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探访三都集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前不久,我们以自发的民间考察方式,专程往三都水族自治县探访,接触到关于“村马”、产蛋崖、水书文化、九阡酒及都江镇(原都江厅)等水族悠久的特色历史文化和自然奇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县总人口有4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7%,全国63%以上的水族人口都聚居在三都。这里被誉为“山水风光之都、水族风情之都、特产丰富之都”,是为“三都”也。</span></p> <p class="ql-block"> 这坛“九阡酒”,看似毫不起眼、土里土气的,实则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诸多故事。</p><p class="ql-block"> 1.“九阡酒”</p><p class="ql-block"> 距三都县城的60余公里远的九阡镇,素有“女儿出生或老人下葬,都要酿酒下窖”的千年习俗,已成为水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九阡酒”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其酿酒技艺与蜚声中外的茅台酒一样,须用当地的糯米、泉水、酒药和气候融合,缺一不可。</p><p class="ql-block"> 1958年“五一”期间,时任三都县的副县长蒙世花,随少数民族参观团到首都北京,受到毛泽东主席及中央领导的接见。宴会上,蒙世花代表全国少数民族以“九阡酒”敬献毛主席,饮用后毛主席对九阡酒赞不绝口,连声评价“好香、好甜、好酒”;</p><p class="ql-block">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九阡酒”被官方指定为祈福专用酒、2009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又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p> <p class="ql-block"> 2.贵州“村马”</p><p class="ql-block">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继轰动于世的贵州台江“村BA”、榕江“村超”后,三都县又来一个“村马”。</p><p class="ql-block"> 水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爱马、养马是传统习俗,赛马活动更深受人们喜爱,以至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命名三都县“中国赛马之乡”称号。建有颇具规模的“西部赛马城”,并举办全国美丽乡村速度赛马联赛(简称“村马”)等大型赛事活动。</p> <p class="ql-block">“马背上的民族”</p> <p class="ql-block"> 马“马”与共,老夫也乘兴聊发一番少年狂。</p> <p class="ql-block"> 3.产蛋崖</p><p class="ql-block"> 三都县的咕噜景区,已是国家级4A景区。景区内有中国水族原生态村落,更有产蛋崖地质奇观。冰冷的石壁每隔30年就会自动掉落出与恐龙蛋相似的“石蛋”,人们生动的称为“石头下蛋”,其生存原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谜。</p> <p class="ql-block"> 4.水书</p><p class="ql-block"> 水族语言称水书为“渤睢”,由水书先生世代相传,形似甲骨文和金文,是世界上除东巴文之外又一存活的象形文字,主要记载水族的天文、地理、宗教、民俗文化信息(听说曾有资深的水书先生还能读懂远古时期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因有水书的沿袭和传承,水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有自己文字的民族之一,水书也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p><p class="ql-block"> 只要走进三都,不管是道路两旁、还是亭台楼阁,水书文化随处可见;若要详细了解,可参观三都县水族文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5.马尾绣</p><p class="ql-block"> 马尾绣是水族最古老又最具民族特色的刺绣工艺,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原始艺术。马尾绣工艺独特、制品精美,绣品呈浮雕感,被誉为中国刺绣“活化石”、“世界一绝”,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6.都江厅(今都江镇)</p><p class="ql-block"> 清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上《改土归流疏》,得雍正帝首肯赞许,随即开始对苗族聚居地区进行血腥征伐,平定苗民抵抗后,将这片区城定为“新疆”。此新疆非现新疆也,系指施行“改土归流”之后正式纳入清政府管理版图的三千里贵州东部苗疆地区。具体为:八寨厅(现丹寨)、丹江厅(现雷山)、清江厅(现剑河)、古州厅(现榕江)、台拱厅(现台江)、都江厅(现三都)。</p><p class="ql-block"> 而今“新疆六厅”已是历史记忆,只有都江厅(现三都的都江镇)仅有遗迹可寻。</p> <p class="ql-block"> 都江厅扼都柳江要冲,地势显峻,建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p> <p class="ql-block">城楼上远眺蜿蜒都柳江。</p> <p class="ql-block">古道苍桑</p> <p class="ql-block"> “蜀道难、黔道亦难”。都江还见证了贵州第一辆汽车在此的历险过程。民国时期,桐梓军阀周西成任贵州省长,他委派辛亥元老卢焘在香港购得美造福特七座轿车一辆,由广州装船溯珠江支流的西江而上,然而到都江厅时遭遇狂风船沉,后打捞上岸拆散成零部件,人背马驮才运抵贵阳重新组装成形。然后又拆除贵阳城墙,修建环城道路供这车行驶兜风,贵阳的现代车道始于此。以后又陆续拉开贵州修建通往湖南、四川、云南、广西公路干线的帷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