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洛阳居天下之中,十三代古都。是中国历史长河中建都最早、历史最长的城市。</p><p class="ql-block">看电视剧“风起洛阳”,隋唐一梦,一眼千年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 直到来了洛阳方才知大唐盛世模样。</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许昌出发驱车历时两个多小时抵达洛阳,首站景点便是龙门石窟。</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p><p class="ql-block">中国四大石窟之首,洛阳必打卡景点。</p><p class="ql-block">我们17:30左右开始游玩,这样既可以看白天的景象,又可以看石窟晚上亮灯景色。</p> <p class="ql-block">皇家石刻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现存2345座佛龛,十万余尊佛像,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造像最多的艺术宝库,也是我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景区主要由西山石窟、东山石窟、香山寺和白园四大景点构成。</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开凿在龙门山与香山崖面上,初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始,后经隋唐北宋陆续开凿历时400余年完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进入景区后,开始沿着伊河行进,先参观西山石窟,这边也是重点和精华所在。</span></p> <p class="ql-block">宾阳三洞</p><p class="ql-block">北魏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皇家洞窟,是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后祈福所营造。中洞的“华盖”窟顶、三世佛造像、布满岩壁的彩绘浮雕堪称宏观巨构。</p><p class="ql-block">北洞还有网红“剪刀手”佛像,人称“史上最萌佛像”,其成为景区“网红”。</p> <p class="ql-block">伊阙佛龛之碑在龙门西山宾阳中洞与南洞之间,有一座中国石窟寺中现存最大的摩崖碑刻——伊阙佛龛之碑。</p><p class="ql-block">它是北魏宣武帝为孝文帝、文昭皇后开凿功德窟的发愿碑文,被魏王李泰抹去原碑文,重新刻于唐贞观十五年,碑额上用篆文镌刻着“伊阙佛龛之碑”六个字,也被称为“伊阙碑”。碑高约290厘米,宽190厘米,碑文由唐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全文1800余字,用骈文体的体裁一气呵成,辞风华丽,造句工整。褚遂良用楷体书写正文,字体端庄,笔力挺劲。康有为曾评价此碑“清虚高简”,刘熙载高赞此碑“兼有欧虞之胜”。因此伊阙佛龛之碑作为初唐书法的代表作品。</p> <p class="ql-block">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p><p class="ql-block">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看着它们,想象着几百上千年前的匠人们一锤一凿,于石间长出佛像,它们穿越风雨阳光,静静伫立山间。微风拂过,不悲不喜。</p> <p class="ql-block">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p><p class="ql-block">佛像:共九躯。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的,是龙门石窑的精髓。左右侧为大弟子迦叶,左侧为小弟子阿难,普贤菩萨(左)、文殊菩萨(右)以及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p><p class="ql-block">这里不仅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更是盛唐气象的见证者。</p><p class="ql-block">卢舍那大佛那“光明普照”的微笑,仿佛能穿透时光,将盛世的雍容与佛国的庄严娓娓道来。</p><p class="ql-block">站在她面前,你会读懂何为“不可企及的美学巅峰”。</p><p class="ql-block">你会感受到什么是慈悲,什么是既庄严雄伟又不失睿智慈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奉先寺内雕刻的石刻像——托塔天王。</p> <p class="ql-block">站在卢舍那大佛脚下,一抬头仿佛撞进1300年前的盛唐星河,满山的佛龛在月光下流动着金光,整座龙门山成了发光的史诗画卷,这绝对是最炸裂最美的东方美学显现。</p> <p class="ql-block">有一个成语叫“坚如磐石”</p><p class="ql-block">石窟寺虽历经千年、丰韵犹存,可在遇到柔韧的水、尖利的风以及热胀冷缩、虫咬蚁蛀交相侵蚀后它们也会被渐渐磨蚀、淘空。</p><p class="ql-block">然而,石窟寺并非普通石头她是石化的古代艺术、古代文化是古人的情感、古人的精神是承载着中华文化和民族情感的历史遗产。此生一定要来看看这些代表中华民族审美水平与技艺的石窟,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所在。</p> <p class="ql-block">洛阳不止龙门石窟,4月份起还有牡丹花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p><p class="ql-block">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p><p class="ql-block">唐·刘禹锡的“赏牡丹”,道尽牡丹的魅力——雍榮华貴,艳压群芳。</p><p class="ql-block">看看牡丹花中的四大名品,(姚黄、魏紫、赵粉、豆绿)每一个品种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独特魅力,,看着这些花,就像回望大唐,仿佛那个盛世王朝从未在历史中凋零。就像四月的牡丹,年年提笔写尽风华。</p> <p class="ql-block">牡丹不与百花争春,却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以磅礴之势盛放。一眼万年,惊艳时光的盛世芳华。 </p><p class="ql-block">我终于明白世人为何独爱牡丹。因为当你亲眼见过牡丹盛放,才会懂它的美是盛世华章,是人间惊鸿。 </p> <p class="ql-block">迷你型牡丹花——荷包牡丹,开花成串,像心形的小荷包,迷你又可爱。</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怀揣着喜悦的心情去观赏姚黄、魏紫、赵粉、豆绿的那一刻,我们看的并不是花,而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也许那一刻,我们走进的并不是牡丹园,而是李白的诗(《清平调》),苏轼的词(《吉祥寺赏牡丹》),赵昌的画(《画牡丹图》)。</p> <p class="ql-block">牡丹,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盛世符号,牡丹的美,是木本茎干的坚韧与花瓣的奢靡碰撞出的奇迹,更是中国人用千年文化浇灌出的精神图腾。</p><p class="ql-block">牡丹之美,让观者走心、入魂。</p> <p class="ql-block">代表着不屈服于自身命运,追求正义的中国电影《哪吒》的爆火,剧中的小英雄哪吒、敖丙成了多少孩童效仿的偶像。这是国花园里由小朋友们饰演的代表正义与邪恶斗争的哪叱、敖丙和太乙真人。</p> <p class="ql-block">洛阳博物馆与中国国花园毗邻。我们赏完牡丹,吃了午饭后,跟随排队的人流,参观洛阳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而洛阳博物馆作为洛阳数千年历史文明的重要窗口,是我们了解十三朝古都历史的绝佳之地。镇馆之宝“北魏泥塑佛面”,“汉魏白玉杯”、“三彩黑釉马”是不可错过的馆藏之宝,分别以残缺之美、精湛工艺和生动描绘著称,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洛阳的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穿越千年的残缺之美——北魏泥塑佛面,出土于北魏皇家寺院永宁寺遗址。</p><p class="ql-block">永宁寺在北魏时期,经历一场大火,且历时三月。泥塑佛面像历经烈火淬炼后己经陶化且因深埋地下躲过雷火,而保存至今。</p><p class="ql-block">佛面虽然残损,但他丰腴脸颊、高挺鼻梁与微弯唇角,慈祥中仍透着神秘,而这种残缺也是一种美。</p><p class="ql-block">佛面既保留了鲜卑族泥塑的雄浑力道,又融入了中原的审美传统,印证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后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p> <p class="ql-block">曹魏白玉杯,由整块和田玉雕琢而成,玉质温润洁白,造型简洁大方。杯身呈直筒状,不加任何装饰,尽显玉质之美。 </p><p class="ql-block">它像一位穿越时空的见证者,告诉我们真正的文明之美,从不需要浮华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马背上的帝国荣耀——三彩黑釉马</p><p class="ql-block">三彩黑釉马,是唐三彩艺术的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它通体施黑釉,色泽光亮,只有马的面部、鬃毛、尾巴及四蹄为白色,黑白对比强烈。由于黑釉烧制难度极高,目前全球仅存两件,另一件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马尾短翘的设计,呼应了唐代马球运动的流行——为避免马尾缠绕球杆,骑手常将马尾束起,这一细节被工匠精准捕捉。</p><p class="ql-block">一匹黑釉马,半部丝路史。它沉默矗立,却诉说着盛唐的开放包容、丝路的文明碰撞</p> <p class="ql-block">骨肉亲情不论阶层地位,总能跨越千年让人泪目。</p><p class="ql-block">洛阳博物馆中这件顶级琥珀饰品,<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当年痛失幼女的魏明帝曹叡送给女儿曹淑的陪葬品,骑羊儿造型满满童趣,一旁还配有精致石牌,浓浓父爱让观者动容。</span></p><p class="ql-block">汉代“黄羊祭灶”与“骑羊升仙”的民俗信仰,被曹叡转化为对女儿的终极祝福。寓意女儿骑羊遨游仙界,永脱病痛。</p> <p class="ql-block">金银平脱花鸟铜镜,</p><p class="ql-block">我们主要观赏的是镜头的背面。镜背以金银箔片贴出花鸟图案,再髹漆打磨,纹饰细腻如丝,反映出唐代高超的铜镜制作工艺。看着这面铜镜,你是否想到白居易笔下“云鬓花颜金步摇”的精致,或是温庭筠词中“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浪漫场景呢?</p><p class="ql-block">2023年央视《国家宝藏》栏目曾这样评价:“它不仅是一面镜子,更是打开盛唐之门的密码。”</p> <p class="ql-block">这盏百花灯全身施红、黑、白三色,云纹、几何图案华丽繁复。羽人衣袂飘飘,卧蝉鳞片清晰。上面有一个神仙世界:昆仑山,羽人和长生密码。</p><p class="ql-block">百花灯的灯座、灯柱、灯盘分开烧制,用榫卯拼接。运输时拆成零件,使用时组装,既轻便又不易损坏,造型堪称汉代版“乐高”,是一盏“神话照进现实”的灯。点燃时,灯盏可以调节亮度和角度,使得满室光明如昼,连角落都不留阴影。</p><p class="ql-block">汉人用陶土凝固神话,用灯火点燃希望,让“长生”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一对牵手千年的“古代闺蜜”——北魏牵手陶俑</p><p class="ql-block">两个小女孩雕像,脸颊红扑扑,梳着同款双髻发型,牵手叉腰,笑容满面。</p><p class="ql-block">因为有很多女闺蜜们穿古装以陶俑为背景合影,目前这尊陶俑在网上走红。</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是时光的容器,藏着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密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血脉的延续者。站在展厅里,你会听见陶俑的私语、瓷器的清响、古画的呼吸。每一次驻足,都是与先人的隔空对话;每一件文物,都在讲述“何以中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物不语,但纹路记得所有秘密。</span></p> <p class="ql-block">來到洛阳一定要尝尝洛阳水席。結束博物館的參观,我們驱车到洛阳水席的老字号杰出餐厅“真不同”吃正宗洛阳水席。</p> <p class="ql-block">汤汤水水里的唐风古韵“真不同”老字号</p><p class="ql-block">洛阳水席始于唐代,已有1300多年历史,与龙门石窟、洛阳牡丹并称为“洛阳三绝”。</p> <p class="ql-block">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开出牡丹花——这是周总理对洛阳水席里的牡丹燕菜的赞誉。它是周总理曾经接待外宾时的招牌菜之一,造型精美别致,菜品丰富,荤素搭配合理,口感奇特,清淡又爽口。</p> <p class="ql-block">好丰盛的一桌水席菜品。既有美味的菜肴,又有以武则天装造的人员在传播古老的文化遗产,去洛阳一定要去“真不同”体验一下洛阳水席的味道和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席间,餐厅为食客提供的武皇敬酒仪式,让客人感受与武皇共饮美酒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晚餐之后我们去游玩应天门景区。</p><p class="ql-block">应天门从隋炀帝杨广到武则天,再到狄仁杰和李隆基,这些历史人物都曾在此留下足迹。</p><p class="ql-block">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的正南门,应天门在隋唐时期成为了洛阳城的政治中心,见证了唐朝鼎盛时期的繁荣景象。</p><p class="ql-block">我们到达应天门景区时因为天气的影响,景区闭门,游客不能进入景区游览。只能在门外拍照片,打个卡。但整个门楼和马路对面的天堂和明堂在灯光的装饰和映衬下,威武霸气,一下便将我们带入到1000多年前的大唐盛世里。</p> <p class="ql-block">灯火通明的应天门景区内每一处古迹都有沉淀着华夏文明的密码</p><p class="ql-block">若时间充裕,不妨放慢脚步,在街头巷尾寻找“神都”的千年余韵。</p> <p class="ql-block">洛阳的历史遗迹,配合着这些身着唐装打扮的小姐姐,真的让人有一种穿越唐朝的感觉。当您行走在洛阳的街头巷尾,身着汉服的不只是年轻朋友,还有一家老、中、少儿都配合穿上不同年龄的服装,裙裾飘飘,络绎不绝。头上的牡丹簪花,更是引人注目,美不胜收。 </p> <p class="ql-block">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其美食特色也颇有特色,牛肉汤、养生豆腐汤、光头东饹馍村、小街天府都是吃早餐和午餐、晚餐的用餐首选。</p> <p class="ql-block">牛肉汤——洛阳人喝汤讲究“三美”即“瘦肉薄饼原汤”三者缺一不可。10元/碗的汤里有牛肉、牛杂等,店家还送一份饼丝。饼丝放入汤里浸泡,吸满汤汁,稍软后送入嘴里,有嚼劲及麦香味混合着肉汤味道鲜美,还透着淡淡的香料的清香。</p><p class="ql-block">来洛阳一定要留一天早餐时间给牛肉汤,一定让你念念不忘。</p> <p class="ql-block">光头东饹馍村——地道洛阳菜</p><p class="ql-block">这里的菜品丰富多样,性价比超高,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超适合来这儿品尝地道的洛阳美食。宝子们,来洛阳一定要来尝尝,保证让你回味无穷,吃了还想吃</p> <p class="ql-block">豫·李强豆腐汤</p><p class="ql-block">豆腐汤是洛阳市的传统小吃之一,是洛阳人过早的首选的品种之一。其味鲜价廉,街头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两天洛阳游结束,下一站阅行河南的城市是开封市。</p> <p class="ql-block">分享在我们在洛阳的小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