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月9日下午,新安县实验小学杨晓红名师工作室“和慧”家长课堂第六期如期举行。</p> <p class="ql-block"> 亲子关系有问题,找到卡点可重启,亲子双向奔赴,撕下标签,重塑关系,Let's go!</p> <p class="ql-block"> 体验式的课堂,轻松愉悦的场域氛围是前提,杨晓红老师以快乐的游戏开场,打破了参课家长和孩子们的拘谨状态。</p> <p class="ql-block"> 什么是标签?标签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p><p class="ql-block"> 杨老师用生动的体验让家长们感受到,家长有意或无意的语言模式,构成了孩子们成长的能量场,潜意识听不懂“无”,它会掠过否定词在孩子们脑海中刻下印记,如:</p><p class="ql-block"> 父母语言:“你不要打游戏”→孩子行为:打游戏;</p><p class="ql-block"> 父母语言:“不要熬夜”→孩子行为:熬夜不睡</p><p class="ql-block"> 如此种种催眠式的日日复读,久而久之,“自证预言”似的,孩子就成为了家长口中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家长给你贴过标签吗?”</p><p class="ql-block"> “这些标签是事实吗?”</p><p class="ql-block"> “当被贴标签的时候,你有和家长沟通或你的感受吗?” </p><p class="ql-block"> 面对杨老师的采访,孩子们从怯怯的、不好意思发言到畅所欲言:“我不是胆小,我只是在妈妈面前没有……我不想妈妈不高兴。”“这不是实事,我只是有时候……”“我从来没有跟妈妈说过我的想法,我不敢和妈妈顶嘴。”……</p><p class="ql-block"> 家长们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原来,孩子的心中,有这么丰富的思想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p> <p class="ql-block"> 把标签扒出来,晒一晒——</p><p class="ql-block"> 真诚的看见,是改变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口中的标签,正在无形间成为孩子的“出厂设置”!</p> <p class="ql-block"> 看着贴满标签的孩子,家长们感慨万千:我们是如此的爱孩子,为什么我们的爱却如此“面目狰狞”?</p> <p class="ql-block"> 杨老师引导大家去找到标签的后面对孩子的需求和期待,去了解孩子更能接受的表达方式,用彩色的能给孩子们增力、赋能的词语替换曾经的语言“枷锁”。当家长愿意为孩子撕掉标签的那一刻才发现,原来孩子们黯淡的眼神后里,藏着整个春天,孩子不该是标签的容器,而是等待被解读的浩瀚宇宙!</p> <p class="ql-block"> 通过现场“角色互换”体验活动,家长真切的体会到了“标签”对孩子的伤害!</p> <p class="ql-block"> “标签”也非全无意义,它给了孩子们自我觉察和反思的提醒。</p> <p class="ql-block"> 老师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破局有方法,贵在做成真!</p> <p class="ql-block"> 实验小学校长游芳每一期都会殷切嘱托到课家长:</p><p class="ql-block"> 教育不是雕刻石像,而是浇灌幼苗——当我们放下“坏孩子”“笨学生”的刻板模具,用露珠般的目光重新凝视孩子,会发现每片叶子都有独特的脉络,每朵花苞都藏着自己的花期。</p> <p class="ql-block"> 这场关于“标签”的觉醒之旅,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愿家长都能成为孩子生命的“解读者”而非“定义者”,让“你应该”的沉重,化作“我看见”的温柔;让“标签的枷锁”,变为“成长的土壤”。</p> <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遇见,“和慧”家长课堂,我们坚定地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