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保定,我们来到了定州。定州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著称于世。商周以来,定州一直是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首先游览的是定州的标志性古迹——开元寺塔。 开元寺塔前宝塔遗珍馆。参观馆中展示可知,开元寺塔由塔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座为砖石砌筑,呈八棱形,下大上小,可拾级而上。塔身十一级,为八角形楼阁式,从下至上按比例逐层收缩、递减。塔身外部四个正方向均辟门,门上彩绘火焰纹,象征佛光普照、香火缭绕的佛门圣景,四个侧方向辟盲窗,盲窗上彩绘纹饰。 定州开元寺塔,因建在开元寺中而得名。开元寺早已毁,寺中建筑唯存此塔。开元寺塔始建于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落成于北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兴建此塔的原因,一是为了供奉开元寺僧人令能奉旨从西竺取回的佛经;二是军事所需,登塔可望辽国军情。在北宋时期,定州地处宋辽交界边陲,为国之门户,有"天下十八道,为河北最重,河北三十六州军,为定州最要"的说法,所以此塔又名料敌塔。塔高83.7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砖塔,也是全世界同时期同结构建筑物中最高的建筑物,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将其誉为"中华第一塔",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 class="ql-block">部分定州历史名人。</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苏东坡塑像。北宋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九月,苏轼(号东坡)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左朝奉郎、定州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知定州军州及管内勤农事、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任定州知州。定州是苏轼所达我国最北之处。</p> 土地庙。 署衙小巷。 街巷游乐场。 定州中医馆和大宋定瓷行。 <p class="ql-block">定州选拔出的文科状元们(雕塑)。</p> 鱼跃龙门汉白玉雕塑。 定州贡院的入口——西辕门。 <p class="ql-block">定州贡院(又名考棚),是我国北方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封建社会选拔秀才和贡生的考场,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由州牧王大年创建定州贡院,汇集辖区内文武考生应试。道光十二年(公元1822年),州牧王仲槐劝捐于民,展拓场地、重修、增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考场,之后历经修缮保留至今。</p> 考生进入考场之前需要经过搜身安检。 笔参造化。贡院考棚——笔试考场。 <p class="ql-block">考场里。监考官可是配刀的呀!</p> 文昌宫。 <p class="ql-block">龙门。</p> 二堂阅卷。 揽胜楼的墙壁上还留有文革时期的标语口号。 贡院角落里的监控室。 步道上镶嵌着“金榜题名”的大字石雕。 <p class="ql-block">通过文科考场的东辕门便是武科考场。来自各地的考生均要到此报到。</p> 演武厅。考官监督打擂的位置。 <p class="ql-block">武考的考生都要上擂台比试拳脚。</p> <p class="ql-block">擂台之上。</p> 比试马上功夫。 比试射箭。 武科内场判卷情景。 颁簪花礼,是学政大人对考取的新秀才进行祝贺性、勉励性的礼仪。全部过程为赏给红花,并为新秀才的帽子上插花,叫做簪花,然后到文庙向孔子像行礼等。 <p class="ql-block">定州武科选拔出的几位武状元(雕塑)。</p> <p class="ql-block">贡院前大牌楼的背面,横额题字“弘文崇德”。花坛四周的斜卧浮雕以图案的形式展现了古中山国八景。</p> 贡院门前的阁楼式凉亭。 古中山国城门楼。定州古州署,是封建王朝地方长官行驶统治管理的政治舞台,是定州最高地位和最大权利的象征。它承载着封建帝制文化的历史,映射着定州先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定州署整体建筑和装帧风格,几乎还原"定州署衙"庄严肃穆的古容古貌,复现了封建帝制的古州署文化特征。并且利用蜡像,浮雕,壁画,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定州文化以及历史上发生在定州衙署的真实典故,如"鞭打督邮""曹睿训子""日月不居""雀屏中选""唐太宗宴中山""盛唐最大的棱厂""燃煤撩袖"等等。 定州署衙正门。注意警示牌:“诬告加三等,越诉笞五十”。 “天下为公”牌楼。警示牌:“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 ,上天难欺”。 大堂,明镜高悬。 思補堂,二堂。悬匾额:“正大光明”。 聚胜楼。 署衙之内共分六科:礼科、工科、户科、刑科、吏科、兵科。 玉壶堂。 到此一游。 月门。 宅门。 崇文街石牌楼。 <p class="ql-block">论语。子曰:………。</p> 定州文庙又称"孔子庙",始建于公元848年(唐大中二年),是河北省历史较久的州府文庙之一,是河北省保存规模最宏大、建筑格局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文庙建筑群。保存下来的东、西、中三个相邻的院落,建筑布局为中轴式。东院主要建筑为崇圣祠与魁星阁;西院为明伦堂;中院为大成殿、戟门、棂星门,此外还有东坡双槐、槐抱春、落星石等景点。 文庙中,戟门前,东坡双槐逾千年。 官厅有一块落星石。 大成殿。 大成殿内供奉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彩塑像。 <p class="ql-block">位于文庙隔壁的中山书院。</p> 陈氏定窑艺术馆。 定窑瓷器。 <p class="ql-block">定州博物馆。这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相当厚重、馆藏文物十分丰富的地方博物馆,可谓县级博物馆的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大厅正面是一幅巨大的紫铜壁画式浮雕,汇集了馆中珍藏的主要文物。该馆收藏文物计五千多件。</p> 汉家陵阙展厅。 此厅重点文物荟萃。 中山国王陵出土的金缕玉衣。 <p class="ql-block">东汉掐丝镶嵌宝石金辟邪。</p> <p class="ql-block">东汉代雕龙乳钉纹青玉璧。</p> “北朝佛陀”展厅。 秦砖汉瓦,图案精美。 透雕双思维菩萨像(北齐,公元550—577年)。 供养菩萨像(北齐—隋,公元550—618年)。 白石自来佛头像(北朝晚期)。 唐伯虎绘:仕女图。 <p class="ql-block">清,鎏金点翠嵌宝“诰命”龙凤冠。</p> <p class="ql-block">清,鎏金花朵纹点翠羽金簪。</p> “故乡星空”展厅。 习武之地,义士之邦。 刘禹锡。 苏东坡。 晏阳初。 <p class="ql-block">唐——五代,鎏金铜天王像。</p> 尘外千年。 古典家私。 太平盛世(泥塑)。 定州博物馆广场上的青铜狮子,衬映着远处的开元寺塔。 <p class="ql-block">阵雨后的定州博物馆前广场,对面是“贡院”牌楼正面。</p> 定州宋街是一条仿古建筑的商业街,距离开元寺塔很近。 宋街上的小桥流水酒家。 屹立在宋街街头的北宋时期的开元寺高僧会能雕像。 九龙喷水石雕。 从宋街望开元寺塔。 街头食客的雕塑。 晏阳初旧居布局为四合院式民宅,系典型北方风格的民居。原由东、西、南院及西跨院四部分组成,由于战乱等原因,东院建筑已不复存在。现存西院生活区的北房5间,东西厢房各3间,南房5间。晏阳初旧居为研究晏阳初平民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场所。 晏阳初(1890年10月— 1990年1月),祖籍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1913年就读于香港圣保罗书院(香港大学前身),后转美耶鲁大学,主修政治经济。晏阳初是世界著名的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他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晏阳初自1920年代开始致力于平民教育七十余年,被誉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与陶行知先生并称“南陶北晏”。他是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乡村建设元老,与爱因斯坦一起被国际学术界并列为“世界上为社会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十大名人”之一。1990年1月17日,晏阳初病逝于纽约,享年100岁。 晏阳初1920年代—1930年代在河北定州的平民教育实践为定州乃至河北留下了大量有形和无形的宝贵财富。 定州南城门处在修葺中,未能参观。我们来到定州瞻宸门。 瞻宸门内回顾。 瞻宸门内众春园。别以为这是普通景点,这可是中国最早的"官民共享"园林,连康熙、雍正、乾隆这些大佬都曾驻足于此。 <p class="ql-block">驻春阁就像悬浮在水中的仙境,站在这里能俯瞰整个湖区景色。清韵轩更绝,背山环水,倒影简直美到让你的相机快门要爆。</p> 众春新园牌楼。定州众春园始建于北宋时期,由北宋名相政治家韩琦命名,取“偕众同春,与民同乐”之意,是中国历史上较早期的官民同赏的公共园林。该园不仅再现了宋代园林的秀美景致,还融入了沉浸式、互动式的新场景和业态,形成了一个集游学研学、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p class="ql-block">众春园湖景。这个被埋没千年的园林,如今重生了!众春园占地约458亩,建筑风格以北方宋式为主。园内建设了“众春八景”,包括韩苏祠、雪浪亭、驻春阁、清韵轩、熙然台、御书院、百花池和悠然山,这些景点再现了宋代园林的山水意境。此外,众春园还成为展示定州历史文化的舞台,为定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p> 瞻宸巷牌楼。我们在此用罢午餐水饺后启车回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