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梅边听笛</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摄影师</p> <p class="ql-block">一直以来,我对于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就充满了好奇,总想着去近距离接触一下,好了解她们的生活方式,感受她们的风俗人情。我记得在昆明曾遇见过一队跳舞的苗族阿妹们,她们的淳朴善良,热情豁达一直让我念念不忘。而今天,我们要去的就是坪头羌寨,羌族人生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去羌寨的路并不好走,善良的周老师和我换了位置我还是晕,梅紫姐姐用上了发的护颈和护腰,看着倒是挺舒服。我们的房车在路上盘旋,我在车里被晃的晕头转向,月儿轻轻的一声:哇,梨花!唤醒了我,透过车窗我抬眼望去,满山的梨花竞相开放,在阳光的映衬下,仿若星星点点,煞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而雪山,在我们大家的一片轻呼声中,从云层中一点点的钻了出来,阳光洒在雪顶,像是给山脊镶了层流动的银边,积雪顺着陡峭的崖壁漫成瀑布状,在光影里泛着珍珠母贝的光泽。梅紫姐姐调整护颈的手忽然顿住,月儿的指尖贴上玻璃,连周老师都拿起了相机,那些在颠簸里翻涌的眩晕,此刻都被雪山融成了胸腔里一汪清亮的泉。</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车子停在了古羌鼎烹饭店门前,一会儿的我们要在这里用午餐。顺着来时的方向往前走200米不到,左拐,再走差不多500米,坪头羌寨的寨牌就出现在眼前了。领队范范不停的让大家紧跟,羌寨寨牌的左前方有一树的野桃花,开得粉紫粉紫的桃花犹如天边的流霞,轻轻的挨挨挤挤的缀满枝头。我踮起脚尖凑上去,想闻一闻这满树的芳香,梅紫姐姐的快门迅速按下。</p> <p class="ql-block">走近羌寨,映入眼帘的是成片成片的梨花,这些梨花宛如一群身着白色纱裙的仙子,在枝头翩翩起舞,它们轻盈的身姿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在这里,摄影师给我们每个人都拍了美美的照片,大家说说笑笑,笑声和梨花的芳香一起,飞扬在羌寨的上方。</p> <p class="ql-block">从那一片繁茂的梨花路上下来,我们走进了这条有着羌族风味的巷子里,一户没有院墙的院子里,小男童在梨花下正欢喜的玩弄着他的皮球。我们大家手挽着手,如孩童般的跳跃欢呼,不知是谁,率先唱起了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这歌声,唱响了石板路上深浅不一的光阴,唱响了天边鎏金的云霞,更唱响了每个人眼中闪烁的星光——那是比阳光更璀璨的、属于青春的炽热回响。</p> <p class="ql-block">羊是羌族的图腾,羌族羊图腾象征着民族起源、文化传承、神灵沟通与吉祥庇佑。查资料看到:传说羌族迁徙时,巫师经书被羊吞食,羊托梦告知以羊皮制鼓可复现经文,由此羊被视为文化传承的神圣媒介,地位高于巫师。羌族人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即万物有灵、多神信仰和祖先崇拜。而白石就是所有神灵的象征,白石供奉在哪里就代表是那里的神灵。一般在碉房屋顶四角供有五块白石,分别象征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其中,天神地位最高,能主宰万物,祸福人畜。</p> <p class="ql-block">羌寨独特的建筑艺术碉楼群,是羌寨标志性建筑,以片石和黄泥砌成,高耸坚固,兼具防御与居住功能,部分碉楼可登顶俯瞰全景。我们拍到的这些应该都是普通的碉楼,仔细看会发现,很多地方都放有白石。</p> <p class="ql-block">我还是想拍下雪山的美,我不停的用相机转换角度拍,总感觉拍不尽雪山的壮观。远处的峰尖刺破云层,云雾被风揉成棉絮,缠绕着雪线以下的墨绿,偶尔有几缕漏下来,给羌寨的石墙镀上一层柔美的光泽。</p> <p class="ql-block">其实,不管你拍多少张雪山的照片,都会不一样,云雾和雪山,仿佛两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她们总是会趁你不经意间,来回的跑串,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她们又会以怎样的排列组合给你视觉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路遇几位羌寨人,发现她们的衣着几乎都是蓝色基调,但我从饭店拍到的照片里面,羌寨人的衣着颜色也是多彩的,只是,民族特色的原因,她们的衣服基本都很精致,都会有精美的手绣装饰,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p> <p class="ql-block">午饭时分,踏入古羌风格的餐馆,鼻尖先被鼎烹牛肉火锅的香气勾住——铜鼎里的牛骨汤咕嘟翻滚,大块牛肉炖得酥软入味,手工牛肉丸咬开后汁水迸发,搭配秘制羌式辣酱,咸香中带着野山椒的微辣,直叫人胃口大开。老板还特意添了家常菜,酸辣爽口的羌家泡菜炒腊肉,是我们周老师的最爱。席间,大家相互祝福,笑声混着火锅的热气在木梁间流转。阳光透过窗棂的羌族雕花,在桌面投下斑驳光影,映得我们每个人的眉眼都带着暖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