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天牛”闯市场 ——随县吴山镇联建春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王光赋

<p class="ql-block">  (通讯员:王光赋)湖北省随县有一个独特的地方,这个独特的地方有个独特的养牛方式——“放天牛”,每到春天,人们就把自家的牛群赶到山上解开绳索,任凭牛群在山间自行徜徉觅食,这里的牛群一年大约有200多天是在山上自由的“吃、喝、拉、撒、睡”,不需要人工管理,直到冬天天冷时,才将牛群赶下山,回家喂养,所以,当地人称“放天牛”。这个独特的地方就是湖北省随县吴山镇联建村。</p> <p class="ql-block">  一、穷则思变 脱贫项目应运而生 </p><p class="ql-block">  吴山镇联建村地处鄂豫两省三县市(随县、枣阳市、桐柏县)交汇处的桐柏山余脉,平均海拔高度300-550米,北与河南省桐柏县接壤,西与枣阳市相临,距随县县城45公里,坐拥24000亩山场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生态黄牛养殖的天然牧场。这里天然散养的黄牛富含丰富的矿物质,肉质细嫩,嫩而不柴,煎炸炒炖均可,味美爽口,营养价值高,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素有“天上龙肉,地上‘牧枣牛’肉”之美称!</p> 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天然牧场、优质的原生态黄牛、存栏量年年递增......一系列的自然优势却被“独处深闺人未识”、“销售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的生态黄牛养殖户。 2016年底,在外地办企业的联建村1组村民、共产党员沈义成回家过春节,看到交通和信息闭塞的家乡贫困落后状况,看到父老乡亲养殖的原生态黄牛出现的销售难困境,便决心回乡带领群众养牛奔富路,于是,他毅然放弃年利润百万元的自家私营企业,回到家乡创业,在当时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的支持下,沈义成在村里征地20亩,投资110万元,兴建了5栋5000平米的规范化养牛大棚、宰场、冷库,创办了“随县华隆生态土黄牛养殖合作社”。 合作社将家家户户散养的黄牛集中起来,实行规模化养殖,打造养殖——管理——销售“一条龙”服务模式,让养殖户“报团取暖”,既能实现规模化经营,又能为群众增收。合作社的牛棚厂房一体化,采取‘发酵床’技术,不出牛舍就能处理粪便。此外,养殖场配备了专职兽医,按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合理化养殖。 当时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和联建村两委将他的“随县华隆生态土黄牛养殖合作社”作为村精准扶贫产业扶贫基地,并投资6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通过合作社的统一运营,大大提升了本地生态黄牛的品位和价值,合作社当年吸纳2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带动60多个生态黄牛养殖大户发展生态黄牛养殖业,为本村群众共同致富打开了致富之门!60多户入股合作社的股民首次分红达7万多元。 2017年12月14日,《随州日报》二版头条以《“大老板”回乡当起了“放牛郎”》为题,报道了沈义成兴建养殖合作社,大力扶持贫困户、带领群众发展生态黄牛养殖致富的先进事迹。 二、植根沃土 倾力打造品牌效应<br>  多年来,联建村在合作社的带领和影响下,家家户户养牛,饲养1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发展到60多户,形成了一个土黄牛养殖产业链。为了改良品种,合作社又投资20余万元购回5头夏西门塔尔和夏洛莱种公牛免费为养殖户提供配种,提升牛肉产量和品质。 生态土黄牛形成了一定的养殖规模,合作社负责人沈义成决定创建自己的土黄牛品牌。他投资40多万元,申请注册了“牧枣牛”品牌商标,制作宣传片做推广,大大提升了牛肉产品的附加值,“牧枣牛”牛肉身价倍增。   2019年,合作社出栏100余头黄牛,产值100余万元,技术帮扶31个养殖户,辅助销售20户。2020年,合作社产业帮扶80户,受益人数100人以上。 2020年9月13日,《随州日报》二版头条以《“生态牛”闯出“致富路”》为题,报道了“随县华隆生态黄牛养殖合作社”带动群众致富的成功经验。 2022年初,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联建村两委一班人牵头,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合作社正式组建联建村乡村公司,成立了“随县春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以“牧枣牛”品牌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黄牛养殖,当年存栏优质生态黄牛1200头,年出栏黄牛300头,仅牛肉出售价格差一项增收18万元,60户养牛户价格差每户增收3000元。 2022年4月,公司流转土地200亩建设牧草种植基地,种植优质高产速生牧草,该牧草生长期短,30天的生长期就可以采割一茬,年青储饲料600吨,干储饲料200吨,为生态黄牛养殖户提供优质饲料资源,基本解决了公司1200头生态黄牛购买饲料难、成本高、利润小的问题,同时,解决了本村30余户困难群众就业增收,村集体增收10万元。 2022年6月,公司投资20万元购买了配套的牧草收割机、牧草粉碎机、牧草打包机,农忙时将周边农户的农作物秸秆收购起来,处理成为牛羊饲料,包装储存。既杜绝了秸秆焚烧,又为村里增加了加工服务收入,每年增加饲料加工销售收入近12万元。 2022年9月,公司投资80万元购买品种改良公牛12头,为农户养牛品种改良奠定良好的基础,改良后的良种幼牛每头增收1000元左右。 2022年10月《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湖北日报》分别以《一头牛“链”就乡村振兴新路子》、《就是这么牛》为题,报道了“随县春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牧枣牛”品牌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黄牛养殖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先进经验。 三、产业融合 拓展深加工“产业链” <br>  2024年,为适应市场需求,加快产业融合步伐,提升生态黄牛品质,增加牛肉产品的附加值,拓展牛肉深加工“产业链”,公司投资1000万元改造标准化精养牛棚8000平米,建成了年循环精养生态黄牛1000头的规模化养殖基地;兴建了2000平米的牛肉深加工制品厂标准化生产车间,引进牛肉深加工标准化生产线设备一套,进军食品深加工领域,成功开发出“开袋即食”的休闲快餐食品“香菇牛肉酱、风味酱牛肉、秘制牛肉干、五香牛杂”等22种牛肉深加工系列产品,并获得了国家卫生监督、食药监等主管部门的生产许可,从而将“牧枣牛”品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大幅提升了生鲜牛肉和牛肉快餐成品食品的市场占有率、市场竞争力、客户认可率。 公司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利用“山上放养+山下精养”模式提升生态黄牛的养殖品质。同时,公司还与顺丰快递联合开辟了电商直播间,组建了网络直播团队,拓宽单一销售模式,抢占电商销售“风口”,实现网络直销与线下市场销售“双管齐下”,成功的拓展了销售渠道,当年实现牛肉深加工利税100万元的好成绩,使“牧枣牛”品牌的“产业链”得到了有效延升,为产品多元化发展迈开了坚实的一步。 2024年,市场牛肉价格普遍持续低迷至每市斤28元,村里60多个养殖户牛肉产品滞销,公司为了帮养殖户摆脱困境,公司将养殖户的牛肉以每市斤35元的价格统一“兜底”收购,经过深加工后投放市场,为养殖户每头牛增收2000多元,仅此一项,为养殖户增加收入达30余万元。 通过产业融合和“产业链”的深层次拓展,公司呈现持续辐射周边养殖户增收致富和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br> 四、锚定目标 描绘美好发展蓝图<div>  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公司将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和带领群众致富。以互联网为抓手,打造多维度裂变模式,降维打造产生价值,为产业赋能,挖掘客户的可调性,打造矩阵协同,强化客户认知,击穿用户心智,让整个“链路”形成闭环,有效的进行价值转化,进一步优化深加工产品结构,积极做好国内市场,瞄准国际市场,高维度将“牧枣牛”品牌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力争达到年出栏成品牛1000头,年销售生鲜牛肉1,5万公斤,年深加工“开袋即食”快餐牛肉系列产品3万袋(盒),年总利税达1000万元的奋斗目标。达到五年内带动周边两省三县市10个乡镇生态黄牛养殖户10000户的总目标,做大做强“牧枣牛”品牌,让“牧枣牛”成为随县舌尖上的美食名片,为致力乡村振兴和带领群众致富做出更大的贡献。</div> 五、效益显著 公司发展后劲十足<br>  随县联建春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随县华隆生态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自2017年8月创办以来,平均年产值1500万元,产业帮扶100余户,受益人数1000人以上。累计免费为养殖户在品种改良方面提供种公牛配种已达5000余次/头,使每头改良品种小牛增收1000元左右,收购农作物秸秆20000余吨,农户增产增收,免费为种植户提供牛粪有机肥10000余吨。 公司以发展生产,保种扩繁、科技领先,引导农民致富为宗旨利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后,致力于乡村振兴,让养殖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达到合作共赢,农民致富的目的。 只有植根于泥土、依附于大地的树才能长成参天大树!随县联建春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株充满勃勃生机的大树,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在公司员工的奋力拼搏下,公司牵着“天牛”闯市场,后经十足,前景广阔。一定会铸造辉煌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