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宜宾李庄自由行

花非花 雨非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为什么要去李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乘高铁到了宜宾,才知道必须再从宜宾高铁站乘坐智轨车到宜宾西站(什么叫智轨车一头雾水),再转乘郊区45路公交车,沿途28个站点,历时一个半小时,到李庄游客中心下车,再找当地人力车或摩的或步行,方可到达李庄古镇景区,交通如此这般费时费力折腾,不知道抗战时期国立上海同济大学师生当年如何从遥远的昆明一路山一路水最后抵达宜宾南溪县李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零年的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艰难阶段,抗日战争始于1931年,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东北,并在随后的几年内逐渐扩大到整个中国,一九四零年国内56所大学紧急迁往大后方重庆、成都,昆明,国立上海同济大学在战火纷飞之中,历经迁住浙江金华、又转迁江西赣州、广西八步、越南、最后在昆明落脚,此时日本侵略者飞机开始天天轰炸昆明,同济大学学生项端荣等同学在空袭中不幸遇难,敎学难以为续,师生性命得不到保障,昆明待不下去,何去何从?生死存亡之际,一封来自宜宾李庄的十六字电报(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费用,地方供给),电报恰拟天降甘雨一般,国立上海同济大学终于有救了,全校师生和随行家属等约八千多人的庞大队伍,历经陆路、水路、头顶日本侵略者飞机轰炸,星夜兼程历经三个多月的长途踄涉,终于迁移落脚于李庄,开始了国立上海同济大学在李庄六年的抗战办学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二,李庄人的博大胸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国家有难,李庄担当,砸锅卖铁,我们也要把这些国家宝贵人才保护好,李庄敞开大门,迎接逃难迁移到李庄国立同济大学师生们,他们腾出了自己家的房子、祠堂、祖庙及所有一切可以充当敎室及办学的场所,之后李庄又陆续迎来了中央博物馆、中央研究院、北京大学文科研究院、中国营造学会等一大批国家金色招牌的一流学者和大批珍贵的文物古藉,长江边一个三千人的小镇,因为逃避战乱,一下涌进了上万人的队伍,战乱下的李庄,每天都能见到穿着长衫、旗袍、西服,胸前别着钢笔,腋下夹着书本或烫着卷发或梳着偏分头操着不同方言的外地人。</p> <p class="ql-block">  国立上海同济大学本部安置在李庄禹王宫、医学院搬进了祖师殿、工学院设在东岳庙、中央国家博物馆筹备处搬进了张家祠堂、中央地理研究所驻进了王家大院、中央人类学研究所搬到了胡家大院、中央营造学社(后成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整体在李庄月亮田驻扎下来。</p> <p class="ql-block">  一, 战乱时期的敎学</p><p class="ql-block"> 1, 周均时曾任国立上海同济大学校长,抗战时期,在李庄坚持带三个班的高等数学,讲解火箭原理,预浏太空飞行的远景,被国立同济大学学生称之为黑夜里的航标灯。</p> <p class="ql-block"> 2,国立上海同济大学的精神堡垒,德藉敎授史图博,敎授医学生理学,解剖学、人类学研是中国黎学的奠基人,在同济大学坚持敎学27年,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坚持在李庄敎学,是唯一一个没有离校的外藉敎授。</p> <p class="ql-block"> 3,国立上海同济大学胚胎学敎授童第周,中国胚胎学创始人,毕业布鲁塞尔比京大学,获博工学位,敎授生物学,李庄办学条件艰苦,只能依用雪天的反射光线或太阳光在显微镜下做实验,童第周犹如困在沙漠里的金鱼,在李庄带领学生創造条件开展胚胎学的研究实验。</p> <p class="ql-block"> 4, 国立上海同济大学創始院长胡文义,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法学博士,受聘創办国应同济大学法学院,任法学院敎授、法学院院长,敎书挌言:我敎书的时候,仍然坚持我的一套法制理想,那就是造就一大批廉洁而又能执法如山的法官,还可以澄清吏治。</p> <p class="ql-block"> 5,国立同济大学德语系敎授廖馥君,1913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4至1922年留学德国,回国后在李庄国立同济大学敎授德语,他是被学生称之为叩开世界大门的指路人。</p> <p class="ql-block">  6,测量系主任叶雪安,留学德国专攻测量,获德国慕尼黑大学特许工程师,没有叶先生,国立上海同济大学测量系早就办下去了,是叶雪安老师支撑起国立上海国立同济大学的测量系。</p> <p class="ql-block">  二,中国营造学社落脚在李庄月亮田张家大院,六年抗战时期,月亮田变成一馆(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一址即(即中国营造学社遗址)、一街即(营造人文街)、34院即(34个院落,86栋砖木结构建筑)。</p> <p class="ql-block">  在月亮田张家大院里,营造学社在社长和梁思成带领下,完成了从1932年就进行考察并酝酿编撰的《中国建筑史》,这一著作填补了中国建筑史上的空白,一个国家的建筑承载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脉,这是营造学社的在李庄最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三, 抗战时期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是在1941年最后一个从昆明迁移到李庄的中央机构,从昆明到李庄几千公里的搬迁,史语所十多万图书,殷墟发握的甲骨文、青铜器、陶器分装六百多个木箱,从昆明出发,一路冒着日机轰炸,颠簸三个多月从陆路来到四川泸州,再经水路最终运到李庄板粟坳,所幸所有的文物完好无损。由于李庄已经人滿为患,最后迁移到离李庄五公里遠的板粟坳安家落户。</p> <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在李庄由国立上海同济医学院和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举办的人体解剖医学展览馆和中物展览馆轰动全国。</p> <p class="ql-block">  1941年在李庄板粟坳山庄中央研究院成立十三周年盛典庆祝大会。</p> <p class="ql-block">  四,留别李庄粟峰碑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6年5月一日,抗战结束,告别六年的李庄艰苦岁月,由北京大学文科研究院代表所有在李庄的工作、学习人员,留下《留别李庄栗峰碑文》,记录下在李庄生活、工作的六年历史,碑文由著名甲骨文专家董作宾用彖文選写《山高水长》,碑文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因国难播越,由首都而长沙,而桂林,而昆明,辗转入川,适兹乐土,尔来六年矣!海宇沉沦,生命荼毒,同人等犹幸而有托,不废研术,虽曰国家厚恩,然而使宾至如归,从容安居,山高水长,恩义无疆。</p><p class="ql-block"> 我曰东归,我情依迟,英辞未拟,惜此离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历史会永远铭记李庄人民博大的胸怀,抗战时期川渝人民在家国大事面前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中国抗战时期四大文化中心:重庆、成都、昆明、李庄,这样的历史不应该忘记,历史的机遇也造就了李庄和周边的学子,成就了他们在战乱时期最好敎育机会,为感恩李庄人民的付出,上海同济大学通过支敎保送等方式,不断回馈李庄,同济大学付属医院在李庄修建了宜宾最大最好设备最齐全的上海同济大学李庄付属医院,造富李庄人民。</p> <p class="ql-block">  遠离宜宾市区28公里的李庄,座落着一所特殊的医疗机构,医院前悬挂着两方铭牌;左侧是宜宾第三人民医院李庄分院;右侧是李庄同济医院;二块不同双重属性的铭牌,承载着两千公里外上海同济大学的医脉的传承,是上海同济大学血脉渊源在李庄的延续,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同济大学医院院长吳孟超担任该院名誉院长,在李庄同济医院揭牌仪式上,吳孟超院士含着眼泪动情的说:在八十多年前,在战火纷飞中,在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求学的一个穷孩子,跟随母校千里迁移,竟让他与这座川南小镇结下了一世情缘,留下了永久缱倦的记忆,宜宾是我成长的根,李庄是我成长的魂,李庄人民情谊山高水长,恩义无疆。</p> <p class="ql-block">  李庄:难忘的一堂中国抗战时期历史课之旅; </p><p class="ql-block"> 李庄:中国抗战时期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烽火南迁地,人文此滞留。</p><p class="ql-block"> 一纸电文成史迹,</p><p class="ql-block"> 孤村灯火接严城。</p><p class="ql-block"> 长江万古流,</p><p class="ql-block"> 往来谁更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告别李庄,明天将乘坐高铁。奔赴四川内江,内江是张大千的故乡,更是内江一张闪亮的名片。内江也是川中鬼才,中国文学词赋发起人魏明伦的家乡,那里有张大千故居、张大千美术馆、张大千纪念馆,还有比邻而居的魏明伦碑文馆,文化内江,内江文化,神奇的川渝山水,为何会养育出中华这么多的文化精英?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丽的四川内江 我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上海莲花公寓 2025年5月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