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的句号,是成长的冒号——六六班“写着玩儿”展示(三十三)

夭夭桃花

<p class="ql-block">关于这次课本剧表演,李老师有话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狱中联欢》课本剧的温暖回忆</b></p><p class="ql-block"> “六六班的《狱中联欢》剧组最后得分98.33分!”主持人报分声刚落,会场里“轰”地炸开了,欢呼叫好声差点掀翻天花板。这是妥妥的特等奖!我看着孩子们蹦跳的身影,掌心也跟着发烫——这股子热乎劲儿,不正是大家一起攒了这么久的嘛!</p><p class="ql-block"> 首先必须要好好夸夸我们班这群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确实太可爱了!我之前在文章里写过“给他们一点阳光,他们就能灿烂起来”,最初李芊瑶、崔钰彤、司凯琳、任奕霏四位女生主动为课本剧筹备道具,本以为只是个开始,没想到后来的感动一桩接一桩。</p><p class="ql-block"> 每次排练,孩子们眼睛瞪得亮晶晶的,总能发现细节问题,拉着同伴就示范:“你看,这个眼神要再坚定些”“蹲下的动作得带点劲儿”。他们琢磨出的小点子常常让我惊喜,排练室里永远笑声不断,有他们没心没肺的笑,也有我这个总导演藏不住的欣慰。</p><p class="ql-block"> 做道具时,他们的用心简直超出想象。我简单示范一下,他们就能做出比我想的还要好的东西。比如铁链,网上一根卖一二十块,我觉得太贵舍不得买,孩子们却灵机一动:用旧报纸搓成纸圈,染上黑色。国画班和书法班的同学主动来帮忙,染出来的“铁链”别说,还真有模有样,透着股旧时光的质感。</p><p class="ql-block"> 写对联时,书法班的孩子自己裁纸,不知啥时候就把三幅漂亮的对联递到我面前;需要五角星和纸红旗,他们利用课间剪剪贴贴;就连青天白日旗这种复杂的道具,也被他们悄悄搞定。秧歌队更是被我们班王雯洁“承包”了,她领着九名小姑娘,从队形到动作,用大课间时间,把每个细节都抠得认认真真,最后呈现的效果让所有人眼前一亮。</p><p class="ql-block"> 排练时的后勤工作也井井有条。有人专门负责去舞蹈室拿钥匙、打扫场地,有人盯着道具搜集,有人整队清点人数。我这个“总导演”只要说句话,底下马上有人各司其职。最让我暖心的是比赛前的化妆环节,孩子们从家里带来妈妈的各种化妆品,你给我画腮红,我帮你描眉毛,我坐在旁边看着,心里暖乎乎的。</p><p class="ql-block"> 演出现场,孩子们的表现更是没话说。评委席不时传来“啧啧”的赞叹声,我知道,他们是被这群孩子眼里的光、动作里的戏给打动了。</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场成功离不开太多人的支持。我得好好谢谢我的“战友们”:班主任燕老师每次看我带走一大半学生,就主动留在班里照看剩下的孩子;大课间打扫卫生人少,她就重新调配,不让我管,只需安心排练;读报堂里,她带着孩子们读书的身影稳稳当当;只要我一个电话,她准保小跑着来帮忙,从没半句怨言。音乐老师赵雪手把手教孩子们唱歌、纠动作,她的耐心让节目多了份灵动。还有其他配合我调课的同事,他们的帮助让整个排练顺风顺水。</p><p class="ql-block"> 还要感谢六六班的家长们。买演出服时我正犹豫,怕家长有意见,赵怡琳和张童果的妈妈立刻带头买了样衣,其他家长也跟着行动起来。饰演特务的王奕博同学家长甚至买了整套服装,我心疼花钱,王奕博却转述妈妈的话:“孩子要演就认真演,我们支持!”</p><p class="ql-block"> 还有件让我特别过意不去的事:有个孩子从家里带来老一辈传下来的搪瓷盆,结果被同学们不小心磕坏了。晚上家长发来消息,我愧疚得不行,想赔个新的,家长却在电话里说:“演得好就行,盆子坏了没啥,别往心里去!”这份体谅,让我感动又暖心。</p><p class="ql-block"> 筹备这场课本剧的日子里,我不止一次觉得累、觉得烦,甚至想过放弃。但看着孩子们为一个动作反复练习的认真劲儿,想着同事和家长们无条件的支持,那些辛苦慢慢都变成了甜。现在回头看,这段一起拼搏的时光,早已成了心里最温暖的回忆——原来当一群人的心往一处使,再难的事也能变成幸福的勋章。</p> 六六班同学们的“写着玩儿”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场不可代替的收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小作者 王雯洁</p><p class="ql-block"> 课本剧表演,这个在别人眼中或许仅仅是一次表演,但我却收获了许多许多。</p><p class="ql-block"> 就比如今天,我们在录制节目,已经重录了好几次,大家都已经不耐烦了,包括我,但没想到的是我也出错了。</p><p class="ql-block"> 在跳秧歌时我的红绸子竟然没有解开,当时我急得都要冒火了,因为这是最后倒数第二段了,马上就要结束了,如果在这重来的话,不知道又要来多少遍;如果在这重来的话,我们的状态也不知道能不能进去。所以,我冒着失败的风险,快速地先左看,再右看,这时我的手也在动,努力地把红绸子取出来。</p><p class="ql-block"> 当我好不容易取出来的时候发现站位是错的,刚好也快到了那个结束动作,我灵机一动,想着可以把丝绸丢出去,这样可以把位置换了,但必须动作要快,要不然这个红绸子就会掉在地上。我悄悄地做了几个深呼吸,好像是“上天”在保佑我一样,我以前都没有这么幸运,你猜猜怎么着?我竟然一次就成功了。</p><p class="ql-block"> 为了挽回刚开始的出错,我只能在跳后边的时候不想前面……</p><p class="ql-block"> 除了今天,每次的课本剧我也很佩服一个人——张锦泽。他正如老师今天所说的那样负责人。那次我急着锁门,但发现张锦泽还在屋内收拾别人留下的东西,我看着他那一大包的东西,突然觉得张锦泽真乐于助人。</p><p class="ql-block"> “一场不可代替的收获”就是这场课本剧的收获,如果没有这次露面的机会,我也不可能收获得比山还多。我也要谢谢语文老师,谢谢她给了我成长与收获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课本剧”有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小作者 张锦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为期近两个月的“课本剧”活动终于画上了感叹号!这一次的登台让我明白了不少,也看到了不少,接下来的几字真言贯穿整个“课本剧”活动……</p><p class="ql-block"> 1. 责任</p><p class="ql-block"> 在本次活动中,大家的责任之心溢于言表。无论是道具“四人组”的用心,还是书法班学生的无私,都让我刮目相看。他们对整个节目的负责,也给我带来了很深的感触。</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王奕博同学也让我敬佩。他不惜丑化自己的形象来塑造人物,其责任之心令人感动万分。</p><p class="ql-block"> 2. 坚韧</p><p class="ql-block"> 在排练时,我们遇到过许多困难,但同学们都一一克服了。比如:当有同学的演技遇到瓶颈,其他同学会积极提出意见,互帮互助;当有些细节不过关时,同学们会一次次改进,反复练习,直到表演十分贴合人物、十分真实为止。同学们一次次迎难而上,冲破一切阻碍,最终才成就了这样一部好剧。</p><p class="ql-block"> 另外,最值得我敬佩的还是那几位编剧同学。因为我在元旦联欢时也尝试过当编剧,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在借鉴网络的情况下,依旧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才完成了一个勉强合格的剧本。而她们仅凭自己几个人的思考就把剧本编得如此完美,怎能不令人拍案叫绝?</p><p class="ql-block"> 一次活动,蕴含无数道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这个职位不好当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作者 胥涵茜</p><p class="ql-block"> 在本次课本剧表演中,我担任一个重要角色——操控大屏幕,也就是后台工作。看着老师操作时,觉得十分简单,可一上手,真是一言难尽。</p><p class="ql-block"> 两个片段中间换台的时间,让我不知道该接着放上一个,还是放下一个音乐,实在难以抉择。不过我也慢慢摸索出了门道——在旁白说话时换下一张。</p><p class="ql-block"> 今天播放时,我看到后台老师调课件,之前的《红梅赞》和现在的《红梅赞》都在,结果点播放时手一抖点了两下,竟放成了《囚歌》音乐。好在我反应快,一看背景不对,赶紧换回了上一个。万幸,《囚歌》还没放出来,不然可就丢人丢大了。</p><p class="ql-block">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操控大屏幕这个岗位看似轻松,实则需要全神贯注,时刻留意课件的变化。每一个环节都不容马虎,只有反复练习、细心操作,才能确保表演顺利进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失误没关系,再站起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小作者 王艺歆</p><p class="ql-block"> 啊!是谁在打侧手翻时失误了?台下还有那么多人在观看,这得多尴尬呀!那个人正是我。</p><p class="ql-block"> 在课本剧彩排时,我要表演打侧手翻的环节。说实在的,我一直挺害怕做这个动作,毕竟稍有不慎就会摔倒。上场前,我甚至已经预感到可能会出事,没想到,这预感竟成真了。当我做第三个侧手翻时,突然双手没了力气,腰部重重地磕在地上,接着整个人向前扑倒。瞬间,耳边传来一阵惊呼声,那一刻,我尴尬极了,连忙双手撑地,狼狈地爬了起来,好在没受伤。</p><p class="ql-block"> 表演结束后,我静下心思考:到底为什么会摔倒?是发力不够,还是手劲不足?但转念一想,既然已经摔倒了,又何必纠结于尴尬呢?我始终坚信,只要自己不觉得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而且,失误一两次又何妨?只要保持一颗不服输的心,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努力改正,就一定能成功。</p><p class="ql-block"> 抱着这样的信念,我再次站上了舞台。这一次,我的动作干净利落,优美的线条在空中划过,台下传来的不再是嘲笑声,而是阵阵惊叹。那一刻,我的心里满是喜悦。</p><p class="ql-block"> 我真想大声告诉同学们:失误没关系,勇敢站起来,继续向前就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份耕耘,一份收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作者 梅怡菡</p><p class="ql-block"> 看到题目时,相信你一定会觉得是努力学习后,有了很大进步吧!那你就想错了,我所言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实际是参加活动有了进步。你一定会问是什么活动有收获,当然是近期举办的课本剧活动了。</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表演。天知道我有多紧张,多缺乏经验了。除了表演话剧,我还有一段扭秧歌的环节,关键是我没有一点舞蹈的基础,而且我还是后来加入的,原来的那一批人都已经练习了一个月了。</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便私下加紧练习,平常的时候我就会问同学们跳完这个动作后该跳哪个。经过我反复地练习,终于熟练了,动作也比以前自然了,我的自信心也随之提高。后来听李老师说我在台上的表现非常精彩。</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活动使我有了进步,提高了我做事的自信心,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关于语文课本剧</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小作者 耿烁</p><p class="ql-block"> 对于今天的语文课本剧表演,我有一些想说的。</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的努力得到了很好的回报,付出与结果成正比。别小瞧“98.33”这个数字,它可是我们一个多月辛勤努力换来的。每个同学付出的“1”“2”“3”……相加起来,才凑成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每做好一个动作,设计好一个表情,衔接好一个情节,都离不开所有演员们的配合。“98.33”这个分数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当听到这个分数时,我们这些演员无不站起来鼓掌欢呼,脸上洋溢着兴奋,内心满是欣慰。最后,我们成功摘得“特等奖”的桂冠。</p><p class="ql-block"> 其次,我觉得我们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有的演员有时会忘动作或忘台词,导致表演卡顿一两秒;有的同学需要别人在对面接应帮忙拿道具,却忘记提前沟通;有时站位有些偏台;正式表演的效果没有排练时好。但总的来说,这次表演还是不错的,我们对“98.33”这个分数十分知足。</p><p class="ql-block"> 虽说“知足者常乐”,但我们不能一直满足于现状,还要继续努力。</p> 精彩继续 <p class="ql-block">刘昕杭同学对课本剧的道具提出质疑——铁链太假,怎么能甩起来?</p> <p class="ql-block">宋欣峰讲述了自己铁链的制作过程,还特别感谢付昱豪呢!</p> <p class="ql-block">任奕霏感叹:课本剧表演太不容易了,终于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郑子皓表示自己没参加课本剧表演很遗憾,他总结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p> <p class="ql-block">张童果是演员之一,台上的她一直都提心吊胆,这是为什么?</p> <p class="ql-block">演员表演时紧张,闫钰卓表示作为观众同样紧张!</p> <p class="ql-block">  张逸轩演课本剧的时候出现了错误,他调侃自己说,以一己之力拖了20多个人的后腿。</p> <p class="ql-block">黄昱硕在自己的文章中夸奖了班里的张恒嘉,张恒嘉可以被评为“最佳风采奖”。</p> <p class="ql-block">张恒嘉觉得,要小看最后的得分,每1分都是同学们辛辛苦苦赚来的。</p> <p class="ql-block">杨森是一名合格的观众,他的描述还原了当时精彩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李芊瑶同学表扬了课本剧剧组的旁白——刘晨雪,因为她真的进步很大!</p> <p class="ql-block">白双琦为课本剧剧组的同学们点赞了!</p> <p class="ql-block">  课本剧表演虽然已经成为回忆,但李老师觉得,那些在排练厅里挥洒汗水的日夜、舞台上绽放光芒的瞬间,早已在每个同学心中种下艺术与团结的种子。这段经历所带来的勇气与默契,会如同永不褪色的星光,照亮未来的每一次挑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