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昌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拉开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序幕,从此,南昌的英名就与八一起义紧紧联系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如今,以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大桥命名的红色建筑,不仅是南昌红色旅游的必顾之地,亦成为南昌的显著地理标识而为人们景仰。</p> <p class="ql-block">筹建于1956年的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位于南昌市中山路,是为纪念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而建立的专题性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筹建原址为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其前身是“江西大旅社”。</p> <p class="ql-block"> 1927年7月下旬,参加起义的部队包租下江西大旅社,并在其“喜庆厅”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同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江西大旅社成为领导起义的指挥中心。</p> <p class="ql-block">走进纪念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巍然矗立于院中的“一代英豪”群雕,它栩栩如生塑造了八一起义5位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光辉形象;</p> <p class="ql-block">在《一代英豪》群雕身后通向展馆的大道两旁,分列着陈毅、</p> <p class="ql-block">聂荣臻</p> <p class="ql-block">萧克</p> <p class="ql-block">陈赓等解放军高级将帅的雕像。</p><p class="ql-block"> 走在这条大道上,沐浴着这些军中精英的深情目光,一股崇尚八一精神的革命豪情便会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进入馆内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极具震撼的雕塑,一只有力的手,笔直地举着一杆枪一一</p><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p><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国共产党驱散大革命失败的阴影震响革命青春的第一枪;</p><p class="ql-block"> 这是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开启的埋丧半封建半殖地旧中国的武装革命第一枪;</p> <p class="ql-block">而与这枝枪簇拥呼应的群雕,则生动再现了八一起义的壮烈场景,仿佛把人们带入那个浴血奋战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1927年7月下旬,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屠杀,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影响的武装2万余人集结于南昌,于8月1日凌晨,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委领导下,打响武装起义第一枪,经过激战,歼灭敌军3000余人,占领南昌。</p> <p class="ql-block">历史回顾和实物展览是八一纪念馆的两大重要内容。</p><p class="ql-block">历史回顾通过大量文字介绍和图片展览,详细地讲述了起义的前因后果,从当时严峻的革命形势,到策划起义的每一个细节,再到最终英勇奋战的过程,都清晰呈现,为我们能全方位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祥实可贵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在各个展厅,可以看到超多珍贵的历史文物,虽然它们已锈迹斑斑,但却承载着那段惊心动魄的战斗记忆,仿佛还诉说着当年战斗的激烈与残酷。</p> <p class="ql-block">虽然它们已锈迹斑斑,但却承载着那段惊心动魄的战斗记忆,仿佛还诉说着当年战斗的激烈与残酷。</p> <p class="ql-block">一顶军帽虽然破旧不堪,但那颗红色的五角星却是那样鲜明耀眼,它就像革命的火种,鼓舞着英雄的战士冲锋向前。</p> <p class="ql-block">逝者如斯夫,缅怀无尽期。参加南昌起义的2万余人,至今留下姓名的仅1042人,但由他们铸成的——“坚定信念,百折不挠,不怕牺牲,勇于战斗”八一精神,却与世长存。</p><p class="ql-block"> 怀着崇敬的心情与五位领导指挥八一起义的一代英豪合个影,并赋诗一首,以表达内心对他们的景仰和。</p><p class="ql-block"> 八一感怀</p><p class="ql-block">挥师北伐定中原,</p><p class="ql-block">祸起萧墙风云变。</p><p class="ql-block">煮豆燃萁相煎急,</p><p class="ql-block">腥风血雨笼故园。</p><p class="ql-block">二万志士聚南昌,</p><p class="ql-block">八一枪响震霄汉。</p><p class="ql-block">逝者如斯魂犹在,</p><p class="ql-block">慎终追远念前贤。</p> <p class="ql-block">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的八一广场,(原名人民广场),始建于1952年,是一座大型复合性城市广场,1979年更名为八一广场,从此成为这座英雄城的又一红色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八一广场主要包括以纪念塔为标志的纪念区、南端的追忆区、以8块浮雕为载体的怀念区和北端的市民休闲区等四大功能区。</p> <p class="ql-block"> 1977年8月1日,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五十周年,建设八一起义纪念塔,于1979年1月8日落成。</p><p class="ql-block"> 纪念塔的顶端耸立着一杆直指苍穹的长枪和一面鲜艳夺目的八一军旗,</p> <p class="ql-block">塔身正面镌刻着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熠熠生辉的铜胎鎏金大字,那力透纸背的字体雄浑庄重,苍劲有力,展现了一个从八一起义的战火中走出的元帅所恃有的儒将风范,令人叹为观止,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塔座正面嵌有八一南昌起义简介牌文,记述起义历史背景及意义(如“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等关键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塔座东、西、南三面为武装起义人物浮雕</p> <p class="ql-block">浮雕将人们的视野带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为前来瞻仰的后人,提供了一套生动的革命历史传统教育的物化教材。</p> <p class="ql-block">走过这座象征连接历史和现代的拱形石桥,便由以纪念塔为标志的纪念区,步入以八块浮雕为载体的怀念区</p> <p class="ql-block">《八一起义》军旗红</p> <p class="ql-block">《秋收起义》风雷动</p> <p class="ql-block">《红都瑞金》定乾坤</p> <p class="ql-block">《井岗斗争》薪火熊</p> <p class="ql-block">《万里长征》路坎坷</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山海怒</p> <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缚苍龙</p> <p class="ql-block">《钢铁长城》傲苍穹</p> <p class="ql-block">八块浮雕,八座历史的丰碑,矗立在八一广场之上,闪耀在十四亿国人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从《八一起义》的一声枪响到《秋收起义》的一声春雷,</p><p class="ql-block"> 从《红都瑞金》的一盏明灯到《井岗斗争》的一把火种,</p><p class="ql-block"> 从《万里长征》的一程坎坷到《抗日战争》的一场苦战,</p><p class="ql-block">从《解放战争》的一往无前到《钢铁长城》的一路高歌,</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浴血奋战到凤凰涅槃,从百折不挠到百练成钢的一条曲折发展道路。游客虽然来自面八方,身份各异,但站在这些浮雕前,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这种强烈的感受吧!</p> <p class="ql-block">在怀念区与北端的市民生活休闲区中间的广场上矗立着一面迎风飘扬的八一军旗,旗杆底座的北面镌刻着江泽民总书记书写的《军旗升起的地方》七个大字,为南昌这座英雄的城市,铬印下一抹鲜红的底色。</p> <p class="ql-block">底座南面镌刻的是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手迹,它寓意着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指导思想,才是指导引领中国人民子弟兵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辉煌的重要保障。</p> <p class="ql-block">市民生活休闲区,在军旗的护卫和辉映下,显露出一派宁静、安祥、幸福、美滿的和平景象</p> <p class="ql-block">体闲区东面高墙上雕筑的《武商》两个大字引起笔者的好奇和关注,几年前,我曾和家乡商丘的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发起组织过一场旨在以武兴商的宏扬武商文化的活动,今天,在这千里之外军旗升起的地方,再次看到武商的字迹,为上天在这溟溟之中安排的邂逅甚感欣慰。</p> <p class="ql-block">与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广场同处一区鼎足而立的八一公园,是南昌一处水清林茂、环境优美的自然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在感受过八一纪念馆和八一广场战火弥漫的熏陶之余,来到风姿绰约的八一公园,你会更加珍惜当下宁静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八一公园始于唐首倡治湖,宋以后统称东湖,清为贡院,民国期间先后辟建名为湖滨公园、介石公园,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更名为现名。</p> <p class="ql-block">公园分为湖区和陆区两部分。湖区主要景点有东湖、百花洲、百花桥、冠鳌亭、苏堤、苏圃、水木清、华馆以及九曲桥、湖心亭、船坞码头</p> <p class="ql-block">唐朝诗人杜牧曾以“十柳堤合”的诗句赞美东湖,为欣赏东湖增添些许诗情雅趣,</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九曲桥亭前拍攝的一幅图片,亭柱右书上联:“一轮皓月云光动”可惜的是下联已踪影全无,有兴趣的朋友可试着续写下联,留言给我,聊补缺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其陆地主要有文物草坪广场,立有晋、唐、宋、元、明、清各朝石人石兽十余尊,又有茶室、儿童乐园、温室等,可以供游人憩息。</p> <p class="ql-block">该园处于闹市中心,绿荫如盖,湖水荡漾,“豫章十景”中的“东湖月夜”及“苏圃春晓”均在其中。由于闹中取静,每天游人如潮,令人留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吉安是江西又一座引以为豪的革命圣地。如果说,南昌是中国共产党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那么,吉安市辖下的井岗山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渼陂古村则</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点燃土地革命第一粒火种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吉安短暂停留的时日里,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走进渼陂古村,接受了一次红色革命教育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1930年2月6日~9日,红四军前委和红五、红六军委及赣南、赣西南特委在渼陂古村召开联席会议(史称二七会议),毛泽东被推举为共同前委书记,会议制定了第一部土地法,堪称点燃中国土地革命的第一粒火种。</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仅有毛泽东、朱德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更令人称奇的是,围绕一座古井方圆一平方公里的小村内,长不过百米的古街上,竟诞生了四位共和国将军,因此,</p><p class="ql-block">渼陂村又有了将军村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为此笔者有感而发,书诗一首</p><p class="ql-block">《破阵子·渼陂红韵》</p><p class="ql-block">古道犹闻号角,青砖尚刻戎旌。</p><p class="ql-block">二七烛天燃火种,万木霜天列战营,</p><p class="ql-block">风云叱咤声。</p><p class="ql-block">一井将军故里,千畴稻浪新晴。</p><p class="ql-block">霹雳春雷颁大法,铁血雄师铸美名,</p><p class="ql-block">渼陂日月明。</p> <p class="ql-block">在梁兴初将军故居,我们了解到梁将军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p> <p class="ql-block">1912年出生的梁兴初,父亲是一名篾匠,家境贫寒。1930年参加红军,抗日战争时任115师343旅685团3营长,图为时任营长的照片。解放战争中任第四野战军38军军长,抗美援朝战争中任二十兵团代司令员</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因功勋卓著,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1971年林彪事件爆发,因梁兴初曾长期在林彪直接统领下而受恶意株连,</p> <p class="ql-block">但梁兴初面对逆境,对党忠诚的初心不改,这是1985年7月12日他亲笔写下的遗言,</p> <p class="ql-block">3个月后他便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p> <p class="ql-block">梁将军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戎马战斗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繁荣呕心沥血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吉安不仅是一座充满红色底蕴的城市,也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其下辖的遂川县桃源梯田,以逶迤婉延的造型,让天空和云朵映射在平静的梯田水面,形成天空之境的整体视觉,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依坡而建的天空营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安静小憩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站在梯田给天空的一封信前,读过“天地玄黄,空青稻香,之如桃源,境随心漾”的优美词句</p> <p class="ql-block">遠望层峦叠翠的山坡</p> <p class="ql-block">近攝波光粼粼的梯田</p> <p class="ql-block">荡起悠然起伏的秋千</p> <p class="ql-block">走进星罗棋布的星宿</p> <p class="ql-block">漫步诗情画意的乡间</p> <p class="ql-block">置身会唱歌的梯田</p> <p class="ql-block">不禁让人产生“不觉此处是他乡,直把桃源作故乡”的美好意愿。</p> <p class="ql-block">桃源虽好,终非吾家。五天的江西行,终于画上一个圆滿的句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