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故事

明天

回到从前 <p class="ql-block">您做好准备,您即将做一场北京的大梦</p> <p class="ql-block">时光机:从1985年开始到未来</p> <p class="ql-block">胡同里摆放的自行车,曾是我们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有一辆飞歌牌或者永久牌自行车是我们曾经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胡同里的庙宇</p> <p class="ql-block">动静等觀</p> <p class="ql-block">炮局胡同</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歌舞厅,仿佛看到有歌手在舞台上晃动《夜来香》……</p> <p class="ql-block">理发馆</p> <p class="ql-block">卖鼻烟的小铺</p> <p class="ql-block">北京胡同</p> <p class="ql-block">南新仓胡同</p> <p class="ql-block">门口的摩托车是当年小青年们最喜欢也最飒的座驾</p> <p class="ql-block">门口的脸盆架上摆放着洗脸盆,此情此景突然出现在眼前,立刻让人回想起从前的日子,一条毛巾一盆水,一家人老少共用。尽管一盆水的时代已经过去,留给人的记忆难以抹去。那会儿的日子虽然清贫,但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精神上的满足,让人幸福感满满</p> <p class="ql-block">走进公共浴池——清华池,感受一下那个时代的澡堂,代入感拉满</p> <p class="ql-block">翘着双腿静等浴池服务员搓澡的浴客,简直不要太可爱啦!哈哈😂情景重现</p> <p class="ql-block">仿佛看到一个喷头下站着好几个人搓澡的情景真实再现。现在每天可以在家洗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在从前只能是一种奢望。想起小时候过年,年前家里大人要带孩子们去公共浴池洗个澡,这个程序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干干净净迎新年。代价是从早上六点钟排队等到晚上七、八点钟才能轮到自己家人洗澡。浴池里一个房间里摆放着一个浴盆一张床,母亲给小孩子洗,大一点儿的自己洗,浴室里热气腾腾,孩子们欢声笑语,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男浴池里好壮观啊🤔</p> <p class="ql-block">不要忘了节约用水哦😐</p> <p class="ql-block">转身来到煤厂胡同,看看这里有什么有趣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已下班,勿敲✊营业时间:早7:30至晚8:00</p> <p class="ql-block">“偷煤死全家”这几个字映入我眼帘时,震惊的同时笑煞我也!胡同里发生过太多有趣的小故事,现在想起来也让人感觉既好笑又无奈。记得我们院里住着三户人家,共用一个水管,每个月的水费三户人家分摊且每月有一户负责收水费,有一次轮到对门收水费,四舍五入的算法他家可能忘了,把该舍去的四厘钱给进上去了,我家婆婆直接打一问号❓给退了回去,对门可能也觉得理亏又重新算了一遍自己吃了四厘钱的亏。种种家长里短的小故事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让胡同生活鲜活而又生动</p> <p class="ql-block">看到摆放蜂窝煤的煤棚,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婆婆,我家的煤棚設在院门口墙根下,跟照片里的煤棚相差无几,从来没被偷过,婆婆说她有仨儿子,谁敢来偷煤!</p> <p class="ql-block">随意堆放的破草席</p> <p class="ql-block">信报箱、牛奶箱和小孩子的竹车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件。北京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在小竹车里长大的,竹车设计合理,实用性很强,既能当小孩儿床用,也可以让孩子坐在里面,还可以让孩子站在里面学步用,孩子长大以后,主要用途就是买蜂窝煤时当运输工具。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小竹车让你再次看见时,是不是让人在恍若隔世中又觉得很亲切呢!</p> <p class="ql-block">贴有各种告示的黑板是那个年代了解信息的来源</p> <p class="ql-block">传达室门口的车牌号、贴画和磅秤。值班大爷在窗口呼喊您:报纸到了您呢!有您的信呢……</p> <p class="ql-block">一堆从前的物件还有一条大黄狗🐶把你带回那个亲切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乘坐时代的列车去往未来!</p> <p class="ql-block">逛了胡同又在和平饼干厂买了几块饼干🍪尝尝从前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带你走进从前的家。温馨舒适又简单的生活,让人怀念年轻时的自己,尽管物质生活不富裕,但人心单纯又对未来充满期待。</p> <p class="ql-block">看到如此多的缝纫机,又让你想到了什么?那个年代缝纫机是凭票购买的,我家有一台,自然孩子们的小衣服就由我来做了,记得有一年春节前夕,给侄女和外甥女赶制新衣,夜已经深了,我还在给衣服上绣花,直至肚子痛得无法忍受才到医院去看病,经过检查是阑尾发炎引起疼痛,立刻进行切除术,主刀医生是一个从部队转业的“小二”大夫,尽管大家说他很二,到也没出什么问题,住院一个星期顺利出院,接着绣花。那个年代没有那么多弯弯绕儿,质朴和基本平等是主旋律。看到缝纫机又唠叨了一个小故事,一个非常让人怀念的时代就藏在这最普通的生活里……</p> <p class="ql-block">如此壮观的黑白电视机我就不再赘述了,大家凭想象给它补充上你家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北京:和平果局开往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