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愿以偿_江西安徽(一价游两省)碎碎念要去“看老表”,来一次红色🔴旅游,登黄山,挑战自我!(1)

紫烟馨香

<p class="ql-block">  五月的天是和煦的天,五月的人们是愉悦的人们!时值五一国际劳动节,我们俩晨练一如既往地打完卡…下午就把假期日常调成旅行模式了!踏上旅程,去触摸历史的纹路;去感受自然的呼吸;去邂逅那些未曾谋面的美好风景,<span style="font-size:18px;">又一次解锁人生新体验,</span>假期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一路向(南)阳…</p> <p class="ql-block">江西南昌昌北机场~墙壁绘画广告被文旅局整🉐眼花缭乱…来都来了,留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_中国🇨🇳庐山风景名胜区~庐山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位于九江市南36公里处,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p><p class="ql-block">庐山代表景点_仙人洞、三叠泉、碧龙潭瀑布、 观音桥、庐山秀峰、黄龙潭、白鹿洞书院等~</p> <p class="ql-block">景区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汉阳峰海拔1473.4米,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疗养胜地,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胜古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炙人口的篇章。苏轼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云雾;李白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秀峰马尾瀑;毛泽东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吕洞宾修仙而居的仙人洞,均是诗景交融、名扬四海的绝境。庐山,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故而得名。古人云“匡庐奇秀甲天下”,自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史记》后,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陆游、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一批文化名人,在庐山进行了大量的文学艺术创作活动,使庐山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等1500多名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相继登临庐山生活、游览,写下1万余首赞颂庐山的诗词歌赋。苏轼所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绘了庐山的景色,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span></p> <p class="ql-block">《七律·登庐山》全诗如下:</p><p class="ql-block">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p><p class="ql-block">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p><p class="ql-block">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p><p class="ql-block">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诗展现了庐山凌空挺拔之姿与长江恢宏壮阔之景,并寓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思与深刻的寓意。</p><p class="ql-block">毛泽东诗作</p><p class="ql-block">《七律·登庐山》是毛泽东的诗作。此诗首联从动态入手写庐山突兀凌空的雄姿和登山者豪迈振奋的神情;颔联承上展开,表现出对各方敌对势力的蔑视以及亿万人民高涨的劳动热情,形象地概括了当时的国际斗争态势和中国的对策;颈联描写登庐山后的远眺之景,展示出超视野的大江奔流的形象境界,是当时中国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建设声浪的诗化反映;尾联以幽默的形式来否定世外桃源的存在,说明在没有阶级斗争的桃花源耕田只能是幻想。全诗以景写意,虚实结合,动静相应,既写登高望远的景致,也写极目远眺的情怀,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深刻的审美内涵。</p> <p class="ql-block">  庐山的名胜古迹还有: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屯兵饮马的小天池、凭栏可极目远眺蜿蜒长江的望江亭、白居易循径赏花的花径、千年古树三宝树、观鄱阳湖日出的含鄱口,有3000多种植物的植物园、如五老并立的五老峰、抛珠溅玉的三叠泉瀑布,被陆羽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谷帘泉,天下第六泉的招隐泉,天下第十泉的天池峰顶龙池水,等等。</p><p class="ql-block">“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自古以来深受众多的文学家、艺术家的亲睐,并成为隐逸之士、高僧名道的依托,政客、名流的活动舞台,从而为庐山带来了浓浓的文化色彩,并使庐山深藏文化的底蕴。</p> <p class="ql-block">庐山山水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庐山风景,是以山水景观为依托,渗透着人文景观的综合体。庐山,通过诗人、书画家、文学家、哲学家们的心灵审视,创造出众多散发着特别浓郁人文氛围的历史遗迹。正如一位新加坡学者所评论的那样:“如果说泰山的历史景观是帝王创造的,庐山的历史景观则是文人创的"。</p> <p class="ql-block">陶渊明以庐山康王谷作为文化背景,创作的《桃花源记》,洋溢着“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光灿。南朝时的《庐山二女》,以庐山为活动舞台,成为中国早期志怪小说的名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造就了一处名胜——花径;他在庐山筑有“庐山草堂”,所撰的《庐山草堂记》,是记述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名作。宋代理学家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由此宋明理学在这里千秋耕耘,并真切地记录了这一具有深刻特征的文化现象的过程和历史。朱熹订立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中国封建教育的准则和规范,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p> <p class="ql-block">  山水诗、山水画是中国山水文化中两大华项,山水诗在庐山大放光采,山水画亦在庐山一展风流,闪烁出耀人的辉光。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独立存在的山水画,从此历代丹青大师以庐山为载体,以这一艺术形式对庐山赋予美感境界的表述。中国画在理论上的第一次突破,亦是顾恺之的“传神说”,然而这是受到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阐发的“形尽神不灭论”哲学思想影响的结果。庐山东林寺莲社“十八高贤”之一的宗炳,他所撰的《画山水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中国山水画论,他所阐述的山水“畅神说”,打破了“君子此德”的美学观,表现了一个新的美学思潮的兴起。</p><p class="ql-block">文人墨客对庐山抒情写意,浓墨重彩,使庐山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科学家们对庐山进行科学探求,揭示其美的真谛。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以庐山第四纪地质地貌为研究对象,发表了《冰期之庐山》等一系列研究著作,从而开创了第四纪冰川学说,又由此而引发中外学者对庐山第四纪冰川的学术论争,从而演奏出一部中国第四纪地质学的世纪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登庐山站排上🚡索道~</p> <p class="ql-block">上山坐缆车景色好+省时省力。俯瞰入眼都是茂密的丛林,一抹🟢绿色养眼!</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位于庐山天池山西麓,也位于锦绣谷的南端,海拔1031米,洞高、深各约10米,是一个由砂崖构成的岩石洞,是庐山著名景点之一。由于大自然的不断风化和山水长期冲刷,慢慢形成天然洞窟,因其形似佛手,故名佛手岩。相传唐代名道吕洞宾曾在此洞中修炼,直至成仙。后人为奉祠吕洞宾,将佛手岩更名为仙人洞。仙人洞在佛手岩的覆盖下,一洞中开为仙人洞。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题词“指点江山”!</p> <p class="ql-block">牯岭镇位于庐山之巅,海拔1164米,三面环山,一面临谷,为典型的中国大陆东部山地第四纪冰川遗迹、地垒式断块山构造和变质核杂岩构造遗迹所构成的多成因复合地貌,年平均雾日190多天,素有“云中山城”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三叠泉又名三级泉、水帘泉,位于五老峰下部,总面积16.5平方公里,海拔1160米,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落差共155米。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誉为"庐山第一奇观"。三叠泉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涧水汇合,从大月山流出,经过五老峰背,由北崖悬口注入大盘石上,又飞泻到二级大盘石,再喷洒至三级盘石,形成三叠,故得名。三叠中,一叠直垂,水从20多米的巅萁背上一倾而下;二叠弯曲,直入潭中…</p> <p class="ql-block">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相传书院的创始人可以追溯到南唐的李渤。李渤养有一只白鹿,终日相随,故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就任江州(今九江)刺史,旧地重游,于此修建亭台楼阁,疏引山泉,种植花木,成为一处游览胜地。由于这里山峰回合,形如一洞,故取名为白鹿洞。从方位格局上看,书院座北朝南,几进几出的大四院建筑,布局相当考究;从建筑材质结构上看,石木或砖木结构,以明、清建筑为主,屋顶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花径公园位于牯岭街西南2公里处的如琴湖畔。有公路抵达,沿大林路步行,顺路可见冰川遗迹﹣﹣冰桌巨石,又叫飞来石。花径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诗《大林寺桃花》的地方,白居易被贬任江洲(九江)司马时,于公元816年登庐山游览。时值暮春,山下桃花已落而此处却桃花盛开,白居易有感吟诗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p> <p class="ql-block">白居易题词~花径!</p> <p class="ql-block">山上👆的红杜鹃,花开了</p> <p class="ql-block">瞧!江西庐山美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河东路180号,"美庐",曾作为蒋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辕",曾是当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绿荫笼罩下的"美庐"别墅为石木结构,主楼为两层,附楼为一层,占地面积为45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96平方米。而整个"美庐"庭园占地面积为4928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仅占其中不足10%,因而显得庭园特别敞净,而建筑主体却又显得适宜,既不感到笨拙,又不感到纤弱,产生出一种和谐的美。</p> <p class="ql-block">石松堪称匡山一奇景。此处左侧峭壁巨石凌空而卧,似剑直插锦绣谷,又宛若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苍松,名为石松。石松凌空展开两条绿臂,作拥抱态。其枝枝针叶,密密层层,翁翁郁郁,生机盎然;其根须裸露,却能迎风挺立,千百年不倒,充分展示了庐山松特有的坚强不屈的性格。毛主席称赞此松为劲松:暮色苍茫看劲松!</p> <p class="ql-block">走在大街上,稍加留心,就会看见庐山的历史建筑。中国邮政所在的位置就为“庐山市历史建筑、合面街六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美庐山庄_庐山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美庐山庄~</p> <p class="ql-block">庐山市历史建筑_合面街6️⃣号!</p> <p class="ql-block">美庐参观中…</p> <p class="ql-block">8️⃣号别墅!</p> <p class="ql-block">探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寻红色记忆;品独特风情,享别样时光…</p> <p class="ql-block">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是为纪念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而设立的专题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1959年正式对外开放。馆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山路380号,占地面积5903平方米,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历史地位‌: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含五处革命旧址(起义总指挥部、贺龙指挥部、叶挺指挥部、朱德军官教育团和朱德旧居)。</p> <p class="ql-block">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江西南昌大旅社~很有特色哟!</p> <p class="ql-block">陈列馆</p><p class="ql-block">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八一纪念馆的庄严大门前,岁月的气息无声地弥漫在空气中。纪念馆的外墙斑驳,却如同一位沉默的老者,见证着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馆内,灯光昏黄,展品静静地陈列着,每一件都在诉说着那个年代的故事。 推开纪念馆的大门,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一件件文物,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封封浸染血泪的书信,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那些锈迹斑斑的枪支,残破的军装,还有那些承载着无数英灵的遗物,都在向我们展示着先烈们的英勇与无畏。纪念馆的展厅里,一幅幅历史画卷徐徐展开。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毅然走向战场,走向死亡。他们的故事,如同一簇簇永不熄灭的火苗,在我的心间燃烧。那些年轻的脸庞,眼神坚定,嘴角微扬,仿佛在向我们微笑,告诉我们什么是信仰?什么是忠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站在纪念馆的展厅中央,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令人肃然起敬。他们的目光中,有期待,有希望,更有对未来的期许。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我们又该如何回报他们的牺牲?或许,最好的方式就是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继续前行。  走出纪念馆,阳光依旧明媚。但我知道,这份明媚来之不易。那些为和平献出生命的英烈们,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纪念馆的存在,不仅是为了纪念过去,更是为了启迪未来。让我们以先烈为榜样,以他们的精神为指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历史的车轮不断推进,留下的深刻教训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八一纪念馆,不仅是一个纪念的场所,更是一个警示的钟声。它告诉我们,和平不是自然而然的恩赐,而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和平,更要守护和平,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的长廊中,低沉的足音如同穿越时空的低语。那些曾经在这里战斗过的英雄们,他们的名字或许早已被岁月尘封,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他们的牺牲,他们的奉献,他们的坚持,都在告诉我们,和平的来之不易。站在纪念馆的展厅中央,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令人肃然起敬。他们的目光中,有期待,有希望,更有对未来的期许。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我们又该如何回报他们的牺牲?或许,最好的方式就是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遗址公园打卡~</p> <p class="ql-block">南昌市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跨越千年,带你探寻海昏侯国不为人知的隐密宝藏</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大门这一尊铜塑雕像,是当代著名雕塑家吴为山设计的“西汉遗韵”~</p> <p class="ql-block">刘贺这幅塑像出自同一个人,也是当代著名雕塑家吴为山设计的!</p><p class="ql-block">刘贺_西汉废帝,在位27天,第一代海昏侯</p><p class="ql-block">刘贺(前92年—前59年)是西汉第九位皇帝汉武帝之孙,一生历经昌邑王、汉废帝、庶人、海昏侯四重身份更迭,在位仅27天即被废黜,成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之一。其墓穴2011年在江西出土的逾万件文物促使学界重新评估其历史形象。</p><p class="ql-block">生平背景</p><p class="ql-block">刘贺系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4岁继承昌邑王爵位。自幼生活优渥却放纵无度,《汉书》记载他喜好斗鸡走马,国丧期间仍纵情游乐,展现出性格缺陷。这种成长环境为其最终政治失势埋下伏笔。‌‌</p><p class="ql-block">帝王生涯与废黜</p><p class="ql-block">‌登基背景‌:前74年汉昭帝无嗣而崩,权臣霍光选定19岁的刘贺继位‌‌</p><p class="ql-block">‌废黜经过‌:登基27日内即遭霍光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罪名废黜,史载作恶1127件,实为权力斗争牺牲品‌‌</p><p class="ql-block">‌身份嬗变‌:从昌邑王→皇帝→庶人→海昏侯(前63年被汉宣帝封于江西豫章)‌‌</p><p class="ql-block">墓葬考古与形象重塑</p><p class="ql-block">南昌海昏侯墓(2011年发掘)呈现出与史书记载迥异的历史图景:</p><p class="ql-block">‌墓制规格‌:占地4万平方米,外藏椁设厨具库、乐器库、钱库等7大功能区</p> <p class="ql-block">  “南昌”铭为青铜灯!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一件残破的“南昌”铭文豆形灯。为此在江西发现最早的有关南昌的实物资料。而最早的“南昌”二字,发现于湖南龙山里耶2枚秦简之上。</p> <p class="ql-block">  滕王阁,这座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的标志性建筑,是豫章古文明的象征。它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由滕王李元婴在任洪州都督时修建,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滕王阁的主体建筑高达57.5米,建筑面积达13000平方米。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体现在其“明三暗七”的设计上,主阁为三层带回廊的建筑,内部却有七层,分为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及阁楼。正脊鸱吻高达3.5米,是仿宋特制的,而勾头、滴水则分别饰有“滕阁秋风”四字和“孤鹜”图案的瓦当。</p><p class="ql-block">🌊 在滕王阁的下部,有一个12米高的台座,象征着古城墙,分为两级。台座之下,有两个南北相通的人工湖,北湖上还建有一座九曲风雨桥。</p><p class="ql-block">🌳 2004年,滕王阁旅游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而2018年10月29日,它又被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滕王阁不仅是南昌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很遗憾,主阁楼下午两点关闭~</p><p class="ql-block">只能在外围打卡拍照!北区楼🉑尽情享受,想咋玩就咋玩…</p> <p class="ql-block">桥头两只“🐱”~黑猫🐈‍⬛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p> <p class="ql-block">南昌网红一绝~繁华热闹的万寿宫</p> <p class="ql-block">万寿宫夜景美轮美奂,很哇塞!好惬意啊!南昌的万寿宫,是一个充满神秘和历史感的地方。那里的建筑古色古香,就像一部活着的历史画面…</p> <p class="ql-block">步行街这边溜达,只见人头攒动,空手都时不时碰到他人,人气爆棚啊!</p> <p class="ql-block">景色宜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南昌真是一个~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之地!</p> <p class="ql-block">  江西南昌,位于中国东南部,是江西省的省会。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南昌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 历史与文化_南昌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三国时期,南昌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英雄城",因为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赤壁之战,三国演义的主要背景之一。如今,南昌还保留有当年的赤壁遗址,并修建了赤壁纪念馆,让人们可以亲身感受到那段历史的魅力。除了赤壁,南昌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八一起义纪念馆,纪念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于1927年在南昌举行的首次武装起义,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里程碑。缅怀革命烈士,学习红色文化。</p><p class="ql-block">二、风景与自然_除了历史文化,南昌还以其优美的自然风景而闻名。南昌位于江西的中部,靠近鄱阳湖,这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湖光山色十分迷人,有着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是许多稀有濒危鸟类的栖息地。导游说:每年冬天,成千上万的候鸟飞来南昌过冬,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无尽的生态魅力。此外,南昌还有许多美丽的公园和花园,如南昌八一公园、滕王阁、秋水广场等。这些公园都是人们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江西南昌,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四方游客,更以其独特的美食风味让人流连忘返。南昌的美食,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这座城市文化与历史的缩影。让我们一起走进南昌,探寻那些让人垂涎欲滴的“6大名吃”,它们不仅是当地人的心头爱,更是每一个到访南昌的游客不可错过的美味。</p><p class="ql-block">一、南昌拌粉:滑、香、咸的味蕾盛宴</p><p class="ql-block">二、南昌煨汤:瓦罐里的千年传承,是南昌地区特有的美食,其精髓在于“一罐一煨”。</p><p class="ql-block">三、南昌白糖糕:甜蜜的回忆。</p><p class="ql-block">四、红酥肉:肥而不腻的美味</p><p class="ql-block">五、鄱阳湖狮子头:鲜美的味蕾享受</p><p class="ql-block">六、南昌炒粉:火候与调味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瞅着他,处处皆心留学问!好样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