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明德润心,启智笃行致远——记三元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专题培训活动

🌸Xiao美悠悠

<p class="ql-block">  以铸魂为炬,照亮立德树人之路;以明德为泉,润泽赤子求知之心。启智慧之钥,叩开真理殿堂;践笃行之志,奔赴教育远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一一题记</p>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上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三明本土红色资源优势,开发富有三明特色的思政课程资源,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升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2025年5月9日,三元区全体中小学思政教师参加了三元区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专题培训活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聆听专家智慧,赋能教师成长</p> <p class="ql-block">  上午,三明市教育学院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王毕珍带来《一体化视域下思政课教学思考》专题讲座。讲座中,王毕珍老师围绕“溯源”“循道”“优术”三个关键词展开。王老师从思政课的历史渊源切入,回溯了思政课、思政课一体化的发展历程,阐释了思政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一体化建设实践层面,王老师结合相关政策与三明经验,阐述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施路径。她强调应遵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设计逻辑,确保不同学段思政教育的连贯性与递进性。</p><p class="ql-block"> 讲座的核心环节,王老师结合思政课教学实践,系统阐释了学科育人的实施策略。她强调,思政课应担负起“铸魂育人”的神圣职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将课程核心素养培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在教学实操层面,王老师以初中教材“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为例,演示和剖析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路径,这一示范将抽象的教学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方案,引发教师共鸣。同时,王老师还强调要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探索实践类教学,推广介绍了2024年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开掘地域禀赋:“一核双向三联”促中学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王老师的讲座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支撑,为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讲座开阔了教师们的视野,激发了教师们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热情和信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寻迹峥嵘路,笃行砺初心</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前往参观“三明实践”现场教学基地。本活动立足三明本土文化资源优势,创新打造全链条的思政育人新体系,探索思政微课堂在教育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为思政教育注入新活力,打造沉浸式、体验式教学场景。同时,借鉴基地在整合多方资源、搭建育人平台的成功经验,推动思政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思政教育创新范式,助力构建更具时代性、实效性的思政育人新格局。</p><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智卿在三明市博物馆门前给全体参训的思政教师上了一堂思政课。他强调了思政课的重要性,并对全区思政教师提了三点要求:一要持续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及时将新思想、新内容融入课堂,保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二要优化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让思政课堂 “活” 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要提升个人素养,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做到言传身教。陈副局长的期望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这些嘱托不仅是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更是为培养新时代人才指明方向。</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走访三明博物馆,助力新时代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  学员们怀着崇敬与期待的心情踏入三明市博物馆的那一刻,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这座矗立在城市中的文化殿堂,承载着三明地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记忆,宛如一部无声的史书,等待着人们去翻阅、去解读。 </p><p class="ql-block">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三明中央苏区革命历史基本陈列馆,馆内以“风展红旗如画”为主题,分为“红旗飘飘”“红旗漫卷”“红旗不倒”“红旗领航”四个展厅,讲述三明的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展现了三明中央苏区的历史变迁。最吸引目光的是 “红色记忆” 展厅,这里陈列着大量与三明地区革命历史相关的珍贵文物和资料。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封封手写的信件、一件件破旧的衣物,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p><p class="ql-block"> 在讲解员的详细介绍下,学员们了解到,在三明这片红色土地上,曾经留下了许多革命先辈们的足迹,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寻味俞邦古韵情,绘景乡村今朝兴</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我们来到被称为“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参观古廊桥、千年古樟、灵泉、特色小吃民俗文化馆、“寻根追味”小吃街、尚书巷、沙县小吃记忆馆、四季果园等地标,作为乡村振兴先行者,俞邦村飘出引领风骚的“幸福味”!在领略当地清新秀丽生态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沙县小吃制作工艺与发展历程,近距离感受小吃产业给村民带来的幸福生活,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沙县小吃促进乡村振兴,继续引领风骚的殷切希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老师们表示,这是一次精神思想的洗礼之旅,也是一次涤荡心灵的震撼之旅。作为思政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融入教学中,用生动的故事、鲜活的案例感染学生,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p> <p class="ql-block">  学履不停,行而不辍。此次培训堪称一场知识的饕餮盛宴、一次心灵的深度洗礼、一回思想的破茧蜕变、一趟灵魂的扬帆远航。思政教育之路漫漫,任务艰巨且责任重大,仍需策马扬鞭,奋勇向前。三元区中小学思政教师将以此为起点,把培训所获的思想成果切实转化为行动实践,怀揣炽热的教育梦想,在思政教育征途上笃定前行。以思政课程为刃,铸魂育人;以创新实践为帆,启智润心。这场汇聚思政之光的素养淬炼,是初心的传承,更是使命的奔赴,让每一位三元区思政教师都成为播种理想、点燃希望的摆渡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编辑:潘美玲、余秀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摄影:林巧香、梁劲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