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日,五一小长假的第二天。我们去了一趟北川,参观了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p><p class="ql-block"> 上午10点多我们从绵阳出发,开往北川的盘山公路上,阳光灼烈,天空蓝得发脆。山上的灌木,在炙热的风中簌簌摇动。每一个急转弯后,山体投下的阴影都都在提醒我们这里山高路窄,不过现在路都修成了柏油路,路况非常好。约莫一个半小时,我们到达了北川老县城。</p> <p class="ql-block"> 虽刚5月,手机显示32℃,站在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的入口,热浪裹挟着尘土扑面而来,脚下的水泥地烫得发亮。或许是假日的缘故,今天游客很多,但大家都沉默地向前走,仿佛连说话都是一种负担。</p> <p class="ql-block"> 这里曾经繁华热闹,如今却只剩下一片废墟。破损的建筑、倒塌的房屋以及散落的残骸无声诉说着那场灾难的残酷。我们沿着主干道步行,基本上是北川老县城的机关单位一带,每一个倾斜的墙体倒塌的乱石堆旁,都有一个立牌,每处立牌上的文字,介绍了此处曾经是什么地方,地震中牺牲的人物情况,仿佛在提醒着人们时刻铭记历史。每一个立牌处,都<span style="font-size:18px;">仿佛让人看到了17年前地动山摇房屋轰然倒塌尘土飞扬的场景。</span></p> <p class="ql-block"> 主干道两旁,断裂的街道像一条条受伤的巨龙,横卧在那里。倾斜的楼房残骸散落四处,墙体上巨大的裂痕如同大地的伤疤,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狰狞。 那些裂痕犹如黑暗的深渊,仿佛要把一切都吞噬进去。我驻足在一处深深的裂缝前,周围一片死寂,只有阳光静静地洒在上面,像是在诉说着那场灾难的惊心动魄。</p> <p class="ql-block"> 北川小学遗址上,唯一挺立的旗杆孤独地刺向天空,锈蚀的金属表面记录着17年的风雨。曾经飘扬国旗的位置如今只剩下断裂的绳索,在风中轻轻拍打着杆身。旗杆周围散落着几块水泥碎块,隐约能辨认出当年操场边界。这根倔强的旗杆如同一个无言的守望者,日复一日地注视着这片埋葬了欢笑与读书声的土地,成为整个废墟中最令人心碎的坐标。北川小学被埋470多人,是怎样的一种伤痛和惨景!</p> <p class="ql-block"> 看着这些文字介绍,我的心被深深触动。此时,阳光很热,但似乎有了一点风,像是连大自然也不忍打扰这片沉痛的土地。</p><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是那座北川中学(分校)遗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的那个瞬间,除了当时到县政府礼堂开会的几十个学生和到职教中心上课的学生以及操场上上体育课的二十多个学生,其余也是全部掩埋在下面。宽阔的绿草坪就像一张张痛苦的脸。草地上那嫩绿的颜色在这片灰暗的背景下显得格外耀眼,它们像是一群勇敢的战士,在向世界宣告生命的不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纪念碑碑体刻有文字,底部还有雕塑装饰,四周被绿树环绕,环境清幽肃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北川中学遇难的师生员工,那些名字背后是一段段无法忘怀的故事。时间虽已过去多年,但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在传递着对逝者的怀念。</span></p> <p class="ql-block"> 有一部分游客选择乘坐观光车,有导游在旁详细讲述着当时的情景,他们的声音在这寂静的环境里回荡,每一个字都沉甸甸地压在心头。穿过这片充满伤痛的景象,我们来到了北川宾馆遗址处。照片里,这个宾馆昔日是多么气派。可就在2008年5月12号那一天,一二层却直接下沉掩埋。据说上面没有坍塌的楼层当时还作为了救灾指挥部在使用。不敢想象这里曾经商铺林立,人流如织,孩子们在街边欢笑玩耍,那是多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正当我们纳闷为什么大家参观的地方都是机关单位的街道时,一个游客告诉我们,看,对岸山上,不是有个断桥吗。小河沟那边也是街道啊,今天完全看不出来了。那边被大山全部掩埋了。17年,泥土树木已经长的严实了,若不是当地人告诉,你很难想像出那边曾经还是繁华的街区。难怪会有人说北川怎么这么小。其实原来是地震时被垮塌的山体掩埋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继续前行,我们看到政府已将坍塌的地方用红色围栏将现场与外界隔开。不远处挂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爱我中华 自强不息 奋发图强”等激励人心的标语。这样的场景不仅展现了破坏后的痕迹,更体现了人类面对困境时的顽强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 尽管那场灾难已经过去了17年,但时间在这里,仿佛从未真正流动过。 </p><p class="ql-block"> 废墟里的温度比外面更高,断裂的钢筋从混凝土里狰狞地刺出,像挣扎的手臂。一座五层高的办公楼斜插在地里,三楼以下全部塌陷,而顶上的两层却诡异地保存完好,窗户玻璃甚至没有碎裂。它被钢架支撑着,像一座巨大的墓碑,沉默地诉说着那天的瞬间。 </p><p class="ql-block"> 沿着步道继续走,是一排排倾斜的居民楼。阳光透过破碎的窗户照进去,尘埃在光柱中缓缓浮动,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走出遗址时,阳光依然火辣。我回头望了一眼,那片废墟在热浪中默然躺着。时间终究会往前走,但有些记忆,永远凝固在了那个午后。烈日下的北川,没有阴雨里的悲戚,却有一种更锋利的沉重——它让人无法逃避,只能直面那片阳光下依旧清晰的伤痕。</p> <p class="ql-block"> 返程的路上,我们去了新北川。新北川的高楼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街区宽阔,<span style="font-size:18px;">蓝天白云下,绿树成荫,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美好。我们选择了一家叫醉羌乡的小馆用餐,给上午的沉重心情进行一次味蕾的抚慰</span>。</p><p class="ql-block"> 热爱生活,每一瞬间都是生命的馈赠,珍惜当下,这才是我们每个人必修的课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