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非洲(Africa),全称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纵跨赤道南北,面积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20.4%,有“高原大陆”之称,是世界第二大洲,人口超过14亿,哈哈是不是有点随中国,两个相加的人口约占世界六分之二,厉害吧。</p><p class="ql-block">自1415年葡萄牙占领,后一直被列强瓜分,资源长期遭到掠夺。1947年后殖民地才陆续独立,1974年,安哥拉、莫桑比克等国宣布独立,非洲整个殖民体系宣告解体。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宣布独立,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完全从非洲消失。1990年3月,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纳米比亚宣告独立。</p> <p class="ql-block">2025.5.6</p><p class="ql-block">五月六日随携程旅行团,乘坐埃塞俄比亚零点十分航班启程,经过11多个小时的飞行,虽然出发晚点半小时,但还是在当地时间6:30到达亚的斯亚贝巴。与国内时差五小时,即晚五小时。</p> <p class="ql-block">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p><p class="ql-block">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南苏丹共和国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人口约1.2亿,有80多个民族。有3000年文明史,19世纪初分裂成若干公国。1889年统一建都亚的斯亚贝巴。1994年8月22日,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成立。埃塞俄比亚是非洲联盟成员国,非盟总部和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设在其首都,是金砖国家、非洲联盟、政府间发展组织、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等组织成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亚的斯亚贝巴机场很大,是一个大型的中转机场,那人也就很多,机场有两层,旅客的密集程度有点国内春运的感觉。中转时间两个小时,喝个咖啡就准备登机了。哈哈赶巧了,这里恰逢雨天,周围的环境在雨雾中蒙上一层朦胧的沙。机场两道排开,一码色的飞机都是埃塞俄比亚🇪🇹航空的,没有看到任何其他航空公司飞机,真是个牛🐮。</p> <p class="ql-block">2025.5.7</p><p class="ql-block">当地时间8:30,登上了飞往温得和克的飞机,不过又晚点了,9:10才开始动起来,不过比上一段飞机各方面条件好一点。看个电视享受一下这六个小时的行程。</p><p class="ql-block">这里要特别说说飞机上的餐食。目前国内航班机票贵,但餐食越来越简单,而这个在人们认知里吃的不怎么样的地方,飞机餐食可谓是丰富讲究。鸡牛鱼,前菜,主菜,水酒点心……应接不暇,好像这是国内国际航班上吃的最丰富的。嗯还有免费的机上WiFi,不同凡响,N个赞👍</p> <p class="ql-block">当地时间12:22到达温得和克,比北京时间晚六小时。</p><p class="ql-block">机场很简单,飞机也不多。出机场,还需要乘坐三个小时的大巴前往市区游览</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两边都是低矮的,零零散散的金科欢树,像一个个手举伞的卫士守卫着这片土地。裸露的土地与发黄的茅草告诉我们这里已是秋末,虽然有点荒但不凄凉,有种自然,恬静、原生态的美。</p> <p class="ql-block">三个小时后到达温得和克。</p><p class="ql-block">温得和克是纳米比亚首都,纳米比亚第一大城市。位于中部高原上,海拔1645米。人口40.5万。年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7℃。地处干旱地区,但是周围丘陵阻挡旱风侵袭,气候凉爽。1890年被德国占领,1915年为南非所占。1990年纳米比亚建国,温得和克成为首都。</p> <p class="ql-block">独立纪念馆</p><p class="ql-block">是纳米比亚历史悠久的博物馆群的一部分,是这座城市最引人注 目的建筑之一。该博物馆朝鲜2014 年建造。该博物馆高 40 米 ,专注展示纳米比亚的反殖民抵抗和民族解放斗争事件。纳米比 亚第一位总统萨姆·努乔玛的雕像高高耸立在博物馆前。分三层参观,整个展览理念设计特具社会主义色彩。</p> <p class="ql-block">福音路德大教堂</p><p class="ql-block">该堂创立于1911年。它的建筑,包括教堂(1949年)和教育楼(1962年),由芬兰-美国建筑师伊利尔餠里宁和埃罗·沙里宁父子设计,自建成之日就被认为是美国早期现代宗教建筑的杰出范例,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无数现代教堂的灵感来源。1977年该建筑获美国建筑师学会二十五年奖,只有两个宗教场所有幸获此荣誉。2009年1月16日由美国内政部宣布为国家历史地标。</p><p class="ql-block">福音路德大教堂又叫德国大教堂,位于独立大街,这是温德和克的标志性建筑。这座哥特式建筑是纳米比亚人心中的珍宝,红色的尖顶和彩色的玻璃在阳光的照耀下十分美丽。教堂不大,但是很精致,颜色鲜亮,纳米比亚首都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哈哈参观半小时,再踏旅程。乘坐两小时到达—奥奇瓦隆戈特色山庄。</p><p class="ql-block">晚餐安排当地餐鱼和猪排,这是落地后的第一顿饭。</p> <p class="ql-block">奥奇瓦隆戈特色山庄大约有三排平房客房组成,中间是一个中心花园,小了点,但很温馨,也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2025.5.8</p><p class="ql-block">马不停蹄后经过一夜的休整,满血复活,精神抖擞开始新的一天旅行。</p><p class="ql-block">酒店早餐还不错,吃过饭拍照打卡,9:20出发。</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辛巴部落—原始社会族群</p><p class="ql-block">辛巴部落,是非洲保持着原始生活状态的族群,主要分布在纳米比亚西北部和安哥拉交界的库内内河流域。辛巴人17世纪从安哥拉高原迁徙至纳米比亚,一度成为非洲大草原上最为富庶和强大的游牧民族之一。</p><p class="ql-block">图为学校</p> <p class="ql-block">辛巴部落是一个即将消失的原始社会族群。这个部落现在仍然维持着500年前的生活方式,终年用红土混合黄油涂抹在皮肤上和头发上,长年裸体,因此称之为“红泥人”。辛巴人的男女关系非常随意,为一夫多妻制的婚姻制度。</p> <p class="ql-block">一个小时左右到达参观地,没有什么特别的防护,车直接开到入口,一个茅草蓬有十几个孩子在学习,这就是他们的学校。沿着一条土路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泥土堆积的圆柱体的简陋的房子,大约有八九个围成一圈,中间用来养猪,中间易于防盗。每个房子前面有一位妇女和孩子坐在前面,有一位男士称是村长。与其拍照要给些零食表示尊重;</p> <p class="ql-block">地上摆着些她们自制的工艺品供游客选购;热辣的舞蹈感受到她们的快乐。虽然她们的生活状态难以想象,但单纯、快乐是她们幸福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中午餐是当地餐,依然是牛肉薯条</p><p class="ql-block">一个小时的车程到下一站</p> <p class="ql-block">埃托沙国家公园(Etosha National Park)</p><p class="ql-block">概况:埃托沙国家公园由德国殖民者于1907年建立,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由于政治变更,埃托沙国家公园现今的面积缩小,不及其最初的四分之一,但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野生动物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埃托沙在当地语言中意思是“白色干水之地”,是个长130公里,宽50公里,面积达4800平方公里的巨大的盐沼。埃托沙野生动物园地域辽阔,地势复杂,是许多珍禽奇兽的栖息之地。这里有超过 110 种哺乳动物和 340 种鸟类 , 包括非洲象、狮子、黑犀牛等珍稀动物。</p> <p class="ql-block">其实这里没有冬天和夏天之分,只有雨季和旱季之分,雨季来临时,水丰草美,树木葱绿,是各种动物生活繁殖的最佳时期;在旱季时,残酷的干涸威胁着它们的生存,为了保护这些动物,人工修建了许多水池,使用太阳能发电的泵抽出地下水来满足动物喝水.。</p> <p class="ql-block">实地游览:</p><p class="ql-block">游览需要乘坐公园敞篷越野车,所以大家都全副武装,几乎全身无裸露,活脱脱一个个装在套子里的人。每辆车准乘人数九人,座位是台阶式,便于游客拍照。</p><p class="ql-block">入口路段是油路,只有一段接下来都是土路。路两边一望无际的草原,只有低矮的树木和五颜六色的茅草,不过偶尔会看到成片的小黄花给这片静寂增添活力。在急切的期待中,首先出现的是羚羊,悠闲的觅食、散步、休息,对游客的惊呼、拍照无动于衷。小小预热后,继续前行。大家的兴致也提起来了,睁大眼睛左右搜索🔍,再在惊呼声中司机师傅走走停停,便于大家欣赏拍照。长颈鹿、羚羊,斑马,角马……尽收眼底,或成群结队,或三两一伙,或独自徘徊……。颈鹿🦒、羚羊安静悠闲,形态漂亮;斑马整队昂首,帅气😎十足;角马体型健硕,爱动喜斗。手机拍拍拍,佳片大片不断。好长一段的路两边都是这些动物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各种不知名的鸟儿纷纷出来签到,或伴车而飞,或夹道欢迎,或枝头眺望,或道边呆萌;小松鼠更为调皮,一会你追我赶,一会翘首而立,好似在欢迎我们远道而来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在大家审美产生疲劳的关节奇迹出现了,不远处有几只犀牛🦏懒洋洋的移动着,可能是不忍让游客失望,给大家一个拍拍拍的机会,才勉强走几步,满足一下的我们拍拍拍的愿望。后面的一段路很是空旷,一片片的灌木丛,一条条颜色各异的茅草,只有不时强劲的风沙打在身上,虽然都是全副武装,还是能感受到无遮无挡力度,只能紧压帽檐低头躲避,外面的风景也就无暇顾及。大家正在嘀咕这动物远不及宣传预计的那么多,连个大象都没有看到,奇迹再次出现,车缓缓停下,三只大象进入大家的视野,这算是为这次追寻动物划上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也许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所在,充满了未知和惊喜,在这片原始而神秘的土地上,我们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壮阔与生命的奇迹,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2025.5.9</p><p class="ql-block">早餐后,七点半驱车前往鲸湾港,大约需要六个多小时的车程,路况不好,导游提醒大家要继续武装,不过不是防嗮,而是护腰。这里要飘扬飘扬我们的杜领队,立规矩不迟到,不丢三落四,团员给了,连续两天提前到位,杜领队发红包鼓励。哈哈之后大家会不会继续呢?拭目以待。</p> <p class="ql-block">鲸湾港</p><p class="ql-block">亦称沃尔维斯港,是纳米比亚第二大城市,面积1124平方公里,人口65000人。</p><p class="ql-block">鲸湾港位于纳米比亚中西部,濒大西洋鲸湾,属于天然良港。主要输出楚梅布的铅、锌、铜等精矿。与纳米比亚的海滨度假城市斯瓦科普蒙德之间由一条长30公里的景观柏油公路相连。因沙漠自然堆积形成的鹈鹕*岬阻挡了大西洋的风力,使得鲸湾的深水港区域风平浪静,适宜渔船、货运船舶停靠,鲸湾因此成为了纳米比亚第一大港口城市和唯一的深水港湾。鲸湾港气温终年气候凉爽,白天平均气温为20°C左右,夜间最低平均气温在12°C左右,多大雾天气。</p> <p class="ql-block">鲸湾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越。据说鲸湾泻湖区域和盐场常年聚集的火烈鸟群,附近海域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三明治湾沙漠巡游,不仅可以体验刺激惊险的冲沙,还能看绝佳的沙海相连景观,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鲸湾港属于天然良港。主要输出楚梅布的铅、锌、铜等精矿。与纳米比亚的海滨度假城市斯瓦科普蒙德之间由一条长30公里的景观柏油公路相连。因沙漠自然堆积形成的鹈鹕岬阻挡了大西洋的风力,使得鲸湾的深水港区域风平浪静,适宜渔船、货运船舶停靠,鲸湾因此成为了纳米比亚第一大港口城市和唯一的深水港湾。鲸湾港气温终年气候凉爽。</p> <p class="ql-block">今天路途虽然遥远,但一路上也有惊喜,不时有野生动物经过,路边也会有路牌提示。这里也不得不说说这里的蚂蚁窝,路边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圆柱形土丘,哈哈和红泥人的房子真有一比,不过蚂蚁窝的顶部都会向北偏,以获取温暖。据说这蚂蚁窝特别坚固,是蚂蚁的唾液堆积而成,堪比铜墙铁壁。说是路况不好,其实只有前面一段是土路,后面就是柏油路了。</p><p class="ql-block">午餐是简单的汉堡🍔。到达鲸湾港。</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三明治湾沙漠巡游</p><p class="ql-block">团队分乘四辆越野车前往三明治湾。</p><p class="ql-block">三明治湾位于鲸湾港以南约40公里处,紧邻大西洋,车在沙漠与海洋间行驶,一半是金黄的沙漠,一半是蔚蓝的大海,雪白的浪花在两者之间跳跃,仿佛在诉说着沙漠与海洋的奇妙故事。这里被形象地称为“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置身于此都会被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所震撼。</p> <p class="ql-block">首先停靠在一片自然盐池,特别的是一个粉色的盐池,在蔚蓝的天空映衬下显的格外耀眼,车在盐城间行走,盐片在海风的吹拂下似一片片雪片飞过,路两边集聚成堆堆雪。</p> <p class="ql-block">车在一片平坦的沙道上行驶,没有什么特别,正为这沙漠与国内比较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路左边是自然形成的高高耸的沙丘,右边是大海,海浪不时漫过路面,远处是沙与海亲密的交汇。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为开发这片旅游地的人们点赞👍。不要以为这才是之最,精彩还在后面。在沿河岸后车转入沙漠内路,在不断冲沙,攀爬后停在了一处高高的沙丘上。下面就是是著名的三明治湾,海水与沙相融形成一条条月牙状,很是奇妙。</p> <p class="ql-block">放眼望去,三明治湾的海边分布着众多彼此相连的陡峭沙丘,这些沙山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迷人的色彩,与大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漫步在沙丘上,感受到海风的轻拂,听到海浪的轻唱,仿佛置身于一个自然的天籁之音中。</p> <p class="ql-block">静静的坐下,放空心情,接受大自然的洗涤。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一下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享受一份宁静与和谐。</p><p class="ql-block">打卡,返程,这里不是最精彩,最刺激的即将到来。</p><p class="ql-block">望着高低起伏的沙丘,很难想象这四个轮子怎么越过去,看着开车小哥的淡定,紧张的神经放松下来。</p> <p class="ql-block">车在一个个看不到底的沙山边上缓缓下移,在快接近丘底的时刻小哥会恰到好处的加油变向,一道道车轮划出的弧形成为靓丽的风景。司机朋友还特地安排了沙丘滑行齐步走,仿佛是在观看沙漠拉力赛。车在沙丘边上,坐在前面都看不到底,一座接一座,一次次滑下冲刺,一声声惊呼赞叹,每一次的冲沙都是一次特殊的体验。惊险刺激,神秘魔幻。</p> <p class="ql-block">三明治湾就是这样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壮丽的自然风光,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梦想之地,让人流连忘返,意犹未尽。中途安排了沙漠风味餐,开香槟🍾吃小点,为沙漠探险划上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前往斯瓦克蒙德,其西临大西洋,而其他三面则被沙漠包围, 是一座具有浓厚德国风情的城市。是纳米比亚西部大西洋沿岸的一座港口市,斯瓦科普蒙德因位于斯瓦科普河入海口而得名。离温得和克以西280公里,鲸湾港以北33公里处,是埃龙戈区首府,人口28,552人。 斯瓦科普蒙德是德国殖民统治中心,由德国人建立于1892年,整个城市按照德国兼做风格设计建造,仍有不少人讲德语。是纳米比亚主要港口之一。是埃龙戈区首府,纳米比亚第四大城市。</p><p class="ql-block">晚餐在斯瓦克蒙德的一座廊桥餐厅用餐。廊桥的孤独美伴着落日的余晖,@啤酒🍺&海鲜,如梦如幻,享受悠闲自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鲸湾港岸边酒店</p> <p class="ql-block">2025.5.10</p><p class="ql-block">早餐后,8:00准时出发步行到市区鲸湾港口,乘船出海。</p> <p class="ql-block">游船码头游客不算多,码头上尽显古老的韵味,岸边有几只水狗游来游去,鹈鹕不停的上空盘旋,海鸟相对安静,在不远处望着一座灯塔讲着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等到上船,两只鹈鹕在高高木桩上欢迎,海狗更是欢跃,不停跳出船欲同行。船驶离岸边,船长亲自欢迎,鹈鹕、海狗更不示弱,纷纷上船留念合影。一个游览点是生蚝野生养殖。这里的生蚝养殖很有特点,一般生蚝要三年而这里只需要九个月。一来这里海水营养丰富,再就是这里的生蚝只有一般的一半大是最佳食用期。女船长一早打捞了新鲜生蚝供大家享用。</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p><p class="ql-block">鹈鹕岬是鲸湾泻湖外围伸入大西洋的一个狭长半岛, 这里人烟稀少,但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据说这里栖息着近 5 万只海豹,偶尔还能见到黑背豺狗和鬣狗的踪迹。此外鹈鹕、火烈鸟、海豚等动物也经常造访此地。鹈鹕岬有一座黑白相间的 灯塔,灯塔下成千上万的海豹、海狗鸬鹚、鹈鹕,黑压压,密麻麻,有的在水边戏耍,有的在安静休息。观赏过后,船仓里悠闲的享受茶水,好不惬意。远处有海豚🐬出现,但也只是看到冒个泡。遗憾火烈鸟🦩没有出现。</p> <p class="ql-block">游览最后一个环节是船上午餐。有生蚝,有炸鸡,有烤鱼和三明治,更少不了气氛佳品香槟🍾。领略大西洋的极美,品尝纳米比亚的美食,感受了非洲人民的友好,踏上下一段旅程。</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苏丝斯黎沙漠,需要五个多小时车程</p> <p class="ql-block">途中经过北回归线标志点,打卡,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下午赶在日落前到达苏丝斯黎沙漠。</p><p class="ql-block">苏丝斯黎沙漠,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沙漠纳米布沙漠的一部分,拥有超过 8000 万年的历史,拥有全球最高的沙丘高达 325 米 ,非常壮观。这片沙漠因其独特的红色沙丘而闻名,仿佛是大自然的调色板,将红色、橙色、白色和黑色等色彩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沙丘的形状各异,有的如波浪般起伏,犹如一座座人工雕琢的艺术品,有的则像巨大的山丘,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这些红沙漠有1亿多年历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丘。</p> <p class="ql-block">到达苏丝斯黎沙漠景区门口,需再行驶40分钟到达45 号沙丘。这里也被称为“大老爷沙丘”,因其距离景区门口 45 公里而得名。这座沙丘是纳米比亚红色沙漠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优美的外观和线条,让人不忍停下拍摄的脚步。登上 45 号沙丘,可以俯瞰整个沙漠的美景。与日落光影交汇,沙丘的层次和纹理更加鲜明,让人如痴如醉。难怪被誉为“世界最美沙丘”,这是亿年时光雕琢的红色奇迹,上帝遗落的红色宝藏。</p> <p class="ql-block">拍拍拍,伴着落日余晖选择着不一样的光影,留下一张张美丽的倩影。在这草木稀疏的地方,连枯木都尽显风骚。</p> <p class="ql-block">晚上住在沙漠园区酒店,自助餐。房间还有地方色彩,由两个蒙古包形状的草屋🛖组成。里面一抹色原生态,原木,原皮,原草……,房间很大,床也不小,导游说这里蚊虫多,进屋一个劲的喷药,拉蚊帐。搞笑的是洗浴间是开放的,而窗帘是只有一层沙,哈哈这是要无为动物表演脱衣舞吗!明天一早六点出发,洗洗涮涮早早眯眯。</p> <p class="ql-block">2025.5.11</p><p class="ql-block">六点上车,40分钟到达目的地—死亡谷,车上用早餐。</p><p class="ql-block">到达后换乘四轮敞篷车参观全球最高的沙丘及死亡谷奇景。</p> <p class="ql-block">这片红沙漠的形成,堪称一部宏大的地质史诗。纳米比亚与南非边境的奥兰治河,其河沙在本格拉寒流、洋流和风的共同作用下,移向北方,在纳米比亚海岸线堆积成巨大沙漠。河沙中丰富的铁元素,历经亿万年氧化,给沙粒披上了红色外衣,造就了这片独一无二的红色沙丘景观。</p> <p class="ql-block">在早上太阳的照射下会呈现与落日不同的光影,景象会随同光线的移动而变化。由于沙丘都比较陡峭,光线照射在沙丘上有很明显的阴影,如同一副无与伦比的立体画,陶醉迷人。</p> <p class="ql-block">死亡谷是宛如隐藏在苏丝斯黎沙漠的中的奥秘,吸引着无数游客探寻。死亡谷需步行闯穿过一片沙丘进入,幸好我们自备了登山杖,不然行走还是很费劲。</p> <p class="ql-block">死亡谷的奇在于它的古老,说有几千年的历史。这是一片白色的粘土洼地,原本曾是沼泽或湖泊,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源逐渐干涸,形成了今天的景象。它隐藏在高耸蜿蜒的红色沙丘中,独特的景色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游览结束分乘接驳车换乘大巴到中途休息地用午餐。午餐为猪排,味道是不错,点赞👍。</p><p class="ql-block">小插曲:车轮胎漏气,正好休息区溜达溜达,拍拍照。</p><p class="ql-block">换好轮胎继续出发—温得和克,车程四个半小时。好好眯,养精蓄锐。</p><p class="ql-block">途中偶遇一群狒狒,动作灵敏,在灌木丛中穿来穿去,只是毛发灰暗,几乎与沙漠颜色相近,倒是便于掩护。</p><p class="ql-block">乔的啤酒屋享用晚餐。</p> <p class="ql-block">乔的啤酒屋是温得和克大名鼎鼎的餐厅,是当地必打卡的网红餐厅。主打德式猪肘餐、德式酿制啤酒,餐厅内的设计充满了非洲Safari风情。 这里的啤酒是一米啤酒,一米是一个长方形盒子里13杯啤酒🍺。</p> <p class="ql-block">这家餐厅装修很有特色,郁郁葱葱的树下散落着很多房间和酒吧间,到处摆放着老板乔收集的动物标本,不经意抬头就可能有斑马或长颈鹿正看着你,栩栩如生,给人一种在非洲丛林用餐的感觉。另外老板还是个收旧货的,店里犄角旮旯处处塞着空酒瓶、老招牌、煤油灯、电报机,旧脚踏车……,坐在店里就如回到了上世纪。</p> <p class="ql-block">德国醇酿啤酒,招牌烤猪肘。这里特别提到的是—特色美味为纳米比亚烤串,斑马、大捻角羚、剑羚、跳羚和鳄鱼的肉串组合。五分熟的烹饪方式让肉质呈现出独特的口感,混合着肉香和血腥味,让人回味无穷。剑羚的肉质最为嫩滑,而斑马肉则充满了嚼劲。当然最可口的还是烤猪肘,皮酥脆、肉鲜嫩,搭配德式酸菜和土豆泥,味道绝佳。</p><p class="ql-block">特色美味为纳米比亚🇳🇦之行完美收官。这里为携程精品旅游,高品质服务点赞👍。</p> <p class="ql-block">入住温得和克四星酒店。</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