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伉俪携手,诵舞樊城银龄

彭春霞

<p class="ql-block">  —记樊城区老年大学青年伉俪教师王艺和袁晨 </p><p class="ql-block"> 当你走进樊城区老年大学中国舞研修班和朗诵一班的教室,你或是看到一位俊朗的男老师在优雅地带着学员们翩翩起舞,或是看见一位美丽的女教师正在抑扬顿挫地领诵诗歌或文章;这里就像有一股强大的气场,一下子就把你带入到一个富有艺术氛围的音画世界里。</p><p class="ql-block"> 这两个令人瞩目的年轻人就是我们大家熟知的青年伉俪教师——王艺和袁晨。他们夫妻二人都有着自己的专业特长:一个擅长舞蹈,一个专攻朗诵主持。他们既是一对和谐恩爱的夫妻,又是两个在事业上互相支持和配合默契的同事。两个班上的学员都是整整大他们一个辈分的长辈,这些学员们不仅仅把他们夫妻二人认定为备受尊敬的老师,同时也把他们二人当做自己喜爱有加的一双儿女。王艺和袁晨夫妇也在心中把这些学员们看做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对他们分外尊敬和关爱。</p> <p class="ql-block">  舞蹈教师王艺出生于文艺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个优秀的文艺工作者,王艺从小就受到家庭中浓厚艺术氛围的熏陶,他8岁开始习艺,从小打下了良好的艺术基础。成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舞蹈表演与教育专业,毕业后进入著名的中国煤矿文工团,成为了一名职业舞者。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每年都要进行数百场高质量高强度的演出,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最终使得他患上了舞蹈演员的职业病——重度腰肌劳损,医生告诫他今后不能再负担强体力的舞蹈表演,由此他不得不离开了他心爱的舞台!他回到襄阳市艺术剧院,成为了一名舞蹈老师兼演员。他不忘初心,把自己对舞台的眷恋和舞蹈的热爱转化为对教育的热情和表演的动力,倾心于平时的演出和教学工作中。2015年王艺老师参演襄阳市歌舞剧院排演的大型武侠舞剧《射雕英雄传》,在剧中饰演郭靖一角,由于他的杰出表演和剧组成员的共同付出,此舞剧荣获湖北省金凤奖专业一等奖与特别大奖!鲜花和掌声向他扑面而来,当樊城区老年大学向他发出聘请舞蹈教师证书时,尽管工作繁忙,身体伤痛,他还是欣然接受了聘书,来到一群爱好舞蹈的老学员身边,向他们传授专业的舞蹈知识和技能。</p> <p class="ql-block">  朗诵班教师袁晨,她从小就热爱表达。在5、6岁的年龄时,她时常搬个小板凳去邻居家里,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大哥哥和大姐姐们讲故事,回到家里后,她就站在客厅,把刚才听来的故事原原本本、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声情并茂地表演给父母观看;上学后她更是积极参加各种演讲和朗诵比赛,担任各种活动的主持人时也从不怯场。她曾分别在高中和大学时期担任校广播台主持人的工作,大学毕业后曾就职于襄阳市广播电视台,在《帮女郎》节目中担任记者、主持人。她经常深入工厂、大学、农村、社区等地进行实时实地了解民生民情,同时向所到地人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她一方面做党和政府的喇叭,在民间传播正能量,一方面做群众的喉舌,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人民群众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工作期间由于她各方面出色的表现,获得襄阳广播电视台十佳主持人的荣誉称号。在国家大力推行现行养老政策之际,各城区、社区都成立了老年大学,袁晨也接受了樊城区老年大学的教师聘书,立志报效国家、服务社会,把自己的播音和朗诵技能传授给热爱表达的父母长辈。</p> <p class="ql-block">  作为年轻的舞蹈教师,面对老年学员舞蹈基础不一作为年轻的舞蹈教师,面对老年学员舞蹈基础不一、身体条件不同的现状,王老师细心揣摸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想方设法地适应不同条件不同年龄的各类型学生。正如他在开学第一课时就把自己的教学思路从三个方面告知他的学生们,以实现锻炼身体快乐学习的效果。一是将各种复杂的舞蹈动作逐一拆解,用生活化的趣味方式表达出来,比如把旋转动作比作“优雅转圈”,步伐移动形容成“轻盈漫步”,这样让动作学习更通俗易懂且充满、身体条件不同的现状,王老师细心揣摸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想方设法地适应不同条件不同年龄的各类型学生。正如他在开学第一课时就把自己的教学思路从三个方面告知他的学生们,以实现锻炼身体快乐学习的效果。一是将各种复杂的舞蹈动作逐一拆解,用生活化的趣味方式表达出来,比如把旋转动作比作“优雅转圈”,步伐移动形容成“轻盈漫步”,这样让动作学习更通俗易懂且充满轻松愉快的趣味;二是设计分层练习任务,体能较弱的学员从简单的手部韵律和基础步伐开始,体能较好的学员尝试加入队形变换,鼓励大家互相欣赏、组队练习,在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中收获成就感;三是打造沉浸式舞蹈课堂,用节奏明快的经典老歌营造氛围,搭配镜面教学与慢动作分解视频,让学员既能清晰观察动作细节,又能在欢快的音乐中自由舒展。他在课堂上常说:希望每一位学员都能抛开顾虑,在舞步中重拾活力,跳出自信风采,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与美好。这群老年中国舞爱好者每周来上课都兴高采烈,自觉地按照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方案一招一式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体会舞蹈动作要领,品味舞蹈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一学期下来,我们这些基础薄弱的学员学会了藏族舞和蒙古舞的基本动作和舞蹈组合,在学校组织的学期教学成果展中,我们拿出了较高质量的节目向领导和师生们进行展演,收到较高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规范地传授专业舞蹈知识,而且还十分注重老年学员在习舞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他在上课时,重点将人体运动体系其结构的组成以及与舞蹈运动之间的关联结合起来讲解,告知我们如何顺应身体骨骼结构进行科学训练,防止运动受伤。通过王老师耐心细致地讲解科学运动的原理后,我们明白了跳舞是一个全身各关节协调一致的运动,很多时候会牵扯到平时不常用甚至没有用到的肌肉和筋络,舞前热身运动其实就是让身体各个部位“热列地活络起来”,这样在跳舞时才不容易拉伤某个部位或关节,保证身体的安全运动和运动的安全。从此以后彻底改变了我们以前敷衍舞前热身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  袁晨作为年轻的播音主持教师,面对老年学员普通话基础各异、地方口音夹杂、表达习惯不同的情况,她以“快乐表达,自信发声”为教学核心,总结出三个阶梯教学法。一是将播音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有趣的讲解,提升画面感的表达,让晦涩的理论变得生动易懂;二是设计阶梯式学习任务和目标,让基础薄弱的学员从字词、绕口令、文段朗诵练起,在具备一定基础后,再进行诗歌、散文的朗诵,并采取小组分享的方式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三是打造沉浸式语言课堂,积极调动大家的情感表达,帮助学员清晰看到自己的进步。袁老师充分运用快乐教学方法,使每一位学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逐步得到很大程度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诵读能力的提升。纠正襄阳地方方言和口音,提高了发音吐字的准确度和普通话运用能力,引导大家通过声音传递情感,享受语言学习带来的乐趣,在诵读唐诗宋词和今古美文中不断找到自信与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袁晨老师更是个美得精致的女教师。她每天来上课时都衣着得体,光鲜亮丽。只要她往讲台上一站,所有学员都仿佛看见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尤其是当她站在讲台上给我们示范诵读范文时,她的神情是那样神采飞扬、光彩照人。我们读着美文看着美人,那真是令人从眼里美到心里的一种享受。潜移默化之中,同学们的审美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我们的诵读表情日渐丰富,衣着搭配日渐协调,说话音调日渐悦耳。袁晨老师看着学员们的变化和进步,不禁喜在眉梢,有时她用富有成就感的语气跟妈妈们开玩笑说:我的大宝贝们现在一个赛一个地会打扮自己了,诵读的表情越来越在状态了,没几天时间就要令我刮目相看了!表扬得我们这些跟随她学习的老阿姨叔叔们脸上笑开了花,从心底感激这一切都是得益于袁老师的知识灌溉和激情渲染。</p> <p class="ql-block">  到老年大学任教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在自己正式退休以后,为了发挥自己专业的余热,也为了丰富自己晚年的业余生活,而来此受聘任教。但是像王艺和袁晨这一对青年伉俪,他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其年龄正当青壮年时期,美好的人生和蓬勃的事业正处于上升波段,只要他们努力打拼,必然是前程似锦、未来可期。这个年龄还有一个必须面对的困难:家中有正需要陪伴的父母和有待加强教育的孩子,可是他们把名和利都放置一边,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忽略对自己家庭的照顾,舍小家为大家,不辞辛劳地来这里兼职老年大学的教学工作,而且是带着文化程度和专业基础参差不齐的老年学生开展学习,这需要拥有怎样博大的胸怀,需要具备多么无私的爱心?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究竟他们夫妇二人为此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我们无法估量。但我们看得到一个感动人心的现象:他们在每天排列自己的时间计划表时,每件事情必须要细化到以小时甚至更小的时间单位来进行计算。最令人感动的是,我们后来无意间发现在这个大家都亲如家人的和谐大家庭中,有一个学员竟然是朗诵教师袁晨的妈妈!这位慈母后来告诉我们个中缘由说:自从女儿女婿应聘到老年大学教学以后与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更少了,她常常一、二个星期见不到他们的面,打电话联系询问时,他们也总是说在忙,三言两语就挂了电话。老人在家里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由于非常思念女儿女婿,所以在退休了以后,她也来报名到孩子们的班上学习。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可以在教室里见到自己心心念念的孩子,一家人可以藉此在老年大学的教室里团聚。知道真相的我们,无不为此湿润了自己的眼睛,也无不对王艺、袁晨这对青年伉俪和他们这位慈爱的母亲肃然起敬,同时也更加珍惜王艺和袁晨老师与我们在一起教学的宝贵时光和艺术氛围。 </p><p class="ql-block"> 是的,这对青年才俊把他们的学生都看做自己的父母一样,不仅仅是语言称呼上的尊重,更是把对感恩父母的爱倾注在所有的叔叔阿姨身上,把他们所学的知识回馈给社会,回馈给她的老年学生们。他们的知识灌溉象一股清流滋润着的老年学员渴求知识的心田,他们的尊老敬老让学员就像沐浴在和煦的春风中一样令人轻快惬意。</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老年求学路上,我们何其有幸遇到了这二位全身心投入于公益事业、既爱老敬老又博学多才的青年才俊。他们就像清晨的一束光,不仅互相照亮了夫妻彼此的人生和事业,更是照亮了我们老年大学的知识园地,他们所奉献的爱心和温暖弥漫在课堂中。他们不忘对艺术的热爱,用自己的初心把老年大学当做自己的人生的又一舞台不断地展示青春的价值,用自己的行动和成就诠释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他们是我们心中的好儿女,也是我们心中可敬可亲的艺术之神,更是我们老有所为,为社会继续发挥余热的优秀榜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