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一节期间,来到了琉璃河大桥。</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年迈的老桥,岁月已经为它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四百多年以来,它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它的身世似乎已经鲜为人知了,但是在北京地区古代桥梁建筑史上,它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p><p class="ql-block">琉璃河古上曾经被称作圣水河,后来也多次更名,而今被称作琉璃河,自东而来汇入拒马河,曾经因为水患多发而成为一道难题。<span style="font-size:18px;">琉璃河大桥是横跨于琉璃河上的一座宽阔的石拱桥。</span></p><p class="ql-block">大桥主体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后又经过多次修缮,其规模仅次于著名的卢沟桥,是良乡八景之一,被称作“燕谷长桥”。大桥全长近二百米,宽十余米,共有十一孔,在当年绝对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中间的孔最为宽大,桥的上部为石拱,底部为石头墩台,整座大桥造型古朴端庄,一眼看上去便觉得敦厚、结实、牢固。现在大桥的通行功能已经被崭新漂亮的新桥取代,而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已经受到更多的关怀和保护。</p><p class="ql-block">漫步在大桥之上,视野很开阔,蓝天之下,河水静静地流淌,倒映出大桥和白云的影子。来参观的人们并不太多,都是慕名而来。</p><p class="ql-block">桥面上巨大的石块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没有了棱角,边缘都被磨成了不规则的光滑圆润的弧状,悠长的车辙印深深地刻在桥面上,给人以无尽的联想,桥的栏板有些已经斑驳缺损,有的已经修复重装。曾经的车水马龙,曾经的繁华热闹都汇入了过往,作为记忆和故事留在这一道道车辙之中。</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