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庆红作品】 ‍《宋词--300年的绝代风华与悲怆》

童赵驰

<p class="ql-block">《宋词--300年的绝代风华与悲怆》</p><p class="ql-block"> 作者:郑庆红</p><p class="ql-block">明月照高楼,清音绕画梁。宋词,是汴河畔的烟柳清音,是临安城中的残梦与笙笛。她踏着随唐曲子词的袅袅余音,攀上了华夏美学的巅峰。当盛唐的诗笔渐收锋芒,大宋的才子们以词为心,将浮生的欢愉与苍凉,都付与这长短句间的千年绝唱。</p><p class="ql-block">是北宋的暖风催生了词的绝代风华。晏殊笔下“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贵族的闲愁,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唱尽浪子的漂泊;苏轼一阙“大江东去”,惊涛拍碎词的藩篱,让铁板铜琶与红牙檀板共震云霄!而李清照以女儿之身,写尽“绿肥红瘦”的细腻与“人比黄花瘦”的孤绝——这是宋词的黄金时代,每一笔都是大宋风华的血脉。 </p><p class="ql-block">是靖康的烽火撕裂了汴京的画卷。南渡的文人们,长恨如潮,词锋染血: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将壮志未酬刻进吴钩的冷光;陆游“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临终仍泣血九州。南宋的残阳下,词成了山河的悼文——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道尽故国黍离之悲。 </p><p class="ql-block">崖山之后,再无宋朝。但宋词的魂魄永存不灭:它是欧阳修酒宴前的《蝶恋花》,是秦观鹊桥下的《纤云弄巧》,更是岳飞怒发的《满江红》!当临安的宫阙化作焦土,那些长短错落的句子,却以血泪凝成永恒.——宋词,终究用三百年的璀璨与破碎,为中华文明谱写了一曲最华丽、最悲怆的乐章。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