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5.9 上午9点出发,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前往爱沙尼亚🇪🇪首都塔林。</p> <p class="ql-block"> 到达塔林机场下午二点多。寄存行李后再次游览爱沙尼亚首都“塔林”。</p> <p class="ql-block"> 塔林不仅有古老的城市,还有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宫殿~卡德里奥宫(Kadriorg Palace)。这座宫殿是俄国沙皇彼得大帝在1718至1725年间为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建造的花园和行宫。今特地前往参观。</p> <p class="ql-block"> 前往卡德里奥艺术博物馆(前卡德里奥皇宫,现爱沙尼亚艺术博物馆分馆)途中,游览几处小景点。</p> <p class="ql-block"> 爱沙尼亚国家的缔造者之一“亚恩·波斯卡”故居,现为亚恩·波斯卡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亚恩·波斯卡生平:</p><p class="ql-block">生1866年1月24日~卒1920年3月7日。</p><p class="ql-block">1904-1909、1909-1913年塔林市议会议员</p><p class="ql-block">1905-1909年塔林市议会主席</p><p class="ql-block">1913-1917年塔林市长</p><p class="ql-block">1917年爱沙尼亚政府专员</p><p class="ql-block">1918-1919年爱沙尼亚外交部长</p><p class="ql-block">1919-1920年爱沙尼亚与苏维埃俄国和平谈判代表团团长</p><p class="ql-block"> 房屋自1908年起,亚恩·波斯卡是这处登记在册的不动产的所有者。</p> <p class="ql-block"> 立陶宛驻爱沙尼亚大使馆。</p> <p class="ql-block"> “波斯卡别墅” ,它是一处民宿、度假别墅之类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1927年至1933年,作家爱德华·维尔德在此居住。爱德华·维尔德(Eduard Vilde)是爱沙尼亚著名作家,在爱沙尼亚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爱沙尼亚社会的诸多方面。</p> <p class="ql-block"> 现爱德华·维尔德房屋为小型展览馆。2025年4月3日-5月10日展出 Kairi Orgusaar:凯里·奥尔古萨尔,ölimaalid:油画,Unustus ja rõõm:遗忘与喜悦-,Tallinna Kunstnike Kooperatiiv:塔林艺术家合作社-,Kastellanimaja galeris:卡斯特拉尼马亚画廊。</p> <p class="ql-block"> 卡德里奥花园和公园(前皇家公园),旁边是宫殿,现在是市民休闲好去处 。公园内还有卡得里奥宫博物馆和彼得大帝的木屋 。宫殿及其周边常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与展览。</p> <p class="ql-block"> 儿童博物馆及儿童乐园售票处。</p> <p class="ql-block"> 青年岩(儿童岩 ),是当地具有地标性质或承载某种文化、历史意义的自然物体。</p> <p class="ql-block"> 爱沙尼亚“米亚米拉儿童博物馆” ,一个专注于儿童的博物馆,通过互动展览、教育活动等形式,为孩子们提供学习和娱乐的场所 。</p> <p class="ql-block"> 爱沙尼亚艺术博物馆-米克尔博物馆,位于卡德里奥宫曾经的厨房,1997年正式开放,主要展出约翰内斯·米克尔的收藏品,包括16-20世纪的西欧、俄罗斯、中国和爱沙尼亚艺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 厨房屋~1782年,约翰·舒尔茨担任宫廷建筑师时,始建于1754年的旧木制厨房屋被拆除,仅留下带有壁炉和烤面包炉的石砌核心部分。新的长形石砌建筑的外部结构采用了山墙屋顶,其窗户的设计类似于巴洛克风格,在窗户开口处安装了小窗格的白色镶板。1828年,该建筑进行重建,呈现出如今的外观形式。之前带有六个烟囱的山墙屋顶被一个与客房相似的 mansard 屋顶(注:折线形屋顶 )所取代。</p><p class="ql-block"> 折线形屋顶在一场火灾中被烧毁后,这座在20世纪曾用作公寓的建筑,经过翻新成为爱沙尼亚艺术博物馆的一个分馆。1996年,展示约翰内斯·米克尔艺术藏品的博物馆在此开放。</p> <p class="ql-block"> 铭牌:列入文化纪念物,国家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塔林“卡德里奥皇宫”(Kadriorg Palace )。卡德里奥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18年,当时彼得大帝下令建造这座宫殿。宫殿的设计师是来自罗马的建筑师尼古拉·米凯蒂。采用巴洛克建筑风格。彼得大帝在修建期间曾两次亲自来到塔林,工程历时7年建成。但遗憾的是,彼得一世未能到此享用,还没等到宫殿完全建成他就去世了。不过沙俄女皇伊丽莎白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都曾到访。</p> <p class="ql-block"> 1828至1835年间,卡德里奥宫和公园在尼古拉斯一世皇帝的统治下进行了重建。19世纪时,这里成为皇室成员和朝臣们的避暑胜地。1921至1928年,卡德里奥宫成为塔林爱沙尼亚博物馆的所在地,1927年更名为爱沙尼亚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1929至1940年,爱沙尼亚国家元首曾在这里居住。1934至1938年,这座宫殿被重建为爱沙尼亚共和国总统康斯坦丁·帕茨的官邸。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卡德里奥宫曾被纳粹德国的高级官员使用,后来成为苏联官员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 1946至1991年,卡德里奥宫作为爱沙尼亚艺术博物馆的主建筑,苏联时期该博物馆最初被命名为塔林国家艺术博物馆。1991至2000年,在瑞典政府的支持下,卡德里奥宫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2000年,爱沙尼亚艺术博物馆的分馆卡德里奥艺术博物馆向游客开放。</p> <p class="ql-block"> 卡德里奥皇宫是爱沙尼亚艺术博物馆其中的一个分馆,主要收藏国际艺术品。馆内珍藏着上百幅16至20世纪西方和俄罗斯艺术家的绘画作品,涵盖了各种风格和流派,如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收藏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雕塑作品,从古典雕塑到现代雕塑都有涉及。还包括版画、素描、银器、平面造型设计作品等。此外,还有克里斯蒂安·劳德和阿达姆松-埃里克等艺术家的收藏。 </p> <p class="ql-block"> 经过多年发展,博物馆已成为欧洲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收藏了从中世纪祭坛装饰品至当代的艺术作品,馆藏可达60,000件。</p> <p class="ql-block"> 卡德里奥美术馆:位于塔林的卡德里奥宫,是爱沙尼亚唯一一个专门研究欧洲和俄罗斯早期绘画、雕塑与应用艺术的博物馆,展出16-20世纪的外国艺术。 </p> <p class="ql-block"> 宫殿背后是爱沙尼亚总统府,真是让人惊叹不已。可惜未去“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 卡德里奥宫殿及其周围的花园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除了常规的馆藏艺术品展览外,还会举办一些临时的特展、主题展览等。</p> <p class="ql-block"> 现于2025年3月29日 - 7月6日期间展出“贝尔纳多·斯特罗齐”作品。</p> <p class="ql-block"> 卡德里奥宫殿中的白色大厅是彼得大帝为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一世建造的避暑行宫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白色大厅是宫殿内的一个重要空间,尽管它没有经过大规模的修葺,但其精心设计的屋顶壁画已经粉刷一新,值得一看。此外游客还可以在这里观看爱沙尼亚政府首脑曾经的办公室,了解其历史背景。</p> <p class="ql-block"> 围绕宫殿的水槽。</p> <p class="ql-block"> 参观“卡德里奥宫-爱沙尼亚艺术博物馆分馆-卡德里奥艺术博物馆”结束。</p> <p class="ql-block"> 我们驱车前往“塔林古城”。</p> <p class="ql-block"> 塔林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 塔林圣灵教堂是塔林最古老教堂之一,也是唯一保留原有外观的神圣建筑 ,呈华丽雪白的八角形塔式 ,有巴洛克式塔尖 。正面有精致多彩时钟,可追溯到17世纪,是塔林最古老公共计时器 。</p> <p class="ql-block"> 塔林“圣灵教堂”,是塔林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可追溯到13世纪 ,具有路德教会风格 ,白色外观搭配八角形塔楼。教堂在宗教历史上意义重大,是爱沙尼亚首个用爱沙尼亚语举行宗教仪式的教堂 ,内部有独特祭坛、讲坛等特色建筑元素。</p> <p class="ql-block"> 塔林“长赫尔曼塔”是矗立在托姆别亚山上的最高塔楼,是爱沙尼亚独立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传统上,蓝黑白三色的爱沙尼亚国旗会在长赫尔曼塔上升起。每年2月24日爱沙尼亚独立日,国旗会全天飘扬。</p><p class="ql-block"> 蓝黑白三色旗第一次在长赫尔曼塔上升起是在1918年12月13日。1940年6月,爱沙尼亚被占领,塔楼也被占领。1941年6月22日,爱沙尼亚人再次升起这面旗帜。1990年2月24日,爱沙尼亚恢复独立后,这面旗帜再次在长赫尔曼塔上升起。在长赫尔曼塔飘扬过的旗帜都被保存在托姆别亚城堡的档案馆中。蓝黑白三色旗在19世纪民族觉醒时期成为爱沙尼亚的象征旗帜。这面旗帜的设计与当时的欧洲民族运动相关。爱沙尼亚在1918年宣布独立时,蓝黑白三色旗被宣布为国家旗帜。</p> <p class="ql-block"> 长赫尔曼塔由三部分建成,建设工作始于14世纪中叶,一直持续到15世纪。塔楼的外墙高度约为70米。在和平时期,每天都会在长赫尔曼塔上升起国家旗帜。在国家哀悼日,旗帜会降半旗。在2月24日爱沙尼亚独立日,旗帜会全天飘扬。旗帜的升降时间与日出日落时间一致。旗帜的顺序是由古斯塔夫·埃里克松的歌曲《我的土地,我的旗帜,我的家园》决定的:“蓝如天上的苍穹,黑如我们的土地,白如我们的雪。”</p><p class="ql-block">含义:蓝色 - 明亮的未来和高贵的天空。</p><p class="ql-block">黑色 - 肥沃的土地。</p><p class="ql-block">白色 - 向着启蒙前行。</p> <p class="ql-block"> 加拿大驻爱沙尼亚大使馆。</p> <p class="ql-block"> 晚上准备第二天(10号)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飞往波兰🇵🇱首都“华沙肖邦机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