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无边

朱三

<p class="ql-block">  云淡风轻的夜晚,守着一窗明月,不由记起曾经的青春。十七八岁,<span style="font-size:18px;">满是青涩的年龄,</span>跨入淮师大门。第一次走在校园里,小心翼翼又满眼的新奇,看惯了老家柳树的豪放、槐树的激情,路两边整齐小叶黄杨让脚步变的格外收敛。徘徊在古朴的图书馆和现代的实验楼之间,有点喜悦又有点慌张,满眼的陌生人,满耳的外地话,想交流又怕交流,乡下人的自卑和自傲夹着在一起,成就了外冷内热的性格特点。</p><p class="ql-block"> 随着日子流淌,慢慢地适应了新环境。于是三个一群、五个一党开始了校园新生活。开始每天两节课后晚自习前的空挡中在学校门口溜达,后来活动半径越来越大,从城南到城北,从西门至车站,满城穷窜。城里生活多姿多彩,可拮据的口袋始终限制了活动频率,最终回归宿舍海阔天空的胡吹一通。</p><p class="ql-block"> 云卷云舒,三年转眼而过,从轻轻的来到默默地离开,一千多个青春日子就这么过去了。中师三年,似乎收获了很多,又好像一无所获,懵懂中,毕业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毕业的那个夏天,天很热,那年父亲已经六十岁。农村人辛苦,六十岁已是满脸皱纹,尽显老态,可为了我工作,依然奔波求人。后来想来,父亲很是不容易,放下了自己自尊,把我送进满眼陌生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月亏月圆,转眼人到中年,也有了无处说、无人诉的心事,只能放在心底等风起,藏在岁月等雨淋。总想时间能带给我一个放心之处,安放我的魂,这些年仿佛遇到过,又仿佛不曾遇到。十年来,有些事无法忘怀,更有“人”值得怀念!</p><p class="ql-block"> 夜风拂过午夜,明月复又西斜,新的一天已然开始。推窗问夜风,心欲往何处?夜风不应我!举首问明月,人又在何方?明月空自远!一缕花香从楼下幽幽飘来,在寂静的夜色中令人有点恍惚。关上窗,打开灯,拾起手边的《渊海子平》,想着昨天小朋友在西边会议室找到的车钥匙,下决心不在纠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