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陕州地坑院:地平线下的千年奇观

钱女子

<p class="ql-block">  在中原大地的深处,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隐藏着一处神秘而独特的景观——陕州地坑院。</p><p class="ql-block"> 5月6日我和爱人参观了陕州地坑院。</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地坑院的建造过程十分独特。首先,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一个深约7米、边长约10米的正方形大坑,作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至14孔窑洞,分别作为主窑、客窑、厨窑、牲口窑、茅厕、门洞窑等。为了防止雨水倒灌,院子中央还会挖一个深6至7米的渗井。在崖上地面四周,砌有青砖青瓦落水檐和高30至50厘米的拦马墙,也称女儿墙。地坑院的布局有着严格的规矩,主窑为长辈居住,其他窑洞则根据辈分高低、年长有序依次居住。这种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家庭礼数与尊卑关系,承载着深厚的儒家文化气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有21个相互打通的地坑院,每个院都设置了不同的主题,全方位展示了地坑院的历史演变以及陕州地区人们的生活风貌与民俗技艺。在历史院,通过一幅幅图片和一件件实物,我了解到陕州地坑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是古代人类穴居方式的遗留,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在营造技艺院,图文和实物标本展示了地坑院“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的建造过程和科学原理,让我对古人的智慧赞叹不已。民居院保留了老式农民居住时的风貌,门窗及部分室内物品保留了传统样式,让人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岁月。婚俗展示院通过图文、实物展示等形式,生动地再现了古代陕州传统的婚俗仪式和习俗,精美的嫁妆、传统的婚礼服饰,让我感受到了古代婚礼的热闹和喜庆。农耕院展示了古陕州不同的农耕工具,介绍了农业耕作的具体方式和方法,这些熟悉的农具,勾起了我对童年乡村生活的回忆。</p>

陕州

坑院

展示

地坑院

主窑

婚俗

实物

传统

图文

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