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落实新课标理念,探索大单元教学的实践路径,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2025年5月9日上午,回民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在县府街小学开展主题为“基于素养导向 把握整体教学”的观摩研讨活动,旨在以课例研讨为载体,共研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我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名师+”共同体成员以及各校一、二年级数学教师共同参与,现场教研氛围浓厚,老师们在思维交锋与经验共享中,凝聚起优化教学的新共识。</p> 课堂实践:立足生活 构建量感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贝尔路小学主校区杨悦老师执教二年级数学《克与千克》一课。杨老师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估一估”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知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课堂上,学生通过对比实物的重量,逐步建立“克”与“千克”的量感,并在小组合作中完成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任务。杨老师的教学设计紧扣新课标要求,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p> 说课分享:以终为始 贯通单元 <p class="ql-block"> 课后,工作室成员王东燕老师围绕《克与千克》一课展开大单元视角下的说课。她以“量感的培养与发展”为主线,梳理了本单元在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并详细阐释了如何通过目标逆向设计、任务分层递进、评价贯穿全程的方式,实现单元内各课时的有机衔接。王老师强调,大单元教学需立足核心素养,注重知识的结构化与迁移应用,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p> 多维评课:思维碰撞 共研共进 <p class="ql-block"> 在评课研讨环节,工作室成员与现场教师展开热烈交流。参会教师充分肯定了杨老师课堂中“生活化资源运用”与“学生主体性凸显”的亮点,同时就“低年级学生量感培养的策略”这一主旨问题展开深度探讨。工作室主持人刘海英老师指出:“大单元教学的关键在于打破课时壁垒,教师要站在学科育人的高度,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持续性学习任务。” </p> 总结提升:锚定方向 聚力前行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回民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海英老师作总结发言。她结合本次课例,从“目标统整”、“内容重构”、“活动设计”、“评价跟进”等方面提出大单元教学的实施建议,并强调全体教师以新课标为纲,以学生发展为本,将大单元理念转化为常态化教学行动。同时,她表示工作室将持续开展系列化主题教研,为区域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p> <p class="ql-block"> 此次观摩研讨活动以“课例+说课+评课”的立体教研模式,为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大单元教学范例。未来,回民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深耕课堂改革,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p> <p class="ql-block">图:付艳嵘</p><p class="ql-block">文:白静</p><p class="ql-block">初审:吕迎春 温洁 赵丽娟</p><p class="ql-block">终审:刘海英</p>