖励的方法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和他妈一起学习,效果很好。随后我们再从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教起,比如“你好”“谢谢”“吃饭”等。我们一边说,一边做动作,谭婶学得很认真,可有些发音总是不准确,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但谭婶并不气馁,一遍又一遍地跟着我们练习,那股子认真劲儿让我深受感动。再后来,就是学习毛主席最新指示,当时到处张贴都要学习的指示,谭婶也很想看懂,所以学习进步也挺大。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学习,谭婶终于能够读懂一些简单的信件,还能写简短的便条了。</p><p class="ql-block"> 在扫盲成果展示会上,谭婶作为扫盲典型大方地站在台上,朗读着毛主席最新指示,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看到了她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是知识带来的希望和力量,也为我自己感到自豪。老师也专门表扬了我,夸我激发起了谭婶学习的兴趣,能够坚持学习下来,不像其他有些扫盲对象半途就放弃了学习。</p><p class="ql-block"> 一学期的扫盲教学结束了,但谭婶把我这个老师认下了,有时开玩笑叫我张老师。没事见到就要追着学几个新词新字,后来他孩子上了学,孩子成了她的识字老师,找我学习的次数逐渐少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后来多少年见到谭婶,她日常需要的文字已经很熟悉了,逢人便说我是她的老师,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但心里还是很自豪的。</span></p><p class="ql-block"> 这段扫盲经历,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耐心地帮助他人,更让我懂得了知识的宝贵。它像一束光,照亮了农村妇女们的生活,也照亮了我的成长之路。如今,再次回忆起那段时光,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