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之旅

阳光正好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难忘的研学搭建之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刘梓璇</p><p class="ql-block"> 在研学活动中,有一个项目令我深深着迷,那便是搭建斗拱。</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指定地点,满怀好奇地打开盒子。刹那间,大家都愣住了,只见里面的准备材料多达20多个。我们如同迷失在丛林中的小鹿,不知所措,头皮发麻,完全不知该从何处下手。拿出说明书一看,“好难啊!”我们满是无奈与沮丧,仿佛面前矗立着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p><p class="ql-block"> 这时,薛珺月眼睛一亮,她拍手说道:“我们先分类,分好类后就容易多了!”我像小鸡啄米般用力点头,兴奋地回应:“好主意!”说完,我们便立刻行动起来。</p><p class="ql-block"> “底盘搞定!”随着一声欢呼,我们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p><p class="ql-block"> “柱子也搭好了!”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神情,好似农民看到即将丰收的庄稼。</p><p class="ql-block"> “咦,这个怎么少了一块?”我满脸疑惑地问道。</p><p class="ql-block"> “到底该怎么拼啊?”我俩面面相觑。</p><p class="ql-block"> “找老师!”我恍然大悟。</p><p class="ql-block"> “哦,对!”</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们一路小跑,如同一阵风般找到老师说明情况,可老师却说不影响。我们像泄了气的皮球,垂头丧气地回到座位,绞尽脑汁地思索着。</p><p class="ql-block"> “别管它。”突然,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闪过,恰似一道闪电划破夜空,那就是“继续向上搭”。说干就干,哇,胜利在望了。突然,搭建物塌了。那圆圆的柱子像调皮的孩子从上面滚落下来,我们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儿,丝毫不敢懈怠,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又把它拼了上去。</p><p class="ql-block"> 当这个复杂的“小东西”终于在我们的合作下拼好时,我们如同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程,靠在椅子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中满是对这来之不易的成果的自豪与欣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研学之搭斗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李思洁</p><p class="ql-block"> 研学的第三课是自己动手搭斗拱。上课伊始,老师就给我们分好了组,我和张紫轩被分到了一组。我们满心欢喜地开始动手,就像即将踏上寻宝之旅的冒险家那般兴奋。当看到图纸时,我不禁皱起了眉头,嘴里念叨着:“哎呀,怎么这么难呢?”那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标注,就像一团乱麻,让人有些无从下手。</p><p class="ql-block"> 我们还是硬着头皮拼了起来。可是才拼了三步,就遭遇了一个大困难。到第四步的时候,需要往柱子上搭建,我和张紫轩两个人反复尝试了很多次,就像两只迷失在迷宫里的小老鼠,怎么也找不到出口。每一次搭建失败,我的眉头就皱得更紧一些,我仔细地检查着零件和图纸,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张紫轩也满脸疑惑地说道:“就是这样呀,怎么会搭错呢?”我无奈地摇了摇头。</p><p class="ql-block"> 就在这时,武胤宗兴奋的声音传来:“搭好了!”这声音如同黑暗中的一道曙光,我的眼前一亮,赶忙像离弦之箭一般跑过去向他请教。他看了看零件,手扶着下巴,眼睛微微眯着,像是在思考着什么高深的问题。不一会儿,他拿起部件,边拼边耐心地和我说:“你看,这个要按紧,不然就松了,也拼不上。”</p><p class="ql-block">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我们的“玉翠宫”终于大功告成了。我们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那笑容就像盛开的花朵,满是自豪与喜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难忘的研学经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张紫轩</p><p class="ql-block"> 在研学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当属搭建斗拱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组拿到图纸后,便迫不及待地仔细研究起来。我心里想着:“哈!这看起来挺简单的嘛!看我的!”我自信满满地拿起底座,那底座摸起来有些沉甸甸的,质感厚实。紧接着,我又拿出四个又细又长的柱子,它们就像纤细的士兵,等待着被我组装到合适的位置。我小心翼翼地把柱子拼接到底座上。</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就到拼长椅的环节了。“嘿!这可就增加难度了!”我皱着眉头暗自思忖。长椅刚拼上,当我去拼第二个的时候,第一个就像个调皮的小娃娃,灰溜溜地掉了下来。我赶忙伸手去扶第一个,可刚把第一个扶好,第二个又掉了下来,仿佛在和我玩一场恼人的接力游戏。不过还好,这一切并没有花费我太长时间。</p><p class="ql-block"> 不一会儿,我们就进展到瓦片部分了。我深吸一口气,非常小心地拼好第一片瓦片,就像对待稀世珍宝一样。可是,结果和前面一样,“哗啦”一声,刚搭好一点的小房子就像一个醉汉似的“摔倒”了。“啊呀!”我和思思就像泄了气的皮球,重重地叹了口气,顺势瘫坐在椅子上。我垂头丧气地说:“哎……这也太难了吧!”</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又转念一想:“不行!我们刚才的自信呢?我们不能就这样轻易放弃,坚持一定会有收获的!”于是,我们重新振作起来,再次投入到搭建工作中。</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的小房子终于搭好了。思思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开心地笑道:“太好了!我们的努力果然没白费!”看着搭好的小房子,我们心中充满了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石膏山研学之搭斗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刘子琳</p><p class="ql-block"> 昨天,我们踏上了石膏山研学之旅。下午时分,迎来了一个特别有趣的项目——搭斗拱。这可不是普通的积木,而是古建筑的缩小版,其拼接难度简直超乎想象。</p><p class="ql-block"> 我和王梓瑜结成一组。我们先是把古建筑的零件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那些零件呀,有的小得如同指甲尖一般。我拿起一个零件,仔细端详着,还疑惑地说道:“哎?这两个长的不是一模一样吗?”就在我还在研究零件的时候,一旁的伙伴已经迅速地把底座给拼好了。突然,不知怎么的,一个个零件像调皮的小精灵似的掉落在地,四处乱滚。我们顿时手忙脚乱起来,慌慌张张地把零件捡起来,铺满了整个桌面。这时,我大喊一声:“停!我们的方法错了,先放到盒子里吧!”</p><p class="ql-block"> 把零件放回盒子后,我们商量决定分步完成这个建筑。这个建筑一共有六层,于是我们打算一层一层地拼。前几层还算顺利,就像小船在平静的湖面上航行。可是到了最后一层,遇到了一个大难题,有一根柱子怎么也安不上去。如果强行放上,我们又担心整个建筑会像脆弱的纸牌屋一样倒塌。我看着盒子里所剩无几的积木,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就在这一筹莫展之时,我的目光突然扫到了图纸,我眼睛一亮,兴奋地喊道:“我们放反了!”王梓瑜听了,立马掉转方向,我也紧张地望着,就在封顶的那一刻,我心中那块悬着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随之而来的是抑制不住的激动。</p><p class="ql-block"> 看着自己亲手完成的作品,我就像一只骄傲的孔雀,心中满是自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研学之做艾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孟琪雅</p><p class="ql-block"> 在研学的第二课上,我们要学习做艾条。老师详细地讲解制作方法时,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老师的示范动作。讲解完毕,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冲向各自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老师发下干艾草后,我立马在一个酷似搓衣板的装置里忙碌起来。我细心地把草中的枝丫挑捡出来,可到了下一步,老师教的内容我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脸也涨得通红,心里不断地想:前面的步骤这么简单,后面怎么就这么难呢?老师当时到底是怎么教的呀?真是应了那句俗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还是再仔细想想吧。</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旁边的同学都快做好了,便凑过去观看一番。这一看,我心里恍然大悟。于是我快步走回自己的位置,心中默默念叨着步骤:先把线放到容器中,向上留出一部分,再把搓好的艾草放进凹槽里,接着用力地卷啊卷,然后再留出一部分,拿出双面胶抹在纸上,再接着卷。最后,一条长长的管子掉了出来。拿到成品的那一刻,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心里别提多兴奋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研学之旅中的意外与收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张紫涵</p><p class="ql-block"> 我和同学们怀着满心的期待,一同踏上了充满趣味的研学之旅。</p><p class="ql-block"> 研学之旅中有一个制作手工艺品——拓印的项目。所需的材料十分丰富,有类似胶水的液体、喷壶、刷子、拍子以及墨盒等。这个拓印制作起来相当简单,几乎是一学就会。老师给我们分好组后,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操作了。</p><p class="ql-block"> 很快,我们就遇到了第一个难题。简单的图案吧,位置比较高;低一点的地方,又全是比较难的图案。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经过老师的热心帮助,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相对简单的图案。</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心翼翼地拿起白色的拓印水,轻轻地涂抹在画的四周,接着把纸粘上去,两个人紧紧摁住画,那场面就像守护着稀世珍宝一样,不让它被风吹走。然而,这井然有序的工程突然被一声惊恐的呼喊打破:“有马蜂!”小组成员们顿时惊慌失措,四散逃跑。我差点就被推下水里,眨眼间,人都跑光了,只留下那张画孤零零地贴在柱子上。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画被风吹走,缓缓飘落到水中。而那可恶的马蜂却大摇大摆地飞走了。我们急忙把纸从水中捞出,想要弥补这个意外,可是墨水已经在纸上渲染开来,整个画面就像一个张牙舞爪的怪物,显然成了一张“鬼画符”,之前的努力全都付诸东流了。</p><p class="ql-block"> 就在大家垂头丧气的时候,老师走了过来,微笑着对我们说:“同学们,这次研学活动重在参与,失败了也没有关系的。”听了老师的话,我们又重新振作起来。虽然这次我们失败了,但我们相信下一次一定能够成功。就像那经历风雨的花朵,虽然暂时凋零,但只要汲取经验,下次一定能绽放得更加绚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研学之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宋霁洲</p><p class="ql-block"> 我们乘车来到研学的第一站——卧龙广场。刚下车,一幅壮观的景象便映入眼帘。只见九根石柱巍峨地矗立着,就像忠诚的卫士守卫着这片土地。仔细瞧去,石柱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龙。</p><p class="ql-block"> 老师告诉我们要学习拓印,这个消息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我心中激起千层浪,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刚拿到工具,我就像一阵风似的冲向寻找图形的地方。当我找到剑形的图案时,就迫不及待地左刷刷,右刷刷,那劲头就像一个正在创作绝世名画的画家。不一会儿,就完成一半了,我笑得合不拢嘴。</p><p class="ql-block"> 可没高兴几秒,只听到一声大喊:“快跑!”同学们就像受惊的羊群一样往前挤,我差点就掉进水里。我心里一阵懊恼,哎!我的杰作还没完成呢!然而,当我回头一看,一只大马蜂气势汹汹地向我们冲来,我被吓得半死,心里想这要是被蛰一下,那可不得了。</p><p class="ql-block"> 等我再回来的时候,发现第一张纸已经湿了,第二张纸也掉落在地上,我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叹了口气,哎!失败了。我们开始互相责怪起来,就像一群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的。不过最后我们还是齐心协力完成了一幅作品。</p><p class="ql-block"> 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但我却收获了快乐,也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精神。我们看着别人的作品,用眼神相互鼓励了一下。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定要有团队精神,因为团队精神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成功的大门;又像一盏明灯,能照亮前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研学之旅的意外收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王诗尹</p><p class="ql-block"> 在研学的第一课“拓印”中,老师先是迅速地给我们分好了组,然后简明扼要地讲解了操作步骤,随即便让我们各自开始行动。我看着老师示范的动作,心里不禁暗自思忖:这和我之前学过的课程没什么两样嘛,如此简单,我们组肯定能出色地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 我和组长一人抄起一把刷子,蘸上拓印水,风风火火地就围好了一个边框,我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得意,急切地想要铺纸。然而,事情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顺利。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去铺纸,可那纸就像是故意跟我们作对似的,不是这边歪了,就是那边斜了。看着其他组接二连三地完成了一幅幅堪称完美的作品,我们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我一咬牙,心一横,干脆就“随便”铺一下好了。谁能想到呢,这不经意的随手一铺,竟然成就了我们组最得意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看到纸铺得如此整齐,组员们立马拿起墨袋,在纸上轻轻地按压……</p><p class="ql-block"> 到了展示环节,同学们看到我们组的作品时,都不禁连连称赞。我们组的成员们相互对视,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石膏山研学之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赵攸岩</p><p class="ql-block"> 昨天,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前往石膏山进行研学活动,那是一场充满趣味与惊喜的体验。</p><p class="ql-block"> 研学的第一课是拓印。只见老师手法娴熟地拿起工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拓印的每一个步骤,一次就成功了,那精湛的技艺真让人钦佩不已。</p><p class="ql-block"> 轮到我们自己动手了。我先精心挑选了一个喜爱的图案,然后小心翼翼地拿起类似“胶水”的东西,仔细地涂抹在图案的四周。接着,小组成员轻轻地把纸铺上去,突然,旁边的同学大喊:“哎呀,底下的胶没涂满。”看着飞起的一角,我心里“咯噔”一下,焦急地想:“怎么办呀!怎么办呀!”我愣了一下,随后赶忙拿起“胶水”在下面重新涂了涂,还好这次顺利粘上了。</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就是“上墨”环节了。我把墨缓缓地倒在“乒乓球板”上,墨汁在板上蔓延开来,散发出一股独特的墨香。我拿起工具,轻轻沾了沾墨,然后朝着画上印去。我正印着上面的时候,不经意向下一看,李文帅把墨印得太深了,那墨渍像一片乌云般覆盖在画上。我心里一紧,这可怎么办呀!“不错,挺好的。”老师的话让我高悬着的心落了下来。等完成的时候,我一看,墨色深的深浅的浅,完全没有画的样子,我无奈地摇了摇头。</p><p class="ql-block"> 开始做第二张了,我吸取了第一张的教训,每一个步骤都做得更加谨慎细致。挑选图案时更加用心,涂抹胶水时更加均匀,上墨的时候也把握好了力度。这次,我们的作品明显更好看了。</p><p class="ql-block"> 这次石膏山研学真是一次收获满满的欢乐之旅,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还亲身体验了拓印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艾草卷制作:研学中的实践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王艺涵</p><p class="ql-block"> 研学第二课的主题是“艾草”。我们来到了艾草园,这里充满了大自然的气息。老师先给我们上了理论课,我们对这神奇的小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艾草园四处走走,看看,甚至有大胆的男生还尝了尝艾草。可我更期待的是接下来的实践课,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自己亲手制作艾草卷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终于,期待已久的实践课开始了。老师要给我们示范制作艾草卷的过程:只见她先拿起一把干艾草,轻轻放入一个类似搓衣板的容器里,然后双手紧紧握住搓板,用力地来回搓动,那动作就像一位熟练的工匠在打磨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不一会儿,干艾草就在老师的手中变成了绒绒的样子,她又仔细地把里面的干树枝挑了出来。接着,老师把艾草绒小心翼翼地平铺到卷艾卷的容器里,双手如同拧摩托车油门一般,带着劲儿一卷,一个完美的艾草卷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p><p class="ql-block"> 老师示范完后,我迫不及待地抓了一把干艾草开始制作。我学着老师的样子搓干艾草,可这艾草就像故意跟我作对似的,无论我怎么用力,都无法搓出像老师那样绒绒的感觉。我心里十分烦恼,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小鸟,想要挣脱却无能为力,而此时我的身体也像是被抽干了力气,疲惫不堪。我端着容器,一路小跑着来到老师跟前,眼睛里满是疑惑和期待,问道:“老师,这样可以了吗?”直到老师说行,我那颗悬着的心才像一块石头落了地。</p><p class="ql-block"> 我回到自己的位置,像模像样地铺上一张油纸,然后眼睛紧紧盯着干艾草绒,仔仔细细地将里面的枯枝一根一根地取出来。接着,我又把艾草绒平铺到容器里,学着老师的样子双手向外卷。卷完一圈后,我迅速拿起胶棒,将剩下的油纸涂上胶,然后又重复上面的步骤,慢慢地把艾草卷卷完。当我的手杆拉到头之后,我满心欢喜地拿起艾草卷,可刚拿起就发现卷的尾部没有粘紧。我的心顿时紧张到了极点,仿佛怀里抱着一个随时会破碎的宝贝,生怕一不小心,艾草就散了。我大喊:“胶棒,快点。”果然,一支胶棒递了过来,我急忙在油纸尾部抹了点胶,粘好。看着手中完整的艾草卷,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制作艾草的实践课就这样大功告成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石膏山研学之做艾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薛珺月</p><p class="ql-block"> 昨天,我们踏上了石膏山研学之旅。在众多的活动项目里,做艾条最是令我着迷的。</p><p class="ql-block"> 老师站在那里,周围瞬间围满了好奇的同学们。老师一边耐心地指导着大家,一边疏散着拥挤的人群,嘴里还不停地说着:“同学们,别挤,都有机会做的。”我被挤在人群后,眼前全是同学们的后脑勺,只能竖起耳朵听老师讲解。</p><p class="ql-block"> 老师分配小组的时候,我们这一组有六个人,可模具却只有三套。大家的脸上都或多或少地露出了焦急的神情,眼睛紧紧盯着那为数不多的模具,再看别的小组,都已经快做好了。我脑海里突然灵光一闪,对呀,可以两人一组嘛。分配好之后,我们就赶忙开始做了。</p><p class="ql-block"> 因为心里比较着急,在往模具里放艾草的时候,那调皮的艾草总是不听话地撒出来,就像一个个淘气的小精灵在和我作对。好不容易把艾草搓好后,我便按照老师教的第二步,小心翼翼地把牛皮纸铺到模具上,再把搓好的艾草放到凹槽里。</p><p class="ql-block"> 接着是第三步,把模具上的工具棍子朝一个方向卷。可我费了好大的劲儿,那艾条却像被胶水粘住了一样,怎么卷也卷不动。我试了一次又一次,额头都冒出了汗珠,心里像着了火似的,急躁起来,渐渐地没了耐心。干脆一赌气,把东西从模具里拿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这时,我看到张浩凯和张紫涵都做成了,那艾条在他们手里就像听话的小宝贝。我赶忙跑过去请教。哦,模具的位置不对呢。我尴尬地挠了挠头,心里想:“这么简单的问题我都没发现,真是太粗心了。”</p><p class="ql-block"> 我赶紧把模具位置调好,然后重复上面的步骤。终于到了最后一步,在末尾涂些胶。“成了!”我兴奋地叫了起来。我们组的小伙伴也都陆陆续续完成了。不过,这艾条的味道实在是太呛了,呛得我不停地咳嗽。但是看着自己亲手做的艾条,心中还是充满了满满的成就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