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英国人鲍威尔说:“就算整个尼泊尔都不在了,只要还有巴德岗,就值得你飞越半个地球来看它。”这说法浪漫而令人心动,有的时候会觉得在巴德岗,哪怕只是闲逛游荡,没有相机,没有手机,没有攻略,也能自得其所。只一眼就会深深痴迷的城市就是巴德岗。</p> <p class="ql-block"> 巴德岗是尼泊尔第三大城市。 从14世纪到16世纪,巴德岗都是当时马拉王朝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世纪尼泊尔艺术和建筑的发祥地。在巴德岗有三座广场宛如三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历史与文化的光芒,它们就是杜巴广场、陶玛迪广场和丘塔帕广场。</p><p class="ql-block"> 每一座广场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散发着古老的气息,讲述着尼泊尔往昔的辉煌故事。</p> <p class="ql-block"> 在尼泊尔语中,“杜巴”意为王宫广场。这里曾是马拉王朝和沙阿王朝的王宫所在之地,宛如一部厚重的历史典籍,无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广场上矗立着50多座寺庙与宫殿,它们跨越了尼泊尔16世纪至19世纪的漫长岁月,每一处建筑都是古典艺术的结晶,是尼泊尔历史与艺术的杰出代表,更被誉为“中世纪尼泊尔艺术的精华和宝库”“露天博物馆” 。</p> <p class="ql-block"> 巴德岗故宫,是巴德岗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巴德岗在16世纪是谷地中最强盛的王朝之一,拥有众多精美的建筑群和神庙。 始建于1427年的巴德岗故宫,是4层砖木结构。尤其是那用黑漆檀香木雕刻而成的55扇花窗的55窗宫,窗上透雕着孔雀开屏的标志性木雕作品,将尼泊尔木雕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整个宫殿气派非凡,其精美雕工至今仍令人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库玛丽女神庙是一座三层红砖建筑,这里是活女神库玛丽的居所。宫院的阳台及窗户上,华丽精致的木雕令人眼前一亮。每天,女神都会在二楼阳台的窗户后面,接受人们虔诚的祝福。(我们没有看到活女神库玛丽,图片是在网上下载的)</p> <p class="ql-block"> 塔莱珠女神庙则是杜巴广场上最宏伟的存在。它建于1564年,坐落在一个12层方形底座之上,高达35米,是典型的尼泊尔塔庙式红砖建筑,三重檐、镏金宝顶,尽显庄严。作为尼泊尔最高的印度教寺庙,它供奉着塔莱珠巴瓦妮女神,彰显着尼泊尔人对神灵的敬畏。走近这座神庙,门楣之上繁复细腻的图案,历经岁月却色彩依旧鲜艳夺目。</p> <p class="ql-block"> 被称为太阳门的黄金门,是皇宫之门,也是马拉王朝巴克塔普尔王宫的入口。它修建于1753年,高约8米,为鎏金铜铸,在众多红色建筑中熠熠生辉、格外醒目。顶端展翅的珈卢茶神兽,相传是毒蛇等害虫的克星;下方是4头10臂的塔来珠女神雕像,作为马拉王朝的守护神,庄重威严。</p> <p class="ql-block"> 大门正中上方雕刻着印度教神话中的破坏女神卡莉和金翅神鸟迦楼罗。黄金门前,一根高高的石柱矗立,顶端是马拉王朝时期国王双手合十、面向黄金门的雕像。与黄金门相邻的杜迦神庙旁,同样有一根国王雕像柱,上面是建于17世纪的马拉国王双手合十的镀金铜像,如今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精工细雕的建筑内供奉着巴特萨拉女神,殿外悬挂的塔莱珠铜钟建于1737年,是加德满都最大的铜钟。平日里,它作为警钟使用,每天清晨敲响,开启对塔莱珠女神的祭拜仪式。有趣的是,当地居民称它为“犬吠钟”,因为每当钟声响起,周围便会传来一片犬吠声。</p> <p class="ql-block"> 拜拉瓦纳特神庙是典型的尼泊尔宝塔式建筑,独特的风格、精美的雕刻与装饰,无不展现着尼泊尔工匠的高超技艺。自公元12世纪巴德岗正式兴建以来,这座神庙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承载着当地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传统习俗, 其木雕和金属工艺,更是马拉王朝时期工艺水平的绝佳体现,庙内的木刻门窗、支柱以及金属装饰等,处处彰显着工匠们的巧夺天工。</p> <p class="ql-block"> 那罗希摩常被描绘为有四只手臂,手持轮宝、法螺等象征物,在尼泊尔、印度等地的印度教寺庙中较为常见 。</p> <p class="ql-block"> 这是迦楼罗(Garuda)雕像。迦楼罗是印度教中毗湿奴神的坐骑,被视为力量与速度的象征 。在神话里,它是半人半鸟的神物,身躯巨大,以蛇为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门口两侧的雕像可能是具有守护意义的神袛或人物形象,常见于尼泊尔传统宗教建筑,这些建筑装饰精美,体现了当地精湛的雕刻工艺和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神庙前两侧是金刚力士雕像。</p> <p class="ql-block"> 成群的鸽子在古老建筑间穿梭飞翔,与当地人和游客和谐共处,勾勒出一幅独特而温馨的画面。周边琳琅满目的小摊位,摆满了手工艺品和纪念品,游客们在此挑选心仪之物的同时,也能尽情感受尼泊尔独特的城市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 陶马迪广场紧邻着杜巴广场,位于巴德岗杜巴广场的南侧,曾经是巴德岗老城区里最热闹的地方,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珍贵的历史古迹。</p><p class="ql-block"> 从15世纪开始繁荣起来,广场的地标是尼泊尔最高的印度教神庙——尼亚塔波拉神庙,高30米,建于1702年,是尼泊尔纽瓦丽风格寺庙建筑的完美典范,供奉着拉克希米女神,尼亚塔波拉神庙具有五层屋顶与五层基座,</p> <p class="ql-block"> 在基座的石阶梯两侧,从下往上分别是大力士、大象、狮子、神鹰、女神的石雕,每一层雕像代表的力都比下一层的力气大十倍。五层塔身每层都有四方形塔檐向外延伸,檐下柱头上刻有庙内供奉的主神吉祥天女的108个不同形象的彩色木雕。</p> <p class="ql-block"> 这里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喧哗,城内几乎见不到现代化的建筑。年代久远的各式房屋庙宇,依旧保留着中世纪庄严古朴的风貌。在静谧的阳光下,显得更加神秘莫测。尼亚塔波拉庙也叫五层塔,由尼泊尔国王布帕廷德拉.马拉下令建于1701年,它是尼泊尔境内最高的宝塔。</p> <p class="ql-block"> 杜巴广场的克里希纳神庙 。它是一座印度教神庙,以精美的石雕闻名。建筑风格融合了尼泊尔传统元素,塔身雕刻有众多神祇、神话故事等图案,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庙前的大钟是其标志性元素之一,具有重要宗教意义,在节庆等活动时会敲响 。</p> <p class="ql-block"> 陶玛迪广场是尼泊尔人最喜欢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发呆、晒太阳、聊天、观察游客,殊不知游客却坐在二层观察着他们。美丽的石板路,干净而充满艺术氛围,应该说是欧洲小镇风情和东方神秘古韵的结合,望着街边那些鲜花怒放的民居院落,真的好美啊。</p> <p class="ql-block"> 纳拉扬神庙,全市较为古老的寺庙,建于1080年,庙前的精美雕像和建筑细节,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巴德岗以木刻闻名于世,从人物到各种动物雕刻得栩栩如生,各种生活摆件、木刻,精美绝伦,让人爱不释手。巴德岗有着很浓厚的文化气息。每一座建筑,每一件工艺品,都值得细细品味和琢磨。</p> <p class="ql-block"> 广场四周有很多特色商铺,售卖着各种手工艺品、陶器、唐卡等。逛累了还可以在尼亚塔波拉咖啡馆坐一坐,品尝着咖啡,欣赏着周围的美景,感受巴德岗的悠闲时光。</p> <p class="ql-block"> 陶器广场上面晾着密密麻麻的陶器,看起来非常壮观。这里的任何一处角落都透露出质朴的气息,当地人在辛劳的制作陶器,周围摆放着一堆制作好的成品进行售卖。形成一道独特的城市风光。</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尼泊尔陶器的发源地,每天都能看到制陶人在广场上忙碌的身影。男人揉陶泥、捏陶坯,女人则负责修饰或铺晒,刚烧制好的陶器被整齐地摆放在草席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传统的制作工艺,将黑色黏土打制成陶罐土坯,再经过烧陶制作成陶罐,然后密密麻麻地摆放在陶瓷市场上,形成一道独特的城市风光。</p> <p class="ql-block"> 穿过如迷宫般的小巷,我们来到丘塔帕广场,著名的孔雀窗就在这里。大名鼎鼎的孔雀窗,是巴德冈最声名在外的标志,没想到它那么低调,只隐藏在一条小小的巷子里,更没想到的是,其实,在附近类似的精美窗户还有很多,只是这扇窗代表了这个国家雕刻艺术上的最极致。</p> <p class="ql-block"> 神庙前两侧是金刚力士雕像,两边石柱上分别是海螺与圆盘法器。</p> <p class="ql-block"> 丘塔帕广场周围环绕着许多红砖房屋,广场上有比姆森庙、普迦里僧屋等主要建筑。虽然这里并没有杜巴广场和陶马迪广场热闹,但是这里更清净,更保留着旧城的往日回忆。</p> <p class="ql-block"> 巴德岗杜巴广场、陶玛迪广场和丘塔帕广场,它们不仅仅是三个广场,更是尼泊尔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是艺术与生活的完美融合。每一块砖石、每一座庙宇、每一个雕像,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等待着人们去聆听、去发现、去感受这份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 :巴德岗:杜巴广场、陶玛迪广 场与丘塔帕广场(十一)</p><p class="ql-block">拍摄日期 :2025年3月12日</p><p class="ql-block">摄影/图片:六月</p><p class="ql-block">摄影器材:尼康d850相机尼康24—70镜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