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51年初,不到七岁的我被送进了西南局人民小学。那时,新中国刚刚解放,百废待新,为建设新中国,建立新秩序,各级干部都肩负重任,终日忙于政务,无暇顾及家庭和子女教育,所以人民小学实行全员住校制度(又叫住宿生)。</p><p class="ql-block"> 以后才知该校前身是晋冀鲁豫军区干部子弟校,它诞生于1945年邯郸战役胜利之后。学校成立时,时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的刘伯承元帅就为其立下了“铁的纪律”这一校训,强调学生要成为有文化、有道德、爱劳动、爱祖国,兼具创造精神和严守纪律的人,绝不能培养出特殊阶层和娇骄儿。</p> <p class="ql-block"> 解放西南后,学校随二野迁至重庆,改名西南局人民小学,学校的首任校长是邓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1952年初,因小平同志调到北京工作,卓琳卸任,改由刘兰畦担任校长。</p> <p class="ql-block">刘伯承</p> <p class="ql-block">邓小平与夫人卓琳</p> <p class="ql-block">贺龙</p> <p class="ql-block"> 入学初印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刚踏入学校,到处都很新鲜。我懵懵懂懂地被分了班,老师说什么我也不完全明白,但是有句是听明白了,就是已经开学了,明天要正式上课了。下课之后,我在教室外的操场上,看到一位老师正带着一群稍大的孩子们在排练节目。定睛一看,那不是我们幼儿园跳过的,庆祝西藏解放的舞蹈嘛!听着他们唱着“喜马拉雅山上红旗迎风飘扬……”,只见那些同学被老师来回调整队形。我在一旁看着,心里直犯嘀咕:怎么没叫我去呀?我明明也会跳啊,压根没考虑到排练的老师还不认识我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的“风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开始上语文课,老师让我们翻开书,她说,她念一句,大家跟着念。我记得第一课的内容就是“人”,接着是“一个人”“一个人有两只手”,然后是“左手右手”“工人做工,农民种田”……。很快,我就记住了这些字。我开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起了话,他指着我因拿书而胖胖弯曲的手肘,笑着说:“你看,你这像屁股!”我生气地反驳:“你的才像!”由于我俩声音太大,被老师听到了,老师毫不客气地说:“你们不想上课就请出去!”就这样,入学第一天上课,我就被罚站到了门口。</p><p class="ql-block"> 记得这样的被罚到课堂门外,在小学有三次,第二次是二年级的时候,我和班上一个叫高原的女同学,在上课时抢梧桐子吃,她拿出一粒炒得很香很香的梧桐子放在桌子上,因为当时的桌子很破,上面有不少的坑坑,她就把它放在坑坑里,然后对我说,“我喊一二三,谁抢到就是谁的”,她“一二三”一落地,我的手已经放在梧桐子上,她的手一下重重地打在我的手背上,我忍不住大笑了起来,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笑的,当时竟然笑的停不下来,老师见状,很生气地走过来,直接把我们两个罚出了教室。</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是三年级,我们开始学珠算,当时教珠算的是一个男老师,名叫丘正谋,他脸长得很长,瘦削,特别是下巴,尖尖的,还长了一口暴牙。因为听说他和我妈妈曾经在一起搞过土改,起初我对他还挺尊敬的。但有一件事让我对他的印象坏极了。那天他来上我们班的课,当时由于怕同学们在上课时说话,班主任把我们班的男生和女生搭配坐,我很倒霉,和班上最调皮的男生之一的 李候咪坐在一起。丘老师在上边教大家念珠算口诀,他念到“一去一”,我们跟着念“一去一”,正在这时,李候咪举起手,指着我向老师报告说,“老师,她说你是缺牙巴”,因为“一去一”和“缺牙巴”都三个字,意思是说我不是念的“一去一”,是念的“缺牙巴”。可想而之,老师顿时大怒,根夲不听我解释,把我赶出了教室,我十分委屈也很气愤,恨透了李候咪。下课了,丘老师还不肯罢休,把我叫到他办公室,继续斥责,我很生气也很奇怪这个老师怎么会相信我骂他“缺牙巴”。当时我眼泪挂在脸上,但是毫不退缩地大声喊到,“我没这样说你,你怎么不相信我?”由于我从小长期一个人独立生活,养成了我“倔强”的性格,不管老师怎么说我就是不承认,后来或许是丘老师看我一直坚持,可能气也消了,就和言悦色地对我说:“没说就是好学生”。从那以后他在我心中的威信一落千丈。而我也留下了“倔”的名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小学里的高光时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但是在小学我也有很风光的时候,记得小学二年级时,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大雁”,老师叫根据这篇文章写篇作文,我竟然把它改成了“散文诗”,现在想来可能质量也不会好高,但当时确确实实让老师们非常吃惊,我记得老师不但给大家念了我的作文,还到处夸奖我。</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苏联英雄卓娅和舒拉的妈妈来学校参观,同学们送的礼物大多是自己做的书签和蝴蝶标本之类的。而我突发奇想,找来黄泥巴,做了两个“好好学习”的泥娃娃看书的作品,还涂上了颜色。这份独特的礼物又让老师惊喜不已,最后和大家的礼物一起送给了苏联英雄的母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严格的教育与深刻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民小学的教学质量是很高的,教育的方法也非常好,有的事至今印象很深,记得我们在一年级时,当时中国字都是繁写体,小学生要全部记住是很难的,但是老师在教我们认一些很复杂的字时,总是能想办法让我们记住,比如“听”字,当时没简化时很复杂(聽),老师就教了我们一个口诀“我的耳朵长,我姓王,我今年十四岁,我在一心小学读书”很快大家都记住了,又比如在教我们“伞”字时(傘),也教了一个口诀,“一个大人带了四个小人,在十字路口等人”,这些记字的办法让我终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学校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一年级发生的一件事,因为我们学校大多数学生都是干部子弟,当时伙食比较好,我们学校的食堂紧靠的是求精中学(以后的重庆市第六中学)操场,一次,我们学校有的学生把包子皮和吃不完的馒头扔到食堂窗外的求精中学去,还和求精中学的学生发生争吵,引起了求精中学学生的强烈不满。第二天学校教导处张主任把全校学生集合在大操场上,看见他因愤怒而铁青的脸,操场上没一个人敢说话,他狠狠地批评了这件事,因为激动,他的声音特别响,话也特别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从心底里觉得这种不爱惜粮食和认为干部子弟高人一等的思想和做法是相当可耻的。从那以后再没人做这样的事了。</p> <p class="ql-block">学校风雨操场</p> <p class="ql-block">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宿舍楼</p> <p class="ql-block">注:图片來自网络和档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