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俄罗斯、乌克兰寻找苏联卫国战争的记忆,(一)

泰安48

<p class="ql-block">题记:又到了5月9日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日,自从1995年4月19日,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通过了永久纪念胜利日的法令,每年这一天,莫斯科都要举行隆重的集会和阅兵式庆祝胜利。今年是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也前往莫斯科出席了庆典活动。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庆祝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更有特别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莫斯科红场的阅兵。</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出席了庆典。</p> <p class="ql-block">这让我又想起2019年到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旅游时的情景,回忆起那次旅游中关于卫国战争的记忆。当年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作为苏联的主要加盟共和国,都曾是与德国法西斯作战的重要战场,苏联时期共有12座城市荣获卫国战争“英雄城市”的称号,包括了乌克兰的敖德萨、基辅,白俄罗斯的明斯克,白俄罗斯的布列斯特还被授予了“英雄要塞”的称号。</p><p class="ql-block">现将我在俄乌冲突爆发时写的博客重新整理在美篇发布。</p> <p class="ql-block">2019年9月,我们到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旅游的行程是从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开始的。二战期间,明斯克几乎被夷为平地,如今的城市是战后在一片废墟上重建的。</p><p class="ql-block">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的战争在这里打响,根据巴巴罗萨计划,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明斯克战役。德军从两翼进攻,在距离边境纵深300多公里的明斯克实现了钳形攻势的合拢,在不到20天时间,全歼了苏军西方面军的大部,据德军战报,此役俘虏苏军32.4万,缴获坦克3332辆,火炮1809门,几乎占领了白俄罗斯全境。斯大林以国防委员会的名义签署命令,枪毙了指挥不力的西方面军司令巴甫洛夫大将等高级指挥官。</p><p class="ql-block">根据时任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的回忆,苏军对德军的进攻早就在做准备,但在敌人主要突击方向上却判断有误,斯大林认为,没有乌克兰的粮食、顿涅茨克的煤、高加索的石油,德国法西斯不可能进行长期大规模的战争,因此希特勒首先会力图占领乌克兰和顿涅茨河流域。没想到,德军首先将明斯克作为主要进攻方向,取道斯摩棱斯克,直逼苏联的首都莫斯科。战前德军已派出小分队破坏电话线,而苏军尚未配备无线通信设备,以致使部队通信联络瘫痪,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p><p class="ql-block">我们下榻的旅馆Planeta酒店,斜对角就是落成不久的伟大卫国战争博物馆,博物馆是新迁于此处的。第二天在晨曦中,我们登上了博物馆的高台,博物馆前的广场上矗立着高高的纪念碑,如刺刀直指苍穹。纪念碑前是一尊高举着号角的胜利女神雕像,背后的博物馆入口装饰着半圆形排列的银翼,中间有与纳粹英勇作战的浮雕。据说博物馆收藏了14万件二战遗物,1944年10月22日首次对外展出。高台的一侧下方是妻子送郎上战场的雕塑,周边的绿地是胜利公园。在以后的参观中,发现卫国战争的记忆在明斯克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榻的Planeta酒店。</p> <p class="ql-block">明斯克晨曦。</p> <p class="ql-block">伟大卫国战争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前的纪念碑如刺刀直刺苍穹。</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上有授予明斯克英雄城市的公告和勋章、奖章。</p> <p class="ql-block">胜利女神。</p> <p class="ql-block">送别。</p> <p class="ql-block">英勇不屈的白俄罗斯军民。</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边的胜利公园。</p> <p class="ql-block">上午,我们参观了白俄罗斯国家美术博物馆,该馆藏品的规模在独联体国家中名列前茅,虽然因为维修,博物馆只有部分开放,但其中关于卫国战争的油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解放明斯克的巨幅油画。战争期间,白俄罗斯人民经受了巨大的苦难和牺牲,迎来了反攻的胜利。据报道,在该城沦陷的三年期间有超过40万人被德军屠杀,但是抵抗的烈火从未熄灭,以明斯克为中心的白俄罗斯是苏联敌后游击队最活跃的地区。1944年6、7月,白俄罗斯第3、第2、第1方面军在波罗的海沿岸第1方面军配合下,在明斯克东围歼了德军重兵集团,歼敌50余万,解放了明斯克。</p> <p class="ql-block">参观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大型油画“解放明斯克”。</p> <p class="ql-block">活跃在敌后的游击队。</p> <p class="ql-block">迎接解放。</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参观了位于明斯克郊区的“斯大林防线”,它是1928年—1939年苏联耗巨资修建的全长1200公里的防御工程体系,从北部的卡累利阿地峡一直到南部的黑海沿岸,是20世纪一个重要的军事遗产。这个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由23个庞大的筑垒地域构成,包括4000多个永备火力点,全部用钢筋混凝土和特殊材料建造。它是当时苏联的一项秘密工程,所以没有起名字,“斯大林防线”是1936年西方报纸首先这么叫的,之后迅速传播开来。</p><p class="ql-block">明斯克这段防线是筑垒地域之一,长约140公里,共有327个永备火力点,分散于1-6公里的纵深,工事的墙壁厚达1.5米。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然向毫无准备的苏联红军发动猛烈进攻,地点就在明斯克,由于苏军最高统帅部对德国法西斯进攻的时间估计不足,战争爆发时,许多工事还没有完工,配置的武器也没有到位,特别是没有认识到坦克在作战中的作用,没有应对敌方坦克装甲集群的准备。在德军快速机动穿插下,防线只有少部分发挥了作用。6月28日,德军越过防线,占领了明斯克,苏军蒙受了惨重损失。</p><p class="ql-block">战后,防线的许多工事依然保留着,甚至1938年安装的发电设备至今还能运行。如今在当年的战场改建了一个军事主题公园,于2005年6月30日对外开放,除了有当年的工事和战壕,还展出了不同时期的各种武器装备。</p><p class="ql-block">恰逢周末,公园里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此参观游玩。公园门口有一尊斯大林的塑像,不少人在此留影。公园里的讲解员和服务人员都穿着老式的军装,使人感受当年的作战气氛。我们参观了当年的工事和战壕,展出的T34坦克在我们当兵时,我军还装备着。当年我们备战,练习打坦克,打的就是这家伙。</p> <p class="ql-block">公园入口处的斯大林塑像。</p> <p class="ql-block">导游与公园服务人员联系。</p> <p class="ql-block">筑垒工事。</p> <p class="ql-block">体验一下。</p> <p class="ql-block">水泥工事。</p> <p class="ql-block">战壕。</p> <p class="ql-block">高射机枪成了孩子们的玩具。</p> <p class="ql-block">展出的各种武器装备,使公园成为露天的武器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老式飞机。</p> <p class="ql-block">T34坦克,战争爆发前刚刚开始装备部队。</p> <p class="ql-block">正赶上公园里有坦克作战表演,人们早早就在看台上等着观看了。坦克进行了穿越障碍,涉水和射击表演,无论是成人和孩子都看得津津有味。表演结束后,还给表演的坦克手颁发了奖杯。看来公园很受欢迎,将当年的战场改建成这样一个主题公园不仅可以使人不忘那段历史,也是寓国防教育于娱乐的不错形式。</p> <p class="ql-block">等待观看坦克表演。</p> <p class="ql-block">表演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颁发奖杯。</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和坦克手合影。</p> <p class="ql-block">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是从白俄罗斯开始的,当你游览明斯克这座浴火重生的城市的时候,一定对未来可能的战争有新的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