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6号,时隔近一年才有机会去看上博的埃及展。2007年我在纽约大都会感受到了巨震,继而2010年去巴黎卢浮宫、2019年去伦敦大英博物馆,以及波士顿美术馆、芝加哥美术馆、彼得堡冬宫,它们都有大量的埃及文物。还曾买过数本有关埃及及其文字的书来读。我还是要为上博这次展览的精彩文字(能够用母语读)介绍点赞👍。这绝对是下了功夫,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其一是国人的接受程度)的专家(可能是埃及人,我猜)执笔!所以我拍了许多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茧型的王名圈那么多!都是法老的名字。中国也有很多的亚字框,原来解读为亚某,比如亚长;亚鱼;亚丑……现在好像有点改变。</p> <p class="ql-block">像不像大西北的岩画?</p> <p class="ql-block">与山东省博物馆里的东西风格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这两个是马家窑的,如果你看过波斯或是赫梯的话它们也会混同。</p> <p class="ql-block">水波纹,眼睛,足,芦苇,篮子,折叠的衣服…以及四十多种鸟🐦</p> <p class="ql-block">层层叠叠在三星堆里也常用</p> <p class="ql-block">想起了半坡村的尖底罐。专家们多年以来一直认为那是汲水用具,现在改口是酿酒的用具。</p> <p class="ql-block">在青州博物馆和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院里都有蜻蜓眼</p> <p class="ql-block">早期的中国学者很注重于此,后来嘛…</p> <p class="ql-block">对联</p> <p class="ql-block">圣书体、僧侣体及罗马文字</p> <p class="ql-block">伊西丝把他被其弟切成碎块的丈夫缝合起来,并使其复活,还和他生了荷尔斯。这构成了埃及的神化王权的基础,及木乃伊制作的传统出处。</p> <p class="ql-block">汉以前中国人也重厚葬,并有魂魄二元说。魂飞魄散。</p> <p class="ql-block">安阳博物馆里也有一只青铜手</p> <p class="ql-block">巴,人脸的小鸟</p> <p class="ql-block">沉默是金</p> <p class="ql-block">186个人可用</p> <p class="ql-block">铜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