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传习录》 (6)中国的宇宙观-天人合一

如 兰

<p class="ql-block">《大学问》是关于四书之首的《大学》之问(即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王阳明晚年的作品,没有收录到《传习录》中,但它是阳明心学整个体系的全貌,从《大学问》中可以看到阳明心学的思想脉络,所以王德峰老师在讲《传习录》之前先讲了《大学问》。</p> <p class="ql-block">《大学》是什么?初学入德之门,主要内容是三纲领、八条目。</p><p class="ql-block">三纲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p><p class="ql-block">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p><p class="ql-block">《大学问》是一问一答。</p><p class="ql-block">第一问:“敢问大人之学何以在于明明德乎?”</p><p class="ql-block">答<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span>”。这里的大人是精神境界,这个境界到什么程度?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这个“天下”比“国”大,这个“天下”是个文化概念。国可以亡,天下亡不了。国亡过两次,元朝清朝两次,但天下灭亡不了。“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这是中国文化精神。中华文明不是一种民族国家的文明,是一种天下关怀的中国文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下与国的区别,</p><p class="ql-block">天下与国的区别,“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意思立足于个体的这样一个我的身体上来做人的,叫小人。</p><p class="ql-block">“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这是大人和小人的区别。这个区别,不是主观决定的,是心中有仁体,有仁之常体,其与天地万物为一也。</p><p class="ql-block">“岂惟大人”这难道仅仅是大人如此吗?“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小人之心也是这样的。大人小人之心就“本心”这一点讲都是一致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是故,见孺子落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其仁与孺子为一体”。</p><p class="ql-block">怵惕就是惊恐,恻隐就是同情。当你怵惕恻隐之心起来时,你跟孺子之间的形骸间隔被打破了,你们相通了,与孺子一体了,这叫仁心感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仁心感通”是儒家通过孟子讲出来的立论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仁心就是怵惕恻隐之心起来叫仁心发动,这一发动就能感通到这个孩子,打破了自己与小孩之间的形骸间隔,情不自禁的要去救,这不是偶然的,恰好的,而是天下人都是一样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去救还是不救,这里边有差别,差别就在“转念”。念头一转,这个结果就不一样了,这时候仁心就被遮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这里要说的是:虽然我们形骸间隔,但它是可以被打通的,那就是“仁心发动感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husu打颤的意思),而必有不忍之心焉。其仁之心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也”。我们跟鸟兽最相近的地方是有知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见草术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草木虽无知觉但有生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这叫一体之仁,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那个仁,“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因为小人也是有家的,大人小人都有家,人没有家这件事,那是对人类生命根本意义的否定破坏。</span></p> <p class="ql-block">儒家的宇宙观是什么?是道德宇宙,把天地万物通过“仁心一体”统一起来。</p><p class="ql-block">中国的宇宙观是儒家的宇宙观,道德的宇宙观,西方的宇宙观是物质的宇宙观,让宇宙为人类服务。</p><p class="ql-block">我们不能否认,整个宇宙都是指向生命的。</p><p class="ql-block">生命指向什么?指向生命情感,生命情感是从低阶到高阶的。</p><p class="ql-block">宇宙万物都指向生命,生命指向生命情感,生命情感指向最高生命情感,这是人的生命情感。</p><p class="ql-block">而人的生命情感的核心是什么?</p><p class="ql-block">儒家说是仁;佛家特别是禅宗说是悟,是觉悟;道家说是虚一而静,其实都是指那个心,一句话都是指向人心,这就是中国的宇宙观,天人合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