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杂记9 淮安偶遇梁红玉(2024年11月7日)

独行背包客

<p class="ql-block">淮安河下古镇北门</p><p class="ql-block">此次出行,是淮扬菜之旅,淮安是第一站。</p><p class="ql-block">行前对淮安菜有所了解,对几个必去的淮安菜馆也做了拜访规划。至于寻景问古,所知者,汉淮阴侯一定要去会会,周公故里一定不去凑热闹,如此等等;不知者,抱持随遇之见,未做刻意准备和安排。民以食为天嘛,其它不重要啦。没想到,就因为这随遇之见,在淮安差点儿失之交臂独行背包客人生中的一位重要人物。</p><p class="ql-block">淮安东站下车已是中午饭点儿,打车奔淮安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先在馆内的淮扬人家菜馆品尝正宗淮扬菜,饭后入博物馆参观学习。告别博物馆乘车来到位于翔宇大道的河下古镇。</p> <p class="ql-block">在河下古镇北门下车,计划先去看看吴承恩,于是沿翔宇大道东行。东行不远,见路南一片水中小岛上有一下方上圆高台,台上是一女子塑像:着铠甲,披斗篷,左持剑柄,右握鼓槌,身前一架大鼓,神态气宇轩昂;绿树环绕,水天一色,夕阳照射之下,白色塑像十分亮眼。这里是淮安,脑中快速搜索,这位是……</p> <p class="ql-block">走近些,熟悉的记忆开始在脑中浮现,难道是……</p> <p class="ql-block">再走近些,没错,应该是……</p> <p class="ql-block">方台墙上有人物介绍,果然是梁红玉。</p> <p class="ql-block">是她,独行背包客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梁红玉。</p><p class="ql-block">当然,少年维特之烦恼有多重(chong),绿蒂是其中之一;少年独行背包客之烦恼则只为一人,而且是800多年前的风云女子。</p> <p class="ql-block">梁红玉祠</p><p class="ql-block">梁红玉塑像西侧是梁红玉祠。原来,梁红玉是淮安人,为独行背包客所不知。</p><p class="ql-block">据介绍,梁红玉祠始建于宋,明清时多次进行修建,后毁于兵火。1959年重建,文革中被拆除。现梁红玉祠为1982年新建。</p> <p class="ql-block">梁红玉祠为淮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祠堂殿内梁红玉塑像</p><p class="ql-block">塑像本来面貌是戎装佩剑,神采飘逸,英姿飒爽;现包装演变为披红挂绿,“有求必应”,换了一种方式造福百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祠堂殿内壁画</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喜看古代打仗的小人书(连环画),杨家将、岳家将、三国、水浒,百看不厌,心生崇拜。打仗,自古以来是男人的事,凤毛麟角几个巾帼英雄,杨门女将、穆桂英,乃至花木兰,视而不见。直到有一天,见到梁红玉。</p><p class="ql-block">这幅壁画中的梁红玉,就是当年在小人书中看到的万军丛中一点红——神采飘逸、英姿飒爽的动人形象。于是,一下子不淡定了,有了那种感觉,喜欢的感觉。至于对小人书中(乃至眼下这幅壁画中)的韩世忠则完全无感,反倒如对穆桂英、花木兰般视而不见。</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喜欢?当然与梁红玉“亲执桴鼓”,与金兵大战黄天荡并大获全胜有关;然而,大战黄天荡与喜欢之间的关系,似乎又没那么重要。不然,为什么不去喜欢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呢?对女人的喜欢与对英雄的崇拜无正相关关系。</p><p class="ql-block">是因为对梁红玉这三个字透露出的气质的偏爱叠加“神采飘逸、英姿飒爽”吗?也许是吧。反正有那么一段时间,梁红玉是一种未曾经历过的朦胧的兴奋、美好、梦幻、烦恼的心理体验,挥之不去。是不是很可笑?</p><p class="ql-block">少年时代经历的事情都是新奇的。如果能清晰记得,说明对你影响深刻,甚至是某种谶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