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上次见到鲁光爷爷是去年冬天的事了。那天的阳光照在脸颊上,带来一股微微的暖意。只见鲁爷爷逆着光大步向我们走来,容光焕发,侃侃而谈。和鲁爷爷的相处是亲切的,平日里他会和我分享近期的新作品,我有时也会给他写信,鲁爷爷是我的第一个信友。</p><p class="ql-block">不记得是多久前,妈妈跟我说:“你鲁爷爷每天都写日记呢。”在鲁爷爷的激励下,我也早已写了厚厚的一本。我曾无数次在日记里写下我的欣喜和不安,文字里承载了我太多鲜活的理想主义。翻开日记,我看到了吹着晚风在湖边和朋友畅谈理想的自己,还有三月的桃花和腊月的雪,很庆幸我用笔留住了一个又一个四季。向鲁爷爷学习,我的青春记忆从此变得有迹可循。</p> <p class="ql-block">听闻鲁爷爷新书的内容,我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一个场景:黑暗中有数支红烛,金黄的火光随风不断摇曳着,静谧而深远。我见过鲁爷爷的太多画作,但这幅画让我记忆犹新。风会吹灭蜡烛,却也能使火越烧越旺,我感受到生生不息的希望。或许每个人对此有不同的解读,但它的确在我迷茫时重新点燃了内心的热忱。读完他的新书《八十老翁从头活》,鲁爷爷的顽强与无畏像铁轨缝隙里生长的野草,历经艰险却还顽强地向着阳光延伸,令我无比感动。那“春风吹又生”的蓬勃生命力,给多少人带去温柔且坚韧的力量。我小时候将考试没考好视为天大的打击,如今也早已理解“生死之外无大事”。</p><p class="ql-block">读到鲁爷爷做有关治疗方案的人生选择时,我不停地问自己,当噩梦找上门来,究竟该怎样承受如此之大的人生考验。但看到鲁爷爷以病为友,沉醉于自己的爱好,我也便释然地会心一笑。是啊,不能为痛苦所困,活着的花有百般开法。享受过程,不用害怕结局,谁看书只看最后一页呢?</p> <p class="ql-block">“奔向二〇二四阳光道”,这是鲁爷爷在前年跨年夜跟我说的话。我很少收到这样别致的祝福,但想起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似乎也并不意外。“奔向”二字仿佛是在告诉我,坚定地往前跑吧,不用回头,像鲁爷爷在日记中写的:“抓住今天,抓住快乐,过有质有量的生活。”</p><p class="ql-block">合上鲁爷爷的“抗癌日记”,我不再惧怕未来,这也是为什么我能在不如意到来时依旧兴致盎然,时刻拥有在逆境里撒野的勇气。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金光灿灿的自己,每个人都向往充满希望的明天,首先要做的,是感恩和珍惜当下。那些被黑暗笼罩的日夜,也终将向阳而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该文刊登于《中国书画报》2025年5月7日第18期(总第3119期)副刊(第13版)。杨紫,现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专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