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贤能很重要,灵魂质变更关键

戊子

<p class="ql-block">诸葛亮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司马光说:"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无不至矣。″他们这种都十分鲜明的崇尚贤臣君子而贬斥奸侫小人的思想观念,与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九章所崇尚推重的"德善"和"德信"的思想观念,显然是不一致的。那到底他们谁才是对的呢?都对。为什么都对呢?一一其实,诸葛亮和司马光他们是在讲治国理政人才之选任原则,必须是重用胸怀博大、品德高尚而才能高超的贤能君子为国之栋梁一一文臣武将,让他们以其深谋远虑的文武才干来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以富民強国;可一旦起用"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的奸侫小人,其必结党营私,为谋特权而戕害忠良瓮整贤臣,一如赵高之指鹿为马,清除异己,谋杀扶苏;又如蔡京之欺君妄上而污名忠臣贬斥贤良,以至兴邦卫国之要害岗位一皆奸诈贪腐堕落以假公济私之亲信党徒,必致上下离德而人心大乱,国之不衰不亡,可乎?一一很显然,亲贤臣,远小人,当铁定为兴邦卫国之政治纲领。可这治国之上策,却只能属于文明人类之中策。而老子之所言一一"德善"与"德信"者,则是着眼于更为根本的国家民族乃至天下人素养之全面提升一一以胸怀博大、品德高尚、智慧高超而才能杰出的先知先觉,执着于国民思想意识之引导教育,开发天下人之天赋资源,"处无为(顺应规律)之事,行不言(榜样)之教″,变不懂为懂以质变人们灵魂深处那极为狭小的谋私之昧惑为共谋天下大利的诚信道德之高超智慧。这可是从根本上质变人类灵魂思想以文明家国天下的上上之策!其二者致力的要害不同,深浅不一,目标却完全一致,没有矛盾而并不冲突。可奸侫之人能"德善″"德信″以变好吗?这肯定很难,却未必不可能。到底可能不可能?一一我们还得一再地领教老子的质变之道而君其鉴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