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检察官老徐(5)

竹林风影

<p class="ql-block">两位老师为什么说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1年七月,楚天都市报的李记者到黄冈来,找老徐采访一起案件。谈完了案件,李记者问l黄冈还有没有新闻线索,老徐就向他说了这么一件事:街道办向区农民减负办写报告,要求其同意在街道办所辖中小学收取“危房集资”,按学生人头每生50元,钱款上交街道办财政所。区减负办主任在报告上签字同意,于是各学校开始向学生收钱。</p><p class="ql-block">这里涉及到几个问题:第一,向学生收取“危房集资”明显违反政策;第二,区减负办作为主管减轻农民负担的部门,是否有权审批城市学校的收费?第三,区减负办同意收费,应该行文批复,仅凭减负办主任签字,不合行政程序。</p><p class="ql-block">这件事在学生家长当中反响比较大,有家长向本地报纸《黄州晚报》作了反映,黄州晚报作了报道,还以“这钱该不该收”为题进行连续报道,每天刊登读者来信。有读者来信说:管农村的部门管起城区学校的事,手伸得太长了,区减负办成了增负办。黄州晚报连续报道了十多天,街道办和区减负办纹丝不动,反而到报社质问黄州晚报"想要干什么?</p><p class="ql-block">”李记者当天就开始了采访,他走访了区减负办、区教育局、街道办负责人、几所学校的校长,还采访了一些老师、学生和家长,采访工作做得很细。采访结束后,李记者把采访本给老徐看,本子上记录的两个普通老师的话让老徐很是惊讶。</p><p class="ql-block">一个是宝塔小学的老师,他对李记者说,收的钱已经由学校退给学生了,全部退清了。当时老徐的女儿就在这个小学读书,老徐知道没有退钱。</p><p class="ql-block">另一个是龙王山小学的老师,他对记者说,98年洪水,黄州城区的学校被淹了,校舍长期被洪水浸泡,成了危房,收取危房集资很有必要。李记者当即说:“你们学校的房子看不出洪水浸泡的痕迹,你说成了危房,有关部门鉴定过吗?”这位老师还嚅嗫说:“洪水泡了,是危房。”</p><p class="ql-block">龙王山小学地势很高,是黄冈城区地势最高的学校,不可能被淹。九八年洪水,黄冈城区没有进水,没有学校被淹,更谈不上“被洪水长期浸泡”,这位老师公然撒谎。</p><p class="ql-block">两位普通老师,为什么要对记者说谎呢?收的那些钱交到街道财政了,老师并不能从中得到什么利益,他们为什么要说谎呢?老徐一直想不明白。</p><p class="ql-block">李记者回去后写了长篇报道发表,当年的楚天都市报发行量过百万,在湖北影响力非常大。当天,区政府、区委宣传部召集街道办和教育局开会布置退款。第二天,收的钱全部退还给了学生。</p><p class="ql-block">只是那两个说谎的老师,为什么要说谎呢?这样的老师,能够教出诚实的学生吗?这样的人,配当老师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