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哈布神庙是拉美西斯三世的陵庙,这座建筑主要是为了祭奠拉美西斯三世而建造的,曾经是底比斯的经济中心,还拥有神庙、储藏室、作坊和行政大楼,供祭司和官员们休息的场所。直到公元九世纪,这里仍然是居民区,因此人们更习惯称其为哈布城。</p><p class="ql-block">哈布神庙的历史见证了古埃及由繁荣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在拉美西斯三世在位期间,埃及经历了多次对外战争和对内改革。在卢克索的众多大型神庙中,哈布城的这座神庙保存得比较好,是法老统治时期最后一座大型建筑工程,也是古埃及由盛到衰的纪念物。</p> <p class="ql-block">神庙的入口处有一个模仿叙利亚门要塞而建两层建筑,围墙上是法老打击敌人的巨型浮雕,国中右边的高大建筑是托勒密时期的哈布城塔门。</p> <p class="ql-block">穿过叙利亚门,就来到哈布神庙前的广场,迎面是神庙的第一塔门。塔门上的浮雕描述的是拉美西斯三世在奥西里斯神面前打击敌人的场景。</p><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三世(公元前1184年~公元前1153年在位),是古埃及第二十王朝的第二位法老,在位期间发动了多次战争,阻止利比亚和海上民族的入侵。连年的征战,消耗了埃及的财富,令埃及逐渐趋向衰落。</p> <p class="ql-block">这是第一个庭院,两旁是柱廊,这里曾是法老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第二塔门上的浮雕,头戴瓦吉特王冠的法老向头戴双羽冠的阿蒙神和阿蒙神的妻子穆特赠送战俘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柱廊里粗大浑厚的的圆柱上,刻满了阿蒙神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柱廊的墙壁上,是拉美西斯三世挥舞着武器杀敌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残留的拉美西斯三世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这尊还算比较完整的拉美西斯三世雕像,手持象征王权的弯钩和连枷,脚下站的是他的王后。</p> <p class="ql-block">这是第二庭院,庭院中有高达23米的石柱,每根石柱上都刻有神秘的象形文字和图案,展示了古埃及丰富的文化和宗教背景。其中最著名的是由24根石柱组成的石柱厅,顶部保存有色彩鲜艳的浮雕。</p><p class="ql-block">神庙的壁画描绘了法老出征前向诸神献祭、接受祝福,以及凯旋后向诸神祭献俘虏的场景。这些壁画深刻而清晰,旨在防止后世法老抹去拉美西斯三世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穿过第二庭院,来到多柱大厅。多柱大厅的屋顶已经不存在了,曾经巨大的石柱也只剩下一个个巨大的底部,下午的阳光照射着曾经辉煌的哈布神殿。</p> <p class="ql-block">返回到哈布神殿庙前的广场,看到广场周围还残存着当年哈布城的部分建筑遗迹,可以看出拉美西斯三世神庙的前貌是何等的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3月20日中午11:12时,我们来到孟农神庙,只见两座巨型石像--孟农神像矗立在尼罗河西岸的原野上。原来这里是一座神庙,还可以看出巨像后面的神殿废墟遗址,但是现在只剩下两座巨大的、已经看不出面目的有20多米高的法老雕像,据说是阿蒙霍特普三世法老的雕像。由于年代久远,法老神殿已经见不到,只有这两尊石像虽然严重风化却还忠实的守护着早已不见踪迹的法老神殿,静静地守望着历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午餐是努比亚餐,味道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努比亚餐厅的厨师给我们展示了努比亚美食的烹饪。</p> <p class="ql-block">乘马车游览卢克索。卢克索为埃及古城,位于南部尼罗河东岸,南距阿斯旺约200公里,因埃及古都底比斯遗址在此而著称,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底比斯兴建于中王国第十一王朝时期,到新王国十八王朝,底比斯进入鼎盛时期,城市跨尼罗河中游两岸。据说当时的底比斯人烟稠密、广厦万千,城门就有一百座,荷马史诗中把这里称为“百门之都”,是世界上最大城市。</p><p class="ql-block">卢克索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有着“宫殿之城”的美誉,尼罗河穿城而过,将其一分为二。如今卢克索已成为一座现代旅游城市、埃及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乘马车一瞥卢克索神庙。卢克索神庙(LuxorAmonTemple)证明了卢克索辉煌过去。它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十九个法老(公元前1398-1361年在位)艾米诺菲斯三世为祭奉太阳神阿蒙、他的妃子及儿子月亮神而修建的。到第十八王朝后期,又经拉美西斯二世扩建,形成现今留存下来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卡纳克神庙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960年至公元前1926年的中王国时期,那时第十二王朝的上埃及法老萨努塞一世在此新建了一座小圣殿,以供奉底比斯守护神“阿蒙神”。随着底比斯法老在该地的统治地位日益稳固,他们所尊崇的“阿蒙神”及其家族成员逐渐晋升为国家主神。在十八王朝法老图腾卡蒙的祭司们的推崇下,“阿蒙神”与太阳神“拉”融合,共同尊为至高无上的“阿蒙·拉神”。原先的小圣殿因此得以升级为宏伟的“阿蒙·拉神”神殿,并开启了持续的扩建历程,新王国时期的第十八、十九王朝,卡纳克神庙的扩建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卡纳克神庙是世界上残存的古代最伟大的神庙群,进入神庙的第一道塔门前,拉美西斯二世建造了一条羊头狮身斯芬克斯大道。</p><p class="ql-block">古埃及人认为公羊是阿蒙(太阳神)的化身,在他们的两爪之间雕刻着拉美西斯二世小雕像,接受着神的庇佑。</p><p class="ql-block">在卡纳克神庙的入口处,一座体型小巧并且历史悠久的方尖碑静静伫立。</p> <p class="ql-block">公羊人身像后面是神庙第一道门墙,进门之后首先看到的是阿蒙神庙的大庭院,这里集中的名目繁多的古迹,左侧是谢提二世祠堂,对面有一座面部酷似图腾卡蒙的羊头狮身像,祠堂右侧是小型的拉美西斯三世神庙。大庭院中央还有一个孤零零的纸草状立柱,这是原先曾有的一座25王朝努比亚法老塔哈克时代的结构独特的亭子所遗留下来的。</p> <p class="ql-block">第一庭院的狮身羊面像</p> <p class="ql-block">羊头狮身像</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三世神庙,该神庙其实就是拉美西斯三世法老在哈布城神庙的一个微缩版。</p> <p class="ql-block">据说拉美西斯三世在位时,除了大规模自建神庙,还喜欢篡改前人壁画,特别是抹掉前法老印章,刻上自己名号。神庙里印章个别字母不成比例的深刻,留下满墙小黑孔。</p> <p class="ql-block">卡纳克神庙的第2道塔门高达29米,由拉美西斯二世亲手打造。城门左侧,一尊高15米的红色花岗岩雕像静静矗立,这是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他的两腿之间竟刻着王后的雕像,一大一小和谐的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拉美西斯二世站立像</p> <p class="ql-block">穿过高达29米的第二塔门,我们踏入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宏伟空间多柱大厅,它是由第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一世、塞提一世和拉美西斯二世三代法老鼎力修造,面积达103米×51.8米,共有134根圆形巨柱,中央12根最大,高23米,直径5米,柱顶呈莲花状,是古代建筑中最高大的石柱。在门楼和柱厅圆柱上有丰富的浮雕和彩画,既表现宗教内容,又歌颂国王业绩,并附有铭文。</p> <p class="ql-block">纸莎草形状的柱头,抬头看时天空很美。</p> <p class="ql-block">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中高耸的石柱,雄伟的庙宇以及巨大的石块从柱子顶部轰然坠落的惊险的镜头就是在这个被称为石柱大厅的地方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石柱密集如林,柱、梁、墙遍布雕刻,走在石柱之间,仿佛置身在岁月的丛林里。</p> <p class="ql-block">穿过多柱大厅便来到第三塔门,这是卢克索神庙的创建者阿蒙霍太普三世修建的,同时远远就可以看到图特摩斯一世所立的方尖碑,高23米,重140吨。再往前走,眼前的景象令人唏嘘不已,这座塔门已不复往日辉煌,只剩下石块堆砌而成的残垣断壁。</p> <p class="ql-block">方尖碑是除金字塔之外,古埃及文明最具特色的象征。方尖碑一般以整块花岗岩雕成。重达几百吨,四面均刻有象形文字。方尖碑通常被成对地树立在神庙前,法老们用方尖碑来祀奉太阳神,彰显威严,炫耀胜利。</p><p class="ql-block">曾经古埃及拥有的方尖碑数量可谓浩如烟海,然而历史的沧桑,许多方尖碑遭受了损毁,有些被运往世界各地,如今在罗马、巴黎、伊斯坦布尔等城市,我们依然能目睹这些古埃及人的方尖碑,古老而神秘,犹如一把把锋利的剑直刺苍穹,成为这些城市最为神圣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这座方尖碑是世界上第一位女王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所立,碑身全高29米,重323吨,方尖碑其断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用整块花岗岩制成,顶部为金字塔形,常镀合金。碑身刻有象形文字的阴刻图案,铭文“为圣父阿蒙拉神树立此碑”。它是当时最高的方尖碑,也是现在埃及境内最高的方尖碑。</p><p class="ql-block">这座方尖碑曾被高大的塔门予以遮挡,直至近代的一次大地震导致塔门塌落,这座方尖碑才得以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由于长时间阳光照射的差异,方尖碑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卡纳克神庙中,阿蒙霍特普三世精心修建了一座圣湖,专为重大节日祭祀前的净身仪式而设。圣湖畔,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另一座方尖碑巍然耸立,碑上刻着女王的名字“拉神的正义之魂”,彰显着他的神圣地位。</p> <p class="ql-block">一座圣甲虫的雕像静静伫立在方尖碑前面,仿佛守护着这座古老的神庙。崇拜圣甲虫在古埃及是一种神秘而独特的宗教现象,圣甲虫象征着太阳神的复生和再生,象征着财富。当地人会围绕这座巨大的圣甲虫雕像逆时针旋转七圈。</p> <p class="ql-block">前往红海,旅游大巴车继续行驶在沙漠里。</p> <p class="ql-block">红海位于亚洲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交界处,是两个大洲的分界线,并隔着曼德海峡与著名亚丁湾相接,通过苏伊士运河和地中海相连,是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勾连亚欧非三洲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p><p class="ql-block">红海的长度约在2253公里左右,最大宽度也有306公里,总面积达到了45万平方公里,是全球面积最大的内陆海之一,比很多国家的面积都要大。其海洋内部拥有大量的礁石存在,沿岸也多有热带珊瑚礁发育,生活的鱼类虽然有400多种,但大多数为热带海洋生物,有着典型的印度洋生态环境特点。</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0日晚入住靠着红海的赫嘎达AMC全包式度假酒店,该酒店拥有私人沙滩和一整片的海岸线。</p> <p class="ql-block">因为这几天红海风大,红海出海浮潜的计划也搁浅了,只能在这“一半海水一半沙漠”的红海边上感受海风的吹拂与沙漠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清晨,酒店旁的红海清澈,呈蓝绿色,水色分层,从天蓝到蓝宝石色。</p> <p class="ql-block">看海上滑翔伞者在空中飞翔,享受红海的壮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在泡沫中享受度假欢乐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酒店附近走走看看</p> <p class="ql-block">3月22日由红海前往开罗,一路上左边是沙漠,右边是红海,景色迷人。</p> <p class="ql-block">进入了苏伊士运河湾</p> <p class="ql-block">休息点</p> <p class="ql-block">午餐休息点</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往开罗</p> <p class="ql-block">前往哈利利集市的路上,人多车多,还未来到集市,嘈杂喧嚣的街道,再加上导游说在集市里要时刻注意财物安全等,让我们心生畏惧,有点不知所措。</p> <p class="ql-block">汗哈利利集市位于开罗市中心的老城区,是中东地区最大的集市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伊斯兰风情。集市最初是法蒂玛王朝的王室家族墓地,但在14世纪下半叶,马穆鲁克王朝的大将哈利利出于对什叶派法蒂玛王朝的反感,摧毁了墓地并在此建立了客栈和其他设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了一个繁荣的集市,吸引了众多商贩和游客。</p><p class="ql-block">哈利利集市以其古朴的店面和齐全的货物深受外国游客喜爱。市场内主要出售金银首饰、铜盘、石雕、皮货及其他埃及传统手工艺品,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埃及美食、体验水烟,并购买精美的工艺品。</p><p class="ql-block">哈利利集市不仅是购物的好去处,更是体验开罗市井生活和阿拉伯风情的好地方,由于时间有限,许多地方我们只能车览,但是市场内的建筑风格古老而富有阿拉伯特色,街道两旁的破落穆斯林寺庙和店铺中偶尔露出的华美细节,让人感受到古老开罗的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体验埃及的水烟,抽烟时先在烟瓶里放入清水或薄荷,然后连接烟管和烟瓶,再把个人喜好的烟草(也就是水果香料)放入烟锅内,接着用铝箔包好烟锅,扎上眼,再把燃烧的木炭放在铝箔上,用力吸几口,木炭就会点燃烟草,于是,香料化成了烟雾,屋子里就会弥漫着水果的清香。</p><p class="ql-block">早在古埃及时期,水烟就是富贵与地位的象征,只有皇室成员和贵族才能享用。如今水烟已经融入了埃及平民百姓的生活中。在开罗的街头,随便一个小吃馆都备有水烟。</p> <p class="ql-block">乘车再看看中东地区最大的集市之一的哈利利集市,这里熙熙攘攘,人声鼎沸,每个角落都弥漫着人间烟火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埃及纸莎草纸画是埃及文化瑰宝、世界上最早的纸画。纵使过去了几千年,在埃及,制作纸莎草纸画的每一个步骤都不曾变过。并且,只有以尼罗河两岸采摘的纸莎草为原料,严格按照与古埃及完全相同的程序手工制成纸莎草纸,再由传统画师用纸莎草笔精心绘制,才能得以生成。</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3日上午11:30分(开罗时间)从开罗国际机场乘海南航空波音飞机飞深圳,经过九个半小时的飞行,于24日凌晨四点零四分到达深圳,行李提取后,于6:55分起飞,9:00到达昆明长水机场,结束为期十三天的埃及之旅。</p> <p class="ql-block">古埃及璀璨夺目的历史与文明,让人在踏上埃及的土地上,都会被那一幅幅的画卷所震撼并直击心灵深处。在人生的旅行清单里,埃及绝对是必去的一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8日写于昆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