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选A、B、C的同学,你们并不孤单——模考后,我们会产生焦虑、压力、自我怀疑的情绪,真的太正常了。</p><p class="ql-block"> 但中考前的每一分钟都很珍贵,我们可以允许自己短暂崩溃,但决不能一直停留在情绪里。所以,擦擦眼泪,这篇「模考不崩溃指南」会帮你调整情绪,重新出发。</p> <p class="ql-block"> 中考前的所有考试,其本质上都是为了查漏补缺。 它不会用一个分数定你的成败,而是会帮你找出知识漏洞、调整备考策略。</p><p class="ql-block"> 所以,你现在暴露的问题,恰恰是中考前最宝贵的财富。你该庆幸这些错误发生在模考,而不是中考考场上。</p> <p class="ql-block"> 真正的失败不是某次考试的失利,而是错过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与其反复纠结排名或自责,不如立刻做些真正有用的事:放下对分数和排名的执念,接下来,学会高效拆解这张“价值连城”的模考试卷。 现在每分析透一道模考错题,中考时就少一分被动。 </p> <p class="ql-block">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学科和薄弱学科分别是哪些,制定下一阶段学习计划时,才能有针对性地安排时间和分配精力。</p><p class="ql-block"> 其次,要纵向和过去的成绩比,比如相对上次模考,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然后认真分析进步或者退步的原因。比如:①急于去做题,导致读题速度过快,而忽略了其中某些关键词。②在写答案的过程中,急于完成书写过程,所以写第三行的时候想着第四行怎么写,导致笔误。③由于时间不够,导致想尽快做完题目,所以没有进行任何分析,就写答案了……</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试卷的分析是“查漏”,那么分析后我们做的事,便可以定义为“补缺”。“查漏”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补缺”,那一切也只是徒劳。</p> <p class="ql-block">第一,针对薄弱的板块,要回归课本。 </p><p class="ql-block"> 1、找到教材这个板块对应的部分,浏览教材中对该板块知识点的表述,并对其进行理解和消化。</p><p class="ql-block"> 2、做课后题。先做教材中的课后题,再做《试题研究》该板块下的配题进行强化巩固。直到这个板块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正确率达到满意为止。</p> <p class="ql-block">第二,针对薄弱的零散知识点或题型建立错题本。</p><p class="ql-block"> 1、通过答案解析或老师同学的讲解,弄懂后将详细的分析过程记录在错题本上。</p><p class="ql-block"> 2、寻找同题型、同知识点的其他题目重复练习,直到正确率达到满意为止。</p> <p class="ql-block"> 中考就像一场战役,而每一次模考都是战前演习。聪明的指挥官不会因为演习的结果而崩溃,而是会用它发现问题、调整战术。</p><p class="ql-block"> 当你真正吃透每一张模考试卷时,中考考场上那些题目,都会变成老朋友的问候。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